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級教學管理措施論文
時間:2022-09-01 06:38:00
導語:高校院級教學管理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面對新校制和高校發展狀況,作為院級教學管理,需要以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展望未來,力圖使自己的工作方式跟上社會步伐、適應時代要求。據此,對所從事的教學管理工作進行思考和定位,就顯得格外必要。
關鍵詞:高校院級教學管理
一、院級教學管理作用
院教學管理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實施各院專業教學計劃的最直接最全面的組織者。其管理質量不僅反映本院的教學特色,也是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綜合體現,直接影響著學校人才的培養,關系到學校的聲譽。由此可見,院系教學管理在學校教學管理大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管理作用
教學管理工作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根據一定的原則、程序和方法對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領導、控制的管理過程。教學管理的實質就是要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高效率地達到既定的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加強日常的教學運行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
各學院專業不同,教學管理要充分體現本院的特色。
2、橋梁與紐帶作用
院系教學管理,是高校教學管理鏈條的中間環節,處于橋梁地位,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所謂“承上”,就是要積極貫徹學校教學指導思想,根據學校辦學總體目標確定專業方向,制定各專業教學計劃,組織執行學校教學管理的各項規定,維護正常教學秩序。而“啟下”就是結合院系專業設置特點,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分配教學任務,協調教研室、實驗室、研究所、資料室之間關系,各自圍繞教學開展工作,使整個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院系教學管理,充當著教與學、領導與被領導、院內與院外的聯系工作,起著紐帶的作用。院系教學管理人員,一方面把學生分散的意見和要求搜集起來,提供給教研室,同時把教研室和任課老師的信息反饋給學生,使教與學協調起來,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另一方面,院系教學管理人員,把領導的意圖傳遞給師生等各環節,又把廣大群眾的意見傳遞給有關領導,成為領導接觸群眾、聯系群眾的紐帶,保證領導隨時掌握群眾工作情況及其思想脈搏,明了情況、果斷決策,從而保證教學工作成效顯著。院系辦公室中的教學管理人員是院系的“文官”,承擔著對院外單位的聯系工作,獲取校教務處、科研處、人事處、學生處、外事處等處室的相關信息,及時提供給院領導,以便作出部署,跟上學校工作步伐。
3、參謀作用。
作為基層教學管理人員,要為管教學的院長當好參謀。領導面對的客體-----廣大教職工和學生,是一個時刻變化著的動態群體,所以,領導很難全面捕捉每個側面的即時變化,這就必然影響領導決策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作為教學管理人員,我們不僅要起到領導的耳目作用,還應及時地提出我們的建議和意見,廣集信息,集思廣益,避免領導決策的盲目性和滯后性,真正起到參謀的作用。
4、教學數據庫與檔案管理作用
教學管理的檔案資料包括:學生成績,教學評價,考試卷,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研討,教學評估,這些資料的建檔入庫。檔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憑證作用,二是參考作用,也稱為檔案的基本價值。檔案的憑證作用是檔案區別于其他各種資料的根本特征。
二、院系教學管理的實踐體會
1、教學管理要有創新意識
教學工作面對的是人,而且,我們面對的是21世紀的青年學生,他們思想活潑、行為多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層出不窮。因此,摸準脈搏,把握時機,因勢利導,才能協調好關系,完成教學工作,這給教學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適應這些要求,當然需要具體工作人員自身的刻苦努力,教學管理思想規范著教學工作全過程,制約著教學管理行為模式、實施手段和運行效果。教學管理思想創新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管理思想真正創新,才能掃清在教學管理中的障礙,突破舊觀念、舊思想、舊規范的束縛,才會在教學管理上大膽創新,勤于探索,敢于追求管理觀念新突破、新理念,形成一種教學思想活躍、教學對象主動、管理方式靈活的新的教學管理機制,既有利于鼓勵教師創造性地教,又有利于激勵學生創造性地學,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和潛能,激發學生全面成長。
2、教學管理必須走改革之路
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做好教學管理工作的動力,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希望之所在。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全方位的改革,但關鍵是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努力實現從傳授知識轉向傳授方法,從專才教育轉向通才教育。相應地,教學管理就得從一般管理轉向充滿激勵的“壓力型”管理,使教者有動力,學者有壓力;要在教學中引進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以便實現推陳出新。當然,教學改革是漸進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教學改革的推進,總是有賴于教學管理工作的進步。事實證明,教學管理工作的希望在于改革。
3、教學管理領導是關鍵
領導者必須從傳統教育模式中解脫出來,對指導思想、教育觀念、培養目標、專業設置到課程內容、教學方式都要進行一系調整,把教學徹底轉變到新的教育模式上來,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培養出合格的建設人才。只有在教學過程開始之前,制定科學的管理規章制度,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嚴格的管理和有效的激勵,并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方式與手段,才能逐步實現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學化,從而使教學管理決策系統、先進狀況信息反饋系統、教學過程控制系統處于正常高效運行之中,使教學管理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現代化的軌道,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三、對今后教學管理的思考
為了適應新的教育發展的需要,我們在對新問題、新情況、新變化進行認識與思考的基礎上,必須尋找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公務員之家:
1、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學管理團隊
全新的教育體系,要求全新的管理人才:一是要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修養,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嚴謹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二是要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自身學習。掌握現代管理知識,了解高等教育的規律、原則和方法,使教學管理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三是要培養教學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新思想,轉變觀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四是要在教學管理人員中普及計算機及網絡知識,逐步建立和運用計算機及網絡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教學管理現代化,成為技術型、復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教學管理人員,提高管理水平。五是要培養教學管理人員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品質等,它有利于管理者不斷提高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以及社會活動能力,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從而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保證教育任務的完成。教學管理人員的高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組織的悉心培養下,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鍛煉出來的,這個過程可謂艱辛但有意義。我們不要滿足現狀,要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為教學管理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2、研究適應國際發展方向的院級教學管理體系
傳統行政型教學管理相應的機械性思維同時又是一種經驗性思維,管理者注重的往往是傳統的延續、歷史的類比、經驗的積累、單向的回憶,以及主觀的判斷和想象等,缺乏對現代新興管理方式的運用。適應性思維則是要求本著一種開放的態度,適應形勢的發展和要求,在教學和管理中引進系統科學、控制論、信息論、決策科學等現代科學理論和管理方法。同時,運用網絡化手段,借鑒國際上成功的經驗,建立決策信息系統、智囊系統、決斷系統、監控系統等完善的決策體制,使決策和管理增強科學性和規范性,減少盲目性和經驗性。
3、要有和諧的教學管理思想
教學管理思想和諧,實際是指高校教學管理在指導思想上要突出以人為本。教學管理的主體是人,核心是人,目的也是人,即是人去管理,圍繞人進行管理,為了人的管理。因此,應當充分重視教學管理中人的需要、人的地位,充分發揮人在教學管理中的積極作用。這意味著高校教學管理的核心在于對人性的充分肯定,對人的潛能和智慧的信任,最廣泛地調動人的積極因素,最充分地激發人的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高校要充分重視教學管理的人性化建設,建構新的大學管理理念,創建新的大學管理制度,將人性化的教學管理理念滲透到教學管理的各個方面。高校在制定教學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要充分考慮到教師和學生自身所具有的人的本質屬性,在教學管理實施過程中要尊重教育規律,尊重教師和學生個體,積極利用條件培養人,創造條件發展人,所有教學管理活動都要以一種合乎人性的方式進行。
4、不斷提高和完善院級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術正在迅速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和交往方式。教學管理手段現代化是學校適應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提高教學質量也會起到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因此,努力實現教學管理手段現代化,充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是高等學校的一項緊迫任務。要在教學管理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實現學生選課、成績管理、教學任務安排、教室管理、教師管理、考試管理、學生評教、教材選編、實驗實踐教學等方面的管理現代化、網絡化,就能不斷提高和完善院級教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徐體高顧松明關于強化高校教學管理的思考-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9(6)
2、夏章海完善高校教學管理的方法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2009.12
- 上一篇:高校貧困生資助措施論文
- 下一篇:電視新聞雜志類節目發展道路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