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藝術類中專生文明禮儀修養的缺失
時間:2022-07-16 11:08:33
導語:淺析藝術類中專生文明禮儀修養的缺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類中專生初中畢業之后,選擇藝術這個專業,還是對美學有一定的向往和愛好的,雖然高考成績不理想,但是依舊希望通過中專的繼續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他們所面臨的現狀是:中專生都是經過高考篩選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中國唯分數論這個時代,藝術類中專生多多少少已經被社會否定了,有的學生或許會因為這種不受重視不被看好的社會模式所影響而產生自卑自暴自棄的心態,因而不斷墮落,不思進取,我行我素。這些不好的人格修養主要表現在不懂得尊重身邊的人,老師上課的時候,有人遲到了就直接大搖大擺的進入教室,對于老師詢問的關于為何遲到的原因滿不在乎,不考慮老師的感受,違反課堂紀律之后對于老師的告誡和批評充耳不聞,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不遵守課堂紀律。平時垃圾隨手亂扔,走到哪里扔到哪里,從沒有環保衛生意識。由于藝術類學生對美學都有一定的認識,在學校時總是會標新立異,奇裝異服、濃妝艷抹,完全沒有學生的樣子,有的學生甚至公眾場合穿著暴露,衣不遮體,卻自我感覺良好。還有的男生女生在公開場合輕吻擁抱,全然不顧路人的眼光,甚至會在課堂上談情說愛,不把老師不把身邊的人放在眼里,以自我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少去考慮身邊的人的感受。中專類藝術生這些禮儀修養的缺乏,影響的不僅是個人,還有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形象。中國自古就有成才先立德的說法,只有自身道德品質完善了,才能去做其他的有意義的事情,不懂得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就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幫助,而且公眾場合不注意影響我行我素的行為,也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人對中國人修養的看法,這些都不利于中國給世界展現一個良好的形象。
2藝術類中專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專類藝術生文明禮儀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我國的教育制度;其次是家庭教育;還有就是社會風氣的影響。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導致學生過多的關注學習成績,而忽略文明禮儀的修養。從小學到初中再到中專,學生都生活在一個唯分數論的環境中,沒有充分的重視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的培養。在教學的時候,學習成績排在后面的同學就不會引起老師的重視,這些學生通常會因為自卑對自己不自信生活在一個沉默的角落里,時間久了,也就放棄了對自己的要求,反正老師都不在乎重視自己,自己有什么需要學習的。藝術類中專生的父母可能常年都在外工作,不能很好的教育引導子女,只能給他們提供基本的物質生活,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性時期,不能陪在他們身邊,或者有的學生家庭不和睦,父母長年累月的爭吵賭氣,在孩子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就把孩子交給學校,在缺乏父愛母愛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大多都心理陰暗,心靈脆弱,由于沒有人去正確的引導他們的行為,他們的言行不能被很好的約束。其次,就是社會環境的影響,藝術類中專生相對于其他學生,要更多的接觸到處于社會前緣的流行的東西,尤其是在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學生接觸網絡的機會多了,就會被電影電視里面打打殺殺的情節影響,被一些男女之間情愛影響,沾染一些不健康的知識,言語上的粗俗也多是在電視鏡頭中學來的。
3培養藝術類中專生良好文明禮儀所應采取額措施
要想實質性的改變藝術中專生文明禮儀缺失的現狀,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因為學生成績的好壞去區分優生差生,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把德智教育和藝術專業教育結合起來,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重視和關愛,從而變得自信。在此同時,學校也要加大師資規模,吸納優質教師,這些教師不僅可以讓同學們學到知識,也可以影響他們的很多得到觀念。其次,國家可以出臺相關的法律規定,在孩子成長期間,父母必須監控孩子,負責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不能讓他們成為留守兒童,為他們提高良好的成長環境,不能只專注于工作掙錢,而忽略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為孩子樹立一個很好的文明禮儀的榜樣,可以根本性的影響孩子今后的成長。最后,對于藝術類中專生,學校要不僅僅局限于在學生藝術專業課的教育上,也要把德智教育課列入課堂范圍,注重學生德智體的協調全面發展。而且,學校也可以舉辦各種各樣有關于文明禮儀的活動,比如社會禮儀知識競賽,讓每個同學都可以參與到活動環節中,通過有意義的活動了解更多的禮儀知識,通過這些知識來規范自身行為。
4結束語
對于藝術類中專生文明禮儀的培養,任道而重遠,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讓每個學生都重視起自身的素質修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只有當學生自己認識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這些修養的缺失對自己有哪些不利,他們才能夠很好的去規范自己的行為,從思想上改變自己原始的錯誤的觀念,對于藝術中專生來說,美術和音樂的學習可以陶冶情操,而要使自己人格完整,需要的是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本文作者:趙靜潔工作單位:陽泉市文化藝術學校
- 上一篇:淺析現代藝術對傳統審美的影響
- 下一篇: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