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啟蒙兒童初級鋼琴教學

時間:2022-12-05 03:03:57

導語:怎樣啟蒙兒童初級鋼琴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怎樣啟蒙兒童初級鋼琴教學

摘要:隨著我國的鋼琴普及教育迅速發展,學習鋼琴的兒童是越來越多,學齡也日益提前,一方面推動了中國鋼琴教學的發展,而另一方面也對鋼琴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兒童鋼琴教育;教學方法

一、鋼琴啟蒙教學第一步

(一)了解學習鋼琴的好處。毋庸置疑,首先作為一名鋼琴老師,自己要絕對是喜歡鋼琴的。有一條廣告語是這樣的“學琴的孩子是不會變壞的”,它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一個人的變壞,一般從貪圖吃喝玩樂這類物質享受開始的。但經常參加藝術活動的人,比如說音樂會,他更多追求精神境界上的完美,而對于物質的欲望會看得淡些。聲音是看不見的,也是摸不著的,以聲音構成的藝術世界,在這個抽象王國里,整天都與音響符號打交道的人,往往顯得更超脫。學習音樂,又是必須練習和控制情緒,從小練習的孩子們總會比其他同年齡孩子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且學習鋼琴還需要表現力,用音樂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可以讓他的將來有更好的表現能力,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鋼琴還有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提升自己的魅力,當然這是“最膚淺的好處”。其實在孩子的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自信和耐力是十分重要的品格養成,而練琴的過程中極大的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力、耐力。完美彈奏出一首作品的喜悅帶給孩子的情緒體驗是深刻的,學琴能讓孩子去發現美。我們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類會哭會笑(當然個別動物也會),但編造故事、放聲歌唱也只有人類會的事了,這就是個精神世界。孩子們想進入這個精神世界時,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學習彈琴。(二)家長學琴態度的重要性。孩子開始學琴,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孩子自己看到別人在彈琴,自身產生了興趣,所以想學琴;另一種就比較普遍,父母希望自己孩子能從彈琴中提升自身的修養,便在眾多手藝中選擇了鋼琴,到最后都會領著孩子去琴行或鋼琴老師那找到老師,開始學琴,從而構成了由教師-家長-學生三個環節組成的小團體。而這個團體是一個三角形,缺一不可。為什么?學琴不是孩子的事情嗎?家長有這么重要嗎?從現代心理學得知,二到七歲的兒童往往是沒有什么自我意識的,所以很難從理性上明白自己學琴的好處,自己學琴的目的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也很難在練習中對自己提出目標,尋找方法來提升自己。孩子天玩,就算對鋼琴的興趣很濃厚,那往往也很難抵擋住好玩事物的誘惑。所以孩子的練琴大多情況下都是需要在家長的配合下完成的,若家長不配合,孩子很容易荒廢掉。我們需要跟家長做的工作就是,能讓家長回家以后能配合自己,陪孩子練琴,因為每天練琴是必須的,鋼琴的魅力也在此,滴水穿石,厚積薄發。我們能跟家長談的也無非是學鋼琴的好處,還有各種優秀的品質等著孩子去磨礪,家長必須與孩子一同戰斗,陪伴著孩子成長。(三)鋼琴老師應高度重視第一節啟蒙課。寫到這里,其實已經慢慢摸索到,作為鋼琴老師,任重而道遠。教鋼琴是狹義,做的最好的是陪孩子一起看人生。假如孩子之前從未學過鋼琴,那他這趟來,就是啟蒙課了。啟蒙課至關重要,每個人對自己第一次總會念念不忘,第一印象也是最為直觀的了解,所以在這第一節課里,不提倡直接“手握雞蛋”開始擺手型,況且這并不是很不科學的方法了。在這第一節課的短短時間內,需要開始引導孩子踏入音樂宇宙,進入音樂世界了?!白屑毧纯催@鋼琴,來,把你所有看到的都跟我講”,跟孩子的教學里,互動很重要。內向點的孩子得慢慢引導,在這第一節課里,把孩子對鋼琴的任何好奇都爆發出來,然后一一為他講解,當講到白鍵與黑鍵的時候,我們可以慢慢中央C的認識了。一步一步,從淺到深,孩子會逐漸領略這音樂世界的美妙。隨著教學的深入,孩子的學習興趣或許會有低谷期,那些繁雜的練習曲、音階與琶音,或許會讓孩子厭倦。所以在適當的時期,我們需要給孩子避免過多機械性的練習曲,而是正確的引導,再次帶動起孩子的學習的興趣,這或許是一種激勵。此刻要增加孩子上臺演奏的機會,可能是一種孩子與其他人之間的競爭,有了超越另一個人的想法,就會有目標和動力。練琴就會更努力,技能的提高會更容易。

二、啟蒙教學第二步

(一)興趣的培養??梢钥吹?,孩子會在第一節開始非常感興趣,上課的互動配合頻繁,學得比較順利。但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孩子在一定時期狀態會下滑,在老師這兒可能變成了“老油條”,外向點的注意力會離開鋼琴,屁股會坐不??;內向點看似在學,但或許已經神游窗外。如此一來,學習效率降低,問題很大。我們學琴的初衷是把孩子鍛煉得更好,看似也無法實現,說好的堅韌,說好的耐力、信心、堅持呢?身為老師,應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也許在教學過程中,缺乏了培養孩子彈琴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興趣,先得了解下他們的心理,想使他們不間斷的保持住對鋼琴的興趣,確實有點難,但我們可以找些有效的方法,比如四手聯彈、給動畫片配樂、開小小音樂會等,調動孩子學琴的熱情。(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教學中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的學習能力以及各自自身素質,教師應根據每一個學生特征,用適合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的教學,并且要發現學生的長處,去彌補學生的短板。先得了解學生,可與家長聊聊孩子,清楚些孩子的喜好、身體狀況,并在上課互動時感受學生的性格和智力。學生有內向的,有外向的,因人而異,接受能力不同,在課堂上對他的評價也該有所變化。尤其是接受能力慢的且內向,一旦他突破了難點,必須稱贊鼓勵他,使他產生自信,從而讓他得到對鋼琴的熱情和愛好。切記不能急躁發火,說不得那些打擊學生自尊心的語句,這有可能抹滅孩子對鋼琴的熱情與興趣。反之,有些學生很聰明,卻又很調皮,有點小成就就沾沾自喜,那么拿出一些難點來制服他,指出他的不足之處,讓他知道學海無涯。作為鋼琴老師,應該適當的為學生做做示范,使自己學生對于這首曲子有一定的認識,并感性地演奏。一首熟悉的曲子和一首完全陌生的曲子,絕對是前者學起來比較快,這就是樂感幫助了練習。老師現場示范過,能讓學生明確體會這首曲子彈奏的要點。示范時不能彈得太快,力度要求準確,對比鮮明,層次分明,也就是讓學生感受到哪些學習重點。筆者多年教學體會就是彈奏的正確打開方法其實在教學最要緊,鋼琴彈到后面詮釋曲子和演奏技巧的處理,很需要正確的彈奏技巧,如果從小養成不好的習慣,那么就糟糕了。好的鋼琴老師,不應該磨滅孩子的個性來滿足自己,而是引導這種個性,變成一種音樂上的驚喜。(三)給學生布置的作業。第一堂課最后階段就是總結和布置作業,家長不免會問練琴時間的事。練琴的方法決定了練琴的效率,給學生布置作業得科學化,這需要一些長輩的經驗和相關的科學知識,來規劃好孩子將來練琴的時間。在陳朗秋編著的鋼琴教學法中,筆者效仿地整理并安排了下兒童的練琴時間,具體是堅持他的這些原則:1.孩子練琴的時間要固定安排在精力充沛的時候,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不僅保證了質量,而且能養成好的學習態度,需要跟家長溝通達成一致。2.學前的孩子年齡偏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為20分鐘左右,所以家長在陪同孩子練習時,應把效率放第一,每次練琴控制在30分鐘之內,學前孩子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每天安排練習2次以上,當然是效率為前提。3.每一次練琴要必須要有明確的要求和目標,千萬不要漫無目的地練琴,做無用功,練琴需要有質有量。4.堅持天天練琴不間斷。學習鋼琴,是厚積薄發,是一種量變轉為質變的過程。

三、啟蒙教學第三步:提高教師的演奏能力和音樂素養

筆者覺得想要教好鋼琴,自己的水平還是最重要的。我們老師自己就得以身作則,演奏技巧越高,對教學也會有很大提升。自己對鋼琴的理解,對作品的理解達到一定程度,有一些想法和經驗后,在教學生的時候更是如虎添翼,學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并且學得更快,理解得更深。

總之,當好一名鋼琴教師需要不懈得總結、學習!

參考文獻:

[1]廖俊佳.鋼琴是怎樣“練成”的[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

[2]鄭紅.鋼琴圣經[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3]林華.學琴日記[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4][美]戴維•杜巴爾.鍵盤上的反思[M].顧連理譯.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

[5]傅敏.傅雷家書[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6][美]詹姆斯•W•巴斯蒂安.巴斯蒂安鋼琴教學成功之道[M].湯蓓華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

作者:章向玲 單位:浙江衢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