職業學校學生法制教育探討
時間:2022-12-22 03:27:24
導語:職業學校學生法制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教育是青少年學生在完成初中教育后接受的一種學校教育,是主要進行德育教育、專業培養、技能學習的過程,分五年制高職教育和三年制中職教育。在職業教育階段開展各類法制教育活動,傳授法律知識,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成為具有現代法治觀念的合格公民,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融入社會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如何有效開展學生法制教育
(1)學生的法制意識需求。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受教育程度、學習生活環境等因素,分析發現,學生的法制意識需求應該主要包含兩方面:主動需求和被動需求。主動需求是指學生自身對自我防范與保護、個人權利邊界認知及保障等權利性需求,被動需求是指國家及學校在立法和實踐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義務性需求,如不得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了解我國現行法律體系等。在職業學校對學生的法制教育角度,學生更多需要的是被動需求,即通過學校保衛、學生工作等部門對學生進行系統有效的法制教育。(2)校園大小環境的法制安全隱患因素分析。從校園大環境來看,很多中職學校,生源是初中應屆畢業生,由于學生學習成績偏差,許多學生在來校之前接觸過不少社會不良習氣。同時學生多是跨省市各個地區進行招錄,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地域差異。由此表現出來的校園法制安全隱患主要包括:激情沖動糾紛斗毆、攜帶管制刀具、欺負凌辱他人、盜竊公私財物、心理抑郁或不健全自殘或仇世、社會詐騙等。學生小環境:即專業系部環境和班級集體環境。學生在校內大多時間身處專業系部和班級教室或宿舍等小環境內。入校初始,往往與同學、老師、宿管都不熟悉,由于脾氣性格和生活習慣的差異,難免會發生習慣、語言和肢體沖突,因此主要法制安全隱患是糾紛辱罵、打架斗毆、盜竊等。(3)學生法制教育內容重點與計劃。學生法制教育重點在于把握學生需求,主要進行法律知識、專業職業法律知識和職業操守、學生心理疏導、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引導、校規校紀、思想品德等教育,要特別關注糾紛斗毆、管制物品、暴力欺凌、盜竊破壞、心理問題、社會詐騙、禁煙禁毒、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法制教育。
二、法制教育的形式
(一)書籍類自我閱讀教育
通過圖書館、班級閱讀角等方式,閱讀法制安全教育類圖書。通過系部、班主任、班委的法制教育書籍閱讀專題活動計劃和要求,進行閱讀活動的監督,保障法制安全類書籍自我閱讀教育有效開展,獲得良好效果,讓學生通過自我,初步了解法制知識和意識建立。
(二)法制講座
通過邀請檢察院、法院等法制專家,定期舉辦法制講座,讓法治一線專家進校園,普及法治知識,加強在學生的學法與守法意識,做到學法、知法、守法,并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三)法制教育班會
在全校范圍內,保衛處設計班會課件和講稿,確定法制教育班會的固定內容,班主任老師同時分析班級和學生實際情況,添加班集體范圍內法制教育內容。通過幻燈、短片、圖像、互動、討論等形式,有效開展法制教育班會,提高學生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四)法制教育板報
在講座、班會等專題教育活動后,學生初步掌握一定的法制知識,通過組織法制教育板報活動,引導學生制作法制教育手抄報。學生自我采集挖掘法制知識素材,進一步鞏固法制知識,通過自我動手,制作精美的手抄報。
三、法制教育受教育者的評價反饋
法制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制意識、法制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法制教育活動的開展是否成功,是否達到活動目的,須通過受教育者評價反饋進行統計分析。評價反饋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現場問答、法制教育自我小結等形式開展。評價反饋的作用,主要在于:找出受教育個體的法制薄弱點;調整下階段法制教育活動的計劃、內容和重點等;完善法制教育的教授方法、手段、形式。
四、法制教育后的法制意識常態培養
(一)《致家長一封信》加強家庭法制教育氛圍
班主任書寫《致家長一封信》,邀請家長培養家庭法制教育氛圍,集合學校開展的各類法制教育活動的情況及學生個體受教育的評價反饋,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同時加強學生成長的心理培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二)班委會設立“法制委員”
班集體在班委機構里,設立“法制委員”,全面督促班級法制教育和班級安全工作。協助班主任進行學生糾紛的調解引導,做好班級法制宣傳工作。有效促進同學們建立法制意識和學會自我保護。開展學生法制教育重點在于用心把握學生實際和法制需求,結合學生群體特點;結合職業學校專業職業法律知識和職業操守內容;結合學生心理疏導、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引導、校規校紀、思想品德等教育;遵循教授教育、過程掌握及運用、評價與引導的順序,從淺入深,多從案例和實際出發,觸動學生的法制知識興趣和關注,從而切實有效開展法制教育。
作者:宋兵 單位: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滲透
- 下一篇: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