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高校教育發展決策

時間:2022-11-02 11:35:00

導語:增強高校教育發展決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增強高校教育發展決策

1提高思想認識,鼓勵高校教育多元發展

思想認識的提高是促使一切變革發生的前提.我國高校教育政策的制定與高校教育的實踐中,不僅要制定合理的政策保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辦學模式的存在,還要制定積極的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學,而且要監督政策的實施。在辦學目標定位上要做到五個并重,即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并重;全日制教育與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并重;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并重;高層次教育與低層次教育并重,以保證各種辦學模式共同協調發展。

2調整高校教育的結構

當今高等教育在向大眾化發展的進程中,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與高校自身的定位,不斷調整高校的結構,以促進高校教育多樣化。

2.1完善合理的層次結構一方面,促進研究型教育模式協調發展。政府應繼續重視研究生教育,適度加大對研究型大學的投入,以促進研究型大學的適度發展;在保證研究生培養的數量增加的同時,要特別注重研究生培養的質量,要通過全面質量管理對研究生培養的整個過程進行監控;另一方面,突出教學型辦學特色。我國在高校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過程中,應著重發展“投資較少,見效較快”的??茖哟蔚母叩冉逃吐殬I技術教育,培養社會所需的各類專業人才。

2.2完善合理的科類結構

2.2.1單科性專門學院和多科性大學健康發展單科性專門學院和多科性大學是培養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教育多樣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一環。面對高校合并大潮,政府和高校辦學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不顧自身條件盲目重組、合并、升格,要抓住機遇健康發展;國家在政策上要保證一定數量的單科性專門學院和多科性大學的存在。單科性專門學院和多科性大學要進行適度的規模擴張,克服其科類單一的不足,辦出該科類的特色,保證單科性專門學院和多科性大學的健康發展。

2.2.2綜合性大學的協調發展綜合化是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發展的理智抉擇。為實現綜合性大學的協調發展,國家在保證綜合性大學的適度規模的基礎上,對不同層次的綜合性大學要有合理的規劃:一是國家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將教育經費重點投人到一些一流綜合性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盡快發展一批面向世界學術前沿,具有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實力的,能夠向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平提出挑戰的綜合性大學。二是在綜合性大學的體系中還需有自己在重點學科、特色專業等方面的合理而明確的定位,以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和辦出自己的特色。

2.3完善合理的形式結構完善合理的形式結構是高校教育發展的基本保證。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明確界定全日制高校與成人高校各自不同的職能:全日制普通高校側重于應屆高中畢業生的培養,以全日制的學歷為主;成人高校側重干崗位培訓,以業余學習與非學歷教育為主。二者應合理分丁,共同促進我國高校辦學模式多樣化發展

3改革當前的教育體制

改革我國當前教育體制,為教育發展提供保障,為高校教育服務。

3.1改革教育體制,為高校教育發展提供內在的支持為促進我國高校教育發展,必須改革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1)首先,改革辦學體制,促進辦學多元化。辦學體制多元化有助于實現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多元化辦學。由于社會各方的介入,必然打破政府壟斷教育的局面,公辦高校與私立、民辦高校并存,將推動學校間的競爭:改革辦學體制,促進辦學多元化反映在:辦學目標多元化,不同類型的高校,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需要,在辦出特色的基礎上,分別培養理論型、應用型、技能型、管理型等人才;辦學主體多元化,改變過去完全由國家辦學的單一模式,發展“一主多元”的辦學模式,即以國家辦學為主,積極發展民辦教育、私人辦教育、企事業辦教育、公民合作辦學、公立高校轉制、中外合作辦學等等:辦學形式多元化,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成人函授學院、全日制自學考試試點班共同發展。(2)其次,改進投資體制,促進對高校教育的投資。辦學經費投入的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專家說,201O年,我國高等教育新增規模所需的增加投資額l50~210億元,其中政府可供資金38億元,資金缺口102~172~L,元。為了改變投資體制單一辦學投入不足的現狀,必須采取“盤活存量,資源擴張”同時并進的戰略,以解決“窮國辦大教育”的瓶頸,實現高校辦學多樣化發展的目標。政府應加大對高校的投入,解決高校規模不斷擴張的需要。(3)再次,改革管理體制,轉變政府職能。完善的管理體制要求政府要轉變職能,擴大教育部門辦學自主權。政府及主管部門的職能應逐步轉向以立法、執法、制定規劃等為主的對高校的宏觀管理上,解決好宏觀管理與執行的權力界限。同時,為保證高校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政府應積極培育權威評價中介機構,由它們對高校進行評價、咨詢和審議等,在招生、專業調整、機構設置、人員配置、經費使用、職務評聘、工資分配、合作交流等方面進一步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使高校真正成為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此外,要改變近年來各地高校忙于合并、升格、追求“大而全”辦學模式的狀況,根據各地的經濟特征和高校的分布情況,調整結構,明確各自的辦學方向,辦出特色。(4)最后,改進高考招生制度,適當擴大高校自主權。高考招生制度對高等教育的質量和發展有著重要影晌,對高校教育發展也有特殊的意義。高校在專業設置、學科申報、學科建設上應享有一定的自主權,能體現辦學特色。要運用綜合性的錄取制度,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改革錄取方式及標準,高校錄取應采用綜合選拔制,除高考成績外,還要注重平時成績的考查;改革考試內容,命題要從知識立意轉變為能力立意;創新考試方法及方式,綜合運用客觀性考試與面試、r3試、實驗等多種考試形式,還可根據不同考試目的確定不同的考試方式,以選拔不同層次的人才。

總之,為了在新形勢下更進一步促進高校教育的發展,我們只有創新理念,調整結構,改革體制與健全機制,才能有效促進我國高校教育發展。這樣才能使高等教育的發展,既能培養社會需要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又能為更多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達到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順利發展,更加合理地培養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