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師范院校大學生德育教育的特征論文

時間:2022-10-16 05:30:00

導語:新時期師范院校大學生德育教育的特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期師范院校大學生德育教育的特征論文

[摘要]高校師范生的德育工作是國內外教育學家和相關學者研究的重要對象,是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的時期它又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意義,因此,充分認識新時期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著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重要性

高校的德育工作一直以來是國內外教育學家和相關學者研究的重要對象,尤其是高校師范生的德育工作,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更是學者們關注和探究的重點。國內外研究成果一致認為,師范生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他們的思想、政治與品德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全民精神文明素養的高低。國內學者特別指出: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約有2000萬,其中師范生約140萬。這些未來人民教師的素質關系到教育改革發展成敗的關鍵,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

不同的時代對于各個職業有著不同的要求,師范生是教師的前身,在社會主義社會,時代賦予了他新的含義,而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高校師范生的德育工作也應有不同要求和重點。國內外這方面研究的學者并未對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的時代性給予應有的認識和深入的探討。

有的學者認為內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問題是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的內在矛盾,已經成為其德育實踐的瓶頸,成為影響和制約德育實踐發展的根本性難題;有的認為高校師范類院校德育教育方式的誤區是造成高校師范生德育實踐困境的原因;還有學者認為家庭教育過于放縱及部分社會道德觀念的扭曲以及對“師德”的不重視是重要原因;也有人認為師范生自身對德育實踐的不重視才是問題的根源。

有學者呼吁通過加強職前師德教育和重視職后師德教育來促進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有學者認為改善高師的德育實踐環境是完善改善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之一;有的認為幫助高校師范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培養高尚的職業精神,提高人文素養方為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有人認為構建良好的師德教育環境,對高校師范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是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和思考,筆者對新時期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以下認識:

一、高校的德育工作有著不可比擬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的重要建設者和主力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乎國家前途、民族未來命運。因此,加強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自不待言。換句話說,切實加強改進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任務緊迫,意義重大。

然而,國內外德育工作的現狀表明,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為阻礙學校健康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由于學生的思想教育滯后,道德素質滑坡,引起了社會道德危機,在人民大眾中產生了“道德恐慌”,如2004年我國轟動一時的“馬加爵事件”、“5.12”地震中出現的“范跑跑”,為此有學者甚至提出了“讓道德教育解決問題”的口號。盡管各國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差異,但將德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已成為共識。

二、高校師范生的德育工作更有著其特殊的重要性

“師者,教人以道者之稱也”,“智如泉源,行可以為儀表者,人之師也”,“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些都是廣為流傳的關于教師這個職業的評價與界定。教師用自己的勞動,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道。那么,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也就是未來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加強師范生的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高等師范院校肩負著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培養合格師資的重要任務。高師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且還要由他們再去不斷培養和塑造一代又一代的社會主義新人。

三、認識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對在新時期的目標與重點有著重大的意義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的時代對于各個職業有著不同的要求,與之相應,高校師范生的德育工作也應有不同要求和重點。

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成分、社會生活方式、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日趨明顯,人們的活動、交往、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其他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思想觀念、道德風尚日益成為人們精神世界的主流,人們的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法制意識等不斷增強,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被喚醒。另一方面,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思想還在社會上一部分人中有所發展、封建主義殘余也在一定范圍內沉渣泛起,引發了一系列社會道德問題,出現了不少“道德失范”現象。因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御各種錯誤思潮侵蝕的能力,既是大力加強社會新型道德建設的需要,更是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需要。特別是在我國中西部建設的浪潮中,更加需要愿意默默付出、肯于犧牲的教育工作者。公務員之家

同時,互聯網的推廣和迅速普及為高校德育工作賦予了新的內容,創造了新的契機,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四、對新時期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新時期高校師范生德育工作成果的好壞,關系到黨的基本路線的貫徹,關系到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關系到民族未來接班人的全面健康發展,是增強國民的人格、品質,凝聚人心,保證國家長治久安,興旺發達的保障。同時,它也是各師范類高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渠道之一:在教育學理論中我們已知道,智育要為德育服務,德育建設必須依靠智育,德育能對學生啟思益智,能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興趣。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新時期高效師范生德育工作,還能使各個師范類高校貫徹學校教育德育為首的理念,使廣大教育工作者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