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現狀及思考
時間:2022-11-10 08:55:19
導語: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現狀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生家庭為調查對象,就其家庭教育投資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展開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內蒙古中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決策民主,教育投資目的更多考慮子女未來自身的發展;家庭教育投資額受家長因素影響呈顯著性差異;但家長對家庭教育投資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家庭教育投資取向偏熱現象嚴重。基于此,加強家長對家庭教育投資的全面認識,引導家長理性進行家庭教育投資十分必要。
關鍵詞: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經濟學認為,用于教育的支出是一種投資。[1]教育作為準公共產品,按照“誰收益,誰支付,多收益,多支付”的經濟原則,應當由獲益的政府、企業、事業單位、家庭和學生分別按一定比例承擔。近年來,家庭教育投資己成為家庭消費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受教育者家長的價值觀、教育觀、以及對子女的期望。[2]調查和研究中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的情況,不僅可以把握家長教育投資意識和行為變化,同時對調動家庭投資教育的積極性,提高其教育投資效率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為此,我們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以內蒙古中小學生家庭為調查對象,就其家庭教育投資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等方面的內容展開調查研究,并使用spss10.0對實際回收的1028份有效問卷及有關數據進行分析。
二、中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投資的現狀及分析
家庭教育投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資金方面和非資金方面。在資金方面,家庭教育投資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本教育投資,即用于學校要求繳納的最基本的費用,如學雜費、教材費、住宿費等;另一種為擴展教育投資,指由受教育而引致的額外教育的支出,如家教補習費、夏令營費用、購買學習機等所產生的費用。本課題研究重點調查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生家庭在資金方面的投資,綜合多方面調研結果,就當前內蒙古自治區家庭教育投資的現狀得出以下基本認識。(一)家庭教育投資決策民主,投資動機更多考慮子女未來發展。教育投資作為家庭生活的一個重要項目,它的決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權力結構與分工形式。據調查結果顯示,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生家庭由父母共同決定教育投資的比例最高(71.6%),令人意外的是在家庭中,孩子擁有最終決策權的比例(17.7%)要高于由孩子母親(7.3%)或父親(3.4%)一方進行最終決策的比例。在各類情況中,有93%的家長表示在進行家庭教育投資決策時,會重點考慮孩子的學習情況以及意愿,這說明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生家庭在進行家庭教育投資決策時更加民主,孩子的意愿得到更多的尊重。此外,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投資原因”進行排序時,我們共設置七個選項(見表1),計算公式為:選項平均綜合得分=(Σ頻數×權值)/本題填寫人次,其中權值由選項被排列的位置決定,我們設排在第一個位置的權值為7,第二個位置權值為6,第7個位置權值為1,得出平均綜合得分最高的三個選項依次是多學點學科知識、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學會學習、發展自己的興趣,將來找份體面的工作,其平均綜合得分分別是6.69、5.87、4.92。有一部分家長將自己的期望寄托于子女身上,他們認為自己受教育有限,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受點教育,但對于多賺些錢、光宗耀祖、隨大流這種說法,大多數家長并不贊同,這可能是由于現如今中小學生家長普遍年齡為30—40歲之間,與大多數都具有先進的文化觀念有關,所以在進行家庭教育投資決策時更多考慮每位家庭成員的意見,同時在進行教育投資時更期許的是提高子女的社會地位或更高層次的發展,而非直接的金錢收益或盲目從眾。(二)家庭基本教育投資差別不大,擴展教育投資受多種因素影響、存在差異。隨著“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內蒙古自治區各個家庭在基本教育投資部分差別不大,家庭教育投資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擴展教育方面。本研究調查了家長月收入、家長教育程度、家長對子女的期望以及子女性別對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對每種影響因素下其教育投資額進行均值比較,并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判斷差異的顯著性。1.家長月收入與家庭教育投資的關系。選取父母雙方月工資的中間值作為家長的月收入,根據家庭的月收入狀況,將樣本家庭分為7類,其每年在每名子女上的教育投資均值如圖1所示。由圖1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投資與家長的月收入呈正相關關系,家庭年均教育投資隨著家長月收入增加而增加。為了進一步了解該種差異的顯著性,對其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F(6,1021)=18.031,對應p值為0.000<0.001,說明高收入家庭與低收入家庭在教育投資上存在顯著差異。2.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與家庭教育投資的關系。根據樣本中家長的最高受教育程度,將家長受教育程度分為研究生、本科、大專、高中及以下四類。通過分析發現,家長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對家庭教育投資也越多,這在不同的教育投資水平層面上也體現出來。特別是父親或母親是研究生的家庭,其人均年教育投資2萬元以上的接近接受調查人數的一半。對其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F(3,1024)=8.772,對應P=0.000<0.01,說明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家長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四類家庭在教育投資上有著顯著的差異。3.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與家庭教育投資的關系。根據家長對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可以將樣本家庭分為五類,由表2可以看出,家長對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的期望不同,家庭教育支出也會顯著不同。除了對子女教育程度沒有要求的家長外,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要求越高的家長,在教育投資上也越多。期望子女達到大學本科水平的家長要比期望子女達到中?;虼髮K降募议L在平均教育投資上多了10267.76元;期望子女達到大學本科與期望子女達到碩士的教育支出差異為4316.94元。在單因素方差檢驗中,F(4,1023)=6.372,對應p=0.000<0.01,說明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四類家庭在教育投資上有著顯著的差異。表2 家長期望子女的最低受教育程度與家庭教育投資情況家長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樣本數量(N)年家庭教育投資(元)沒有要求2710394.41中?;虼髮?07184.62大學本科64217452.38碩士29621769.32博士2323474.264.家長的職業類型與家庭教育投資多少在總體上沒有顯著影響。在調查家長職業與家庭教育投資的關系時,我們發現,家長的職業類型與家庭教育投資多少在總體上沒有顯著影響,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類型的家長,都愿意盡可能地為子女在教育方面創造條件。在子女性別上,男女學生家庭教育投資各項上未見顯著差異,可見父母在進行家庭教育投資時并沒有重男輕女現象。(三)家庭教育投資傾向于知識學習,忽視對子女身心全面發展的關注支持。家庭教育投資取向取決于家庭對于教育資源的選擇行為,反映家庭對教育資源的一種偏好。[3]關于家庭教育投資取向,本研究設置了課外興趣班、假期夏令營及短期學習旅游、購買教輔資料和電子學習資料、校外課程輔導班四類選項,設排在第一個位置的權值為4,第二個位置權值為3,第4個位置權值為1,根據計算公式得出結果,家庭教育投資方向的主要領域為子女的應試課程補習,其綜合得分為3.60,參加課外興趣班排在第二位,綜合得分為3.12,而參加假期夏令營及短期學習旅游這類的綜合得分最低,僅為1.09。我們認為這是由于應試教育的緣故,中小學生階段的家庭更加重視子女在學業成績上取得的進步,其動機在于讓子女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以便進入優質的初中、高中和大學。
三、中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投資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當前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家庭教育投資得到了普遍的重視。隨著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期望值的不斷提高,中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也逐步提升。但是,在看到家庭教育投資出現積極變化和形成良好態勢的時候,也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中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投資中存在著以下問題:(一)家庭教育投資重視對子女的投資,對家長的教育投資不足。從投資對象來看,家庭教育投資的對象是家庭中的每一位家庭成員,家長理應也是家庭教育投資中重要的投資對象。調查結果表明,家長因素,如收入、受教育程度、對子女的期望都影響著家庭教育投資,但近90%的家長把家庭教育投資僅等同于對子女教育投資,很少有人意識到家長也需要通過對自己進行教育投資來提升自身水平,從而才能夠更科學、更理智的解決家庭中的教育問題。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不僅要注重加強自身的文化學習,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更好地引導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家庭現在和將來的經濟實力,才能樹立正確的子女教育投資理念,才能在形形色色的教育消費面前作出理性的選擇。(二)家庭教育投資分配不合理,“偏熱”現象嚴重。本次調查中發現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家庭教育投資主要集中在各種補習班上,家長更傾向于在知識學習方面為孩子進行教育投資,而忽視了發展孩子興趣點的重要性,這種現象在高中學生家庭中尤為明顯。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校外培訓機構相對得到規范治理。但要想得到根本的治理,除了政策的引導外,關鍵還是要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使家長意識到對孩子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孩子興趣的培養更應當貫徹始終。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需要社會和學校的共同指導與幫助。許多城市已開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傳輸先進的教育理念,內蒙古雖也有家長學校,但數量較少且多數為針對學前兒童家長所舉辦。因此,內蒙古可借鑒其他省份的成功經驗,成立針對中小學生家長的家長學校。此外,學??梢酝ㄟ^舉辦家長會、家長講座等多種方式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使他們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實現從“僅關心學習成績”到“重視孩子健全人格培養”的過渡。(三)非經濟類的家庭教育投資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缺乏家庭教育氛圍。在對家長和學生進行訪談中發現,很多家長花大量的錢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和興趣班,給孩子大量的零花錢,充分保證了子女在物質方面的需求,但多數家庭卻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圍。一方面,家長們表示工作一天非常累,僅有的下班休息時間也被各類瑣事安排得滿滿當當,對孩子的教育有心卻無力,只能盡所能保證孩子物質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水平有限,雖然有時間陪伴孩子,輔導孩子功課,但無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便把孩子的學習與發展完全寄托于學校和補課班。對子女資金方面的投入固然重要,但父母的陪伴、時間的投入更是家庭教育投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此,家長應加大家庭教育投資中非資金方面的投入,陪伴孩子共同成長,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
四、總結
本研究結果表明,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生家庭教育投資情況總體情況樂觀,但在家庭教育投資取向方面“偏熱”現象嚴重,家長對家庭教育投資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過訪談發現,該區大多數的家庭教育投資能力與家庭的經濟能力相適應。但應該認識到教育投資與家庭承受能力之間的這種適應性是相對的,不應過高地估計目前該區大多數家庭的經濟能力,盲目加大家庭教育方面的投資。調查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家長對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沒有要求的家庭教育投資額度,要高于期望子女最低受教育程度為中專或大專的家庭,但具體的原因在本次調查中并沒有重點進行考慮。因此,課題研究的下一步,要盡可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并對中小學家庭教育投資中的非資金方面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范先佐.教育經濟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凌.家庭教育消費的現狀及其思考——昆明市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2(6).
[3]葉忠.家庭教育投入: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支持性因素[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作者:常宏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 上一篇:"陪讀生"家庭教育誤區研究
- 下一篇:家長的緘默知識在家庭教育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