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立思路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24 11:47:00

導語: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立思路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立思路探究論文

關鍵詞:民辦高校專職教師隊伍建設

摘要:本文從分析整個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構成八手,著重研究了新形勢下民辦高校建立專業教師隊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并提出了加快民辦高校專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思路。

教師是學校教學工作的承擔者,是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臺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罢衽d民旋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可見教師在教育中的地位非同一般。當前高教事業陜速發展、高等教育逐步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教育質量已經成為高校競爭的主要內容。對于民辦高校來說,質量更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建設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筆者從民辦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就當前民辦高校專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同行商榷。

一、外聘教師為主,退休教師居多的教師隊伍現狀及形成原因

由于民辦高校起步遲,又是社會投資,不可能像公辦學校一樣,一開始就建立完備的專職教師隊伍。因此,就絕大多數民辦高校來說,都普遍采用了從社會上聘請教師的辦法,而主要對象是公辦高校的退休教師。隨著學校的發展,規模的擴大和專業增多,教師需求增加,退休教師不夠用了,也聘用一部分公辦學校在職教師參與民辦高校的教學工作。后來,一些在讀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出現在民辦高校的講臺上:綜觀整個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構成,公辦高校的退休教師、兼職教師和在讀或待分配研究生,是當前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主要成分。其中,退休教師是這支隊伍的主體據筆者了解,退休教師大致占到民辦高校教師總數的75%以上,在一些辦在大城市的民辦高校,甚至達到90%以上這還不包括學歷文憑考試性質的專修學院,在這些學校,就浙江省的情況來說,幾乎可以說百分之百是退休教師。近據民辦高教委“百所民辦高?!钡恼{查,在103所民辦高校中,90所學校有專職教師.其中,專職教師少于20人的民辦高校35所,專職教師人數為20—4O人的24所,即院校專職教師人數不超過40人,再加上l2.6%院校(13所)無專職教師(沒有填寫),也就是說,有近80%的民辦高校沒有專職教師或專職教師人數較步。這個情況與筆者了解的基本相符。

民辦高校的教師隊伍建設走“借用”社會力量之路,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民辦高校的開辦.首先是補充高教資源的不足的需要。經濟建設需要高校培養更多的高級人才,人民群眾渴望接受更高的教育,大批高校退休教師熱切希望繼續為培養人才作貢獻,一些有遠見的教育事業熱心人士有意投資高等教育,使得民辦高校應運而生。民辦高校本身是運用新的機制利用社會資源辦學的產物。在民辦高校創辦初期,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在計劃經擠環境下形成的對民辦、民營的片面認識,人們不太愿意到民辦高校專職任教;人事制度改革的滯后阻礙著民辦高校專職教師隊伍的建立;社會上又存在著不小的可用的退休教師隊伍。這些原因.使得民辦高校不需要建立專職教師隊伍仍然能夠組織教學工作,這是形成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現狀的主要原因。民辦高校發展初期社會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資源不足供求失調的矛盾。在上學機會極其稀缺的狀況下,學生只要跨過高考這個“獨木橋”就十二萬分滿足,辦學條件差一些.加上收費又不高.不太會引起學生及家長的計較.當時“三無”(無校舍、無經費、無教師)的民辦高校為數不少。民辦高校最緊缺解決的教師隊伍,是運行新機制、充分利用社會“閑置”的退休教師來解決的。大批公辦退休教師的加入,解決了民辦高校的師資矛盾,對起步中的民辦高等教育是一個巨大的支持,滿足了發展高等教育的需要,增強了民辦高校的社會信贛度,同時也是辦學體制上的大膽創新。這些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兢兢業業、樂于奉獻的崇高師德,為新時期高教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是改革開放來民辦高教事業的奠基人,在民辦高教的發展史上功不可沒,書寫了光輝的篇章。

二、面向新的情況,立足辦出特色,民辦高校必須加快建立自己的專職教師隊伍

這個命題的提出,是有其客觀的依據的。

第一,經過幾年的努力,高等教育的規模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師資緊張已成為普遍的現象。把教師的基本從伍建立在自己沒有調配主動權的基礎上教學工作難以為繼:近幾年,國家加陜了高教發展的步伐,特別是1999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基于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盡快培養大批的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果斷地做出了高校擴招的重大決策當年實際招生近160萬人,比上年增加47%,成為建國以來普通高校發展最快的一年。2000年,作為這一政策的延續,高校擴大招生又創新紀錄,全國實際招生達220萬人。浙江省1996年至2000年歷年高校招生數比較見表一Ⅲ。2001年,有關部門決定,招生量進一步擴大到270萬人。高校擴招.辦學規模的擴大,造成了師資隊伍嚴重不足。表二列出我國部分省市普通本科院校1995年與1999年的生師比清況曾。根據孫玉杰的文稱:“1998年,我國的師生比已達到1:11.6,與國際相比已屬較高的水平。師資已經處于緊張狀態,結構性的短缺更加明顯”最近發表的2000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指標及簡析》提供的材料也表明,我國高等學校生師比已達到16.3:1。不管怎么說,教師的嚴重不足已是事實。教育部高教司鐘秉林司長談到擴招后的主要問題時曾指出:“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許多學校已經出現了程度不同的教師緊缺現象,特別是公共外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基礎課教師緊缺:有的學校公共英語課教學,甚至出現了一個教學班200人同時上大課的情況”。經過幾年的擴招,公辦高校的師資也很緊張,有的公辦高校也開始反聘退休教師,采取一些政策.吸引或限制退休不久的教師外聘。規模日益擴大,教師日益難聘,在職教師不用說,就是退休教師資源也不富裕,質量高的教師更難聘,問題是,這種情況目前還在急速蔓延。民辦高校應該認識到加快建立自己的專職教師隊伍的重要性。

第二,由于高校的大幅擴招,逐步形成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對建設職業化的民辦高校教師隊伍提出了要求:在民辦高校創建的“初級階段,由于當時高教資潭的匱乏,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生源的文化基礎相差不是很遠,而由于民辦高校管理上的嚴謹和學生迫切的求學心理,使得民辦高校學生的學業狀況與一般公辦高校比較接近,學風上更具特色.公辦學校的退休教師對民辦高校學生的學體上也感到滿意,教學困難不大,總體上是適應的;幾乎所有的民辦高校都曾經將此作為向社會表明本校教育質量不低的佐證,一些民辦高校的畢業生也確實受到社會的歡迎然而,時至今日,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就生源的文化基礎而言,民辦高校與公辦學校之間差距總體呈現拉大的趨勢。教學的對象變化了,公辦高校的退休教師原有用于公辦高校的教學方案失靈了,原來在教學方面所積累的“經驗”不夠用了,有的教師知識結構也顯老化,觀念上也慢慢呈現出與現實脫節的狀況。甚至有的教師對民辦高校的學生表現出不滿意的情緒經??陕牭浇處煼从硨W生“學風太差”、“素質太低”的牢騷話,一些在民辦高校兼職的公辦學校教師也經常抱怨學生基礎太差,“不好教”,同時也不屑花費精力去研究學生,研究教學而學生也反映教師上課進度太快.“教學水平低下”等:由于“教”與“學”互不配套,難配合,甚至產生厭教、厭學情緒,教學敬果每況愈下,提高教育質量難度很大,學校領導傷透腦筋。如何研究學生,適應學生,因“才”施教,成為這些教師頭疼的問題。選也是當前民辦高校領導最棘手的問題之一。事實說明,民辦高校如果沒有專職教師隊伍,沒有對民辦高校教學對象、教學環境、教學規律透徹的了解、研究和把握,要辦出質量、辦出特色是十分困難的。

第三,沒有專職教師隊伍,專業建設難落實,課程教學規范建立不起來,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由于高等教育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步由賣方市場逐步向買方市場轉變,人民群眾不僅要求接受更高的教育,同時也期望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僅滿足于今天大學讀書,更關心在大學的三四年時間能學到什么東西,今后能否順利就業,找到工作。這就要求民辦高校樹立新的人才觀,質量觀,辦出質量,辦出特色。現在,大多數民辦高校的主要收人是學生的學費,與民辦高校舉辦初期相比,學生的學費已屬較高水平。在整個社會特別是廣大農村并不富裕的條件下,培養一個民辦高校的學生家庭將花費相當大的投入,而就業是家長的全部希望所在。民辦高校只有深化改革,辦出特色,培養出高質量有特色的畢業生,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贏得社會的承認。有為才能有位,有為必須人為,所有這一切,光靠一支外聘的教師隊伍是難以達到這一要求的,關鍵的關鍵是要擁有一支高素質高質量有特色的專職教師隊伍。

第四,建立自身專職的教師隊伍,是民辦高校搞好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需要。很多民辦高校的質量提不高,效益上不去,很大程度上與教師隊伍的建設有關。由于大量教師主要靠外聘.有時出現了叫不應、管理到不了位的實際情況,教學的不定因素:多,教學秩序受到沖擊,常規教學的考核困難很多,教學管理難度很大。教學改革就更難寄予希望,民辦高校也不可能獲得較陜發展。浙江樹人大學自1984年創建后.任課教師主要從社會聘用,1997年前專業數一直增長緩慢,在校生1000人左右。近年來,逐步引進專職教師,特別是2000年省政府決定與毗鄰的幾所重點中專聯合后,專職教師增加到260余人,專業數也一下增加到30余個,專業面覆蓋文、理、工、經濟、管理及藝術等學科,各種層次的在校生達9000余人,在國內民辦高校中的影響進一步擴大。這也充分說明專職教師隊伍對于學校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五,人們觀念的改變,人事制度的改革,政策環境的寬松,使民辦高校建立專職的教師隊伍成為可能。在民辦高校發展初期,由于人們的偏見,愿意到民辦高校工作的人不多。政策環境也不寬松,民辦高??偅耗芨兄茊挝弧皳尅比瞬虐?,在評定職稱等待遇方面也沒有明顯的政策可依。經過多年的運作,民辦高校為社會所接受,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到民辦高校從事教學工作,一些民辦高校還以較優厚的待遇,引進人才,對社會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政府困勢利導,在人才流動、檔案管理、職稱評定、貨幣化分房、醫療與養老制度改革等方面,出臺了許多相應的政策,盡力減少民辦高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之間的差距,為民辦高校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2000年國家又出臺了教師資格制度,進一步拓寬教師選拔渠道,隨著制度的實施,教師的身份逐步向“社會人”轉變。而近年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民辦高校正在成為就業的新的熱點。民辦高校建立自身教師隊伍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三、建立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基本思路

建立民辦高校自身的教師隊伍是十分必要的,這一點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領導的共識顯然,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不能照搬公辦高校的思路,應該有自己的特點。

1、結構上專、兼職結臺,比例應因學校實際情況和所處區域位置不同而異建立自身的專職教師隊伍.不是說不再外聘教師民辦高校利用外聘教師.既是教學任務的需要,也是民辦高校特色的體現,還可能增加社會認可程度。另一方面,外聘教師在教學經驗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在建設教師隊伍的過程中,仍然應該關注外聘教師的作用,做好外聘教師的聘用工作。同時,還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來規劃本校教師隊伍的結構,建設學校專職教師隊伍專職教師到底占多大比例為宜,各校應根據學校自身情況而定,不宜一刀切,工科院校與文科院校不同,公共基礎和專業課程也不一樣,區域位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一些民辦高校處在高校較為集中的大城市,聘任教師較容易些,專職教師相對可以步一些,人員到位可以慢一些,一般可以對半,即外聘與專職各占一半而在一些中小城市,由于教師資源較少,比例相應地應大一些,專職教師應占到80%以上這樣在教學上就可以保證基本的平衡,滿足教學的需要。

2、加大力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進和外聘相結臺,建設民辦高校的專職教師隊伍。如前所述,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辦好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當前尤其要破除框框,沖破原有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平均主義觀念,舍得花本錢,超常規地引進高學歷、高素質的師資,加快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不可否認,目前民辦高校引進教師特別是引進高檔次的教師,仍有一定的制約因素,不采取特事特辦很難見效。實際上,有一些民辦高校,已在這樣操作。浙江萬里學院在引進教師中明確教師的年薪、住房、工作量、考核、獎勵和科研經費配套等,領導親自主持和參與人才引進工作,一年就引進教師百余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引進方面,關鍵是做到心要誠、責要明、惠要實。只有這樣,才能增加政策、待遇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快專職教師隊伍建設的步伐。

3、專職教師應在教學科研方面起骨干作用。結構比例的考慮主要是就穩定秩序、滿足使用來說的。實際上,在使用的過程中,是有側重的。由于管理上的方便和易于到位,更由于民辦高校專職教師步而精的特點,專職教師更應發揮骨干作用,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研究、教學改革和學風建設等方面,承擔更多更重更主要的任務,使得深化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落到實處,并且通過對本校教學工作的實踐、總結、分析和潛心鉆研,探索民辦高校教學工作的規律性,制定適合于自身的教學方案,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民辦高校師資人員的引進,首先應把擬建成本校有特色或優勢的專業所需教師作為重點。同時,在新引進的人員中應適當地提高對學歷和職稱的要求,特別注意引進具有碩士、博士等學位、能夠挑起教學和科研重擔的中青年高級人才,或者是經過教學和科研的實踐具有較高教學科研能力的學科帶頭人和專業負責人,真正成為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頂粱柱。公務員之家

4、常抓不懈,搞好專職教師隊伍的作風建設。首先,每一個教師都要明確,民辦高校是國家整個高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辦高校任教就性質來講與在公辦高校沒有什么差別,都是為社會培養現代化的建設人才,同樣是光榮的,以此來激勵他們的工作熱情,樹立起嚴謹求實、愛崗敬業的良好師德風范。其次,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有其特殊性,作為民辦高校的教師,在工作中需要花費更多的心血,用特殊的思維、思路和方法。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也要有一手處理特殊問題的能力。到民辦高校任教,應該有這個思想準備。再次,專職教師與外聘教師相比,責任更重,要求更高,工作應該更主動些,在學校教學、科研工作中做好示范,為校風、學風建設多承擔責任最后,民辦高校專職教師要虛心肯學,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外聘教師中優秀教學成果和豐富的教學經驗?,F在許多民辦高校的教師都是來自高校的畢業生,他們年紀輕、肯鉆研、觀念新、有闖勁,不足的是對教育的規律學得不夠.理解不深,缺乏教學:踐的鍛煉,而外聘教師正可以提供這方面的經驗。民辦高校要抓住這個機會,讓專職教師拜外聘教師為師,跟班聽課,虛心求教,不斷充實、提高自己。通過努力,使全校專職與外聘的教師隊伍有機組臺,相輔相成,共同為搞好教學工作作貢獻。學校也要注重專職教師的進修提高,營造濃郁活躍的學術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激勵他們脫穎而出,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有利的環境,使之成為學校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凸現辦學特色、創立學校品牌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