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期大學生健康教育思考

時間:2022-07-03 04:44:40

導語:后疫情時期大學生健康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后疫情時期大學生健康教育思考

【摘要】肺炎疫情感染范圍廣,病毒傳布速度快,防范難度較大,屬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隨著我國政府防控力度加大,國內疫情形勢發展得到有效控制,多個地區陸續公布了高校大學生返校時間。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返校后人員密集,如何妥善做好高校大學生返校后的健康教育是相關院校需重點研究的問題。為此各高校校醫院需發揮自身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大學生開展系統健康教育,以此來確保高校大學生安全返校復學。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高校大學生;健康教育

大學生是各類傳染性疾病的高危易感人群,受缺乏傳染病防控相關知識等因素影響,極易引發傳染病在大學校園中的傳播流行。肺炎的爆發及廣泛傳播對大學生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各個高校在學生返校期間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策略,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提高學生對肺炎等疾病的認知水平,使其掌握自我防護的基本知識,以此來預防學生返校后肺炎疫情反復,確保學生安全健康的完成學業。

1后疫情時代大學生健康教育面臨的主要難點

肺炎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發生的傳播面積最廣、傳播速度最快、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其主要特點為傳播速度快、多點爆發、致死率低、無癥狀感染等,全世界范圍累及感染人數超200萬,累及死亡人數超30萬。為應對肺炎疫情,我國政府采取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在此基礎上,全國各地區高校陸續公布返校復學時間,如何做好學生返校后的健康教育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1]。后疫情時代大學生健康教育面臨諸多難點,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部分院校內有大量國外留學生,學生返??蓪е氯珖匀藛T流動,進而引發巨大的疫情隱患。同時,高校內部屬人員密集型場所,一間寢室同時居住幾名學生,數十名或上百名學生在同一間教室上課,浴池、圖書館、食堂等也屬于人員密集型場所,疫情防控難度較大。如肺炎患者進入校園后可導致疫情大范圍傳播,且尋找疫情源頭難度極大。為有效防控大學生返校后疫情,校醫院需在學生返校后發揮應有的作用,加強對大學生的健康教育,以此來促進疫情防控整體水平的提高。

2后疫情時代高校大學生健康教育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大學生健康教育長效模式。建立網絡化教育體系,通過網絡授課等方式對大學生開展健康教育,重點講解公共衛生安全、傳染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急救與創傷、心肺復蘇、應激性心理疏導等知識,通過長期系統化的教育逐步提高學生的基本健康素養。另外,校醫院在疫情防控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指導,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擴大健康教育范圍,使全體師生掌握肺炎防控的相關知識,掌握各類急慢性病、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健康素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規避疫情傳播高危因素,進而提高疫情防控的整體效果。2.2多角度開展大學生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各個院校需提高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積極謀劃合理的健康教育策略,將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結合,強化防疫知識的傳播,使大學生掌握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方法,準確認識疫情,不斷增強自身的思想覺悟[2]。在開展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通過抗擊疫情故事引導學生建立起大局意識,深刻感受到抗疫人員表現的職業奉獻精神、擔當、勇氣、操守、科學精神、家國情懷等,使全體學生自覺遵守防疫體系相關規定,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大學生健康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傳播健康知識,使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各類疾病的發病率。各高校需在學生返校復學前通過新媒體等不同手段進行防疫情健康知識教育,學生返校期間加強體溫監測、行李物品消毒、學生身份確認、行程確認、安全承諾等內容,為學生發放防疫所需各類物品及健康手冊、防疫規定等,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專題活動,逐步建立科學完善的健康教育體系。加強對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在各個環節積極滲透健康教育相關內容,并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其對肺炎形成正確的認識,積極配合學校開展防疫相關工作,確保高校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3]。2.3結合大學生特點組織開展健康教育。校醫院是高校內部唯一專業醫療機構,肺炎疫情的爆發對高校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校醫院在開展健康教育期間需結合學生的特點對健康教育內容及教育方式進行調整,提高健康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及學生的接受程度,以此來促進健康教育整體質量的提高[4]。后疫時代高校大學生在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大部分學生健康意識缺乏,日常生活中存在諸多危害健康的行為,比如吸煙、酗酒等,很多學生有在寢室吸煙的習慣,導致寢室內空氣污染,其他不吸煙的學生被迫吸二手煙,這種行為可導致學生的健康受到極大損傷,肺部疾病發病率顯著升高。部分學生在個人情緒異常狀態下大量飲酒,并養成酗酒的不良習慣,對身體健康產生較大威脅。同時,很多大學生飲食及生活習慣不了,不規律不合理飲食問題頻發,刻意減肥導致機體營養不良,暴飲暴食導致過度肥胖,日常生活中缺乏運動,機體抵抗力不足,各類疾病患病率升高。另外,部分學生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長期處于較大精神壓力狀態,產生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5]。校醫院開展學生健康教育需以上述特點為基礎,通過網絡授課、公眾號推送、定期健康知識講座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系統健康指導。首先需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糾正學生錯誤的思想認知,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擁有抗挫折能力,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妥善處理學習及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努力學習,與同學和諧相處,使大學的學習生活為將來的成長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期間,校醫院可開設心理健康咨詢門診,也可在網絡平臺與學生溝通,耐心解答學生提出的各類問題,促進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同時,定期組織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告知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導學生日常飲食及運動,使學生理解到自身生活及飲食中存在的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校園活動,增加每日運動量。為學生發放健康知識手冊,詳細介紹肺炎的防治知識及常見慢性疾病的預防措施,為學生推薦健康食譜,使學生日常營養物質攝入均衡,增加維生素、蛋白質等物質攝入量,保證日常飲食規律,以此來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各類疾病[6]。開展疫情專題教育活動,告知學生校內疫情防控制度,重點講解口罩佩戴方法,使學生了解疫情期間注意事項,如保持室內環境清潔衛生,減少出入人員密集場所時間,保持規律作息時間,積極調整自我心態等,通過不同健康教育內容的滲透使學生具備充足的自我保護能力,積極配合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避免疫情在校內蔓延。另外,校醫院在開展健康教育期間需深入各個院系內,與教師及學生溝通交流,了解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明確學生對健康知識的需求,不同反思總結,調整健康教育的內容及措施,進而帶動健康教育質量的提高。

3結語

后疫情時代對高校大學生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校醫院需充分發揮自身作用,通過線上及線下融合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使全校師生掌握疫情防控相關知識,積極配合防疫工作,進而實現高校校園疫情的有效控制,確保學生安全返校復學。

參考文獻

[1]高大偉.全民健康視域下大學生健康素養水平:現狀、成因與對策探討——基于對南京郵電大學的實證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14):83-85.

[2]黃韻芝,張興偉,肖穎,等.大學生病毒知識、防護技能與壓力應激反應的調查研究[J/OL].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1-10

[3]李娜.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程融入“課程思政”路徑研究——以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農家參謀,2020,38(09):261-261.

[4]黃志靖,余夢嬌,王靜茹,等.醫學院校大學生社會支持與專業性心理求助態度的關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0,47(02):312-315+321.

[5]谷照亮,林伯海.重大疫情應對中促進大學生成長成熟的方式方法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20,32(04):59-63.

[6]萬華軍,熊巨洋,彭瑩瑩,等.健康中國視角下我國大學生健康問題及管理策略[J].醫學與社會,2020,33(03):55-58.通信作者:趙丹丹,E-mail:zhaodandan@163.com

作者:李鴻翼 蒙博 張勇 趙丹丹 單位:黑龍江大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