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繼續教育發展的對策研究

時間:2022-03-01 09:32:40

導語:加快繼續教育發展的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繼續教育發展的對策研究

摘要:本文針對天津市繼續教育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借鑒國內外繼續教育發展的有益做法,按照天津教育規劃綱要對繼續教育發展的要求,從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基本任務、基本思路、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方面提出“十三五”期間天津繼續教育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繼續教育;發展思路;體制機制;對策建議

積極發展繼續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1]。多樣化多層次發展繼續教育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2]。繼續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持續造就全社會高素質勞動者,促進經濟社會進步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和諧的教育類型。中央把京津冀協同發展確定為重大國家發展戰略,確立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天津)自主創新示范區,為天津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黃金戰略機遇期,也對天津繼續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繼續教育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就必須把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向改革開放要不竭動力,向體制機制創新要強大活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效益的跨越式發展。

一、發展現狀與主要問題

目前,本市已有面向近二百萬人的較高水平的學前、基礎、職業和普通高等教育體系,而面向千萬人的繼續教育體系還是較低水平的?!笆濉逼陂g,本市學歷繼續教育、非學歷繼續教育和社會生活教育都取得了相當的發展,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發展中需要進一步完善的環節和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繼續教育相對落后的狀況并未發生根本改變。

(一)繼續教育現狀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0年本市6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2年,位居全國第3;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為18.3%,位列全國第3;每10萬人口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數為17480人,位列全國第3[3]?!吨袊^續教育發展報告2012》首次依據三個維度18項指標做出的31個省市繼續教育綜合發展水平評價報告,本市綜合發展水平位居第4,排第二方陣。其中,人力資源存量維度位居第3,繼續教育機會維度位居第4,繼續教育資源維度位居第11?!吨袊鴦趧咏y計年鑒2013》顯示,2012年天津就業人員擁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為27.77%,位列全國第3。截至2014年底,本市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已達到70%(2015年目標是70%,2020年目標是80%),提前一年實現《天津教育綱要》階段性目標[4]。

(二)繼續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繼續教育綜合實力不強

前已述及,本市繼續教育綜合水平位居31個省市第4,處在第二方陣。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與前3位處于第一方陣的滬京吉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天津綜合得分為0.77,分別低于滬京吉2.25、1.48和0.58個百分點。這一差距遠大于本市與排位第5、6、7的浙江、新疆和重慶的0.04、0.12和0.25的差距。特別是本市在繼續教育資源維度位居第11,更是明顯與天津城市地位不符。本市繼續教育還存在著以下“短板”:一是,本市成人參加學歷教育比例過低。2010年,本市成人大中專在校生占1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位居全國第6(居直轄市末位);成人本??圃谛I几叩冉逃緦?圃谛I谋壤痪拥?7;職工參加本專科教育的比例在27個省市排位倒數第4。二是,成人高校教師研究生比例過低。成人高校教師研究生比例的全國平均水平為19.8%,天津在低于平均值的15個省市中位居第4,甚至低于廣西、江西等省市。三是,成人培訓率不高。2010年,本市15歲及以上人口參加非學歷教育培訓的比例位居全國第7,職工全員培訓率在27個省區市中位居第5。四是,成人高校(學院)規模效益偏低,在校生呈下滑趨勢。2013年,14所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在校生校均規模僅790人;55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學院在校生校均規模僅1136人。2013年與2009年在校生相比,電大開放教育下降3%,55所普通高校成教學院和14所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總體下降5%,與本市強勁的高層次人才需求明顯不相適應。

2.繼續教育法治建設滯后

綜觀本市繼續教育的法治建設,存在三個突出問題,成為本市依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的制度性障礙。一是,本市人大常委會2002-2014年先后頒布的繼續教育法規多是針對某一類職業或某一群體的立法,不具有普適性,缺乏上位法的統領和支持,特別是在終身教育方面的立法還尚未進入立法規劃,距實現到2020年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目標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二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繼續教育觀念的更新,已有的繼續教育法規需要修訂完善。三是,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如《天津市職業教育條例》(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企業應當按照不低于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職工培訓經費”,而2010年天津市職工教育經費占職工工資總額的比重不足1.46%,在全國31個省市排位第19,卻無人問責。

3.缺乏統籌管理和龍頭帶動

目前,本市70多所成人高校,規模效益明顯偏低。在發展方式、辦學層次、資源利用等方面,還沒有從傳統的繼續教育發展方式中轉變過來,缺乏開放協同、集約集成、共享共贏的現代繼續教育意識和治理體制機制。其根本原因在于集中統一領導的缺位,既沒有建立起堅強有力統籌協調的管理體制,也沒有按照市場競爭機制合理配置繼續教育資源。本市繼續教育載體眾多,但“有體無系”。承擔高等學歷繼續教育任務的電大、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學院、網絡學院、高自考、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等,各自為戰,功能交叉,無序競爭,系統整體功能弱化;承擔非學歷繼續教育任務的教育機構林林總總,缺乏有效的組織與分工,高端培訓匱乏,中低端培訓質量不高[5];學歷繼續教育之間、非學歷繼續教育之間、學歷與非學歷繼續教育之間缺乏有效的縱向銜接和橫向溝通,彼此難以實現學習成果的互認和轉換。上述結果,嚴重影響了繼續教育的有序發展和有效運行,極大制約了繼續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4.公共財政投入明顯不足

2010年全國繼續教育統計數據顯示,本市成人教育財政性經費占財政性教育總經費的比例位居第7;繼續教育預算內教育經費占教育預算內經費的比例位居第8;成人教育經費支出占教育總支出的比例位居第9;繼續教育事業經費支出占教育事業經費總支出的比例位居第8;職工教育經費占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位居第19。2006-2011年,本市各級各類教育財政性經費總投入增長了347.26%,年均增長69.45%。普通高校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增長268.90%,年均增長53.78%。成人高校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增長了143.78%,年均增長28.76%,較本市財政性教育經費總投入的增幅低40個百分點,是各類學校投入增長幅度最低的,其中低于普通高校增幅25個百分點。特別是,從本市生均占有國家財政性教育收入經費來看,2009年普通高校約為0.72萬元,成人高校僅為0.051萬元,相差14倍。2011年普通高校生均占有經費約2.67萬元,成人高校僅為0.164萬元,差距拉大到16倍,明顯反映出教育經費分配比例失衡、成本分擔機制不合理。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是國家高等學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從業人員學歷水平的主渠道。本市成人高校公共財政投入的嚴重不足,是導致繼續高等學歷教育水平不高、能力建設弱化、不能協調發展的重要原因。綜上所述,加強繼續教育的頂層設計,明確“十三五”期間加快繼續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切實有效地解決制約繼續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率先實現繼續教育現代化,是“十三五”規劃時期艱巨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對于打造本市經濟和生態兩個升級版,促進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滿足全體市民生產生活多樣化需求,建設美麗天津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快發展繼續教育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主動適應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求,落實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堅持終身學習、人人學習和人人成才的理念,以率先基本實現繼續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服務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城市和人力資源強市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加快發展繼續教育,促進教育公平,不斷提高廣大社會成員的能力與素質。著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統籌發揮好政府與市場的作用,系統設計和大力優化現代繼續教育體系架構、結構布局和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著力擴大繼續教育資源,積極推進優質資源建設與共享,不斷優化辦學和服務體系;著力建立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著力加強制度和法規建設,強化依法治教、規范管理和督導評估,構建靈活開放、高質量高水平的繼續教育體系,推動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城市建設,為建設美麗天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6]。

(二)基本原則

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是改革發展創新的前提和先導,發展繼續教育尤其如此。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貫徹落實繼續教育戰略地位,摒棄鄙薄繼續教育觀念,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思想桎梏。堅持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學習需求作為繼續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服務社會,惠及民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公平。堅持更高標準,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大膽吸收和充分借鑒國內外發展繼續教育的有益做法,以更大的勇氣和力度不斷開創繼續教育發展的新局面。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引導。充分發揮政府在發展繼續教育事業中的主導作用,強化各級政府和部門統籌協調和規范管理責任。加大各級政府對繼續教育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強繼續教育發展的頂層設計,完善體系建設、管理和運行的法規和基本制度,推動全社會積極參與繼續教育,促進行業、區域和城鄉之間繼續教育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繼續教育資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擴大繼續教育院校、機構面向市場需求辦學的自主權,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繼續教育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激發發展繼續教育的社會活力。堅持完善體系,優化結構。以加快建設和完善現代繼續教育體系為核心,加強龍頭載體、骨干載體和基礎載體建設,全面增強體系的系統功能和發展能力。大力優化繼續教育布局、層次和規模結構,促進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有效銜接,促進學歷教育、非學歷職業技能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的協調發展。創新辦學和服務體系,優化專業、課程和項目設置,進一步提高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堅持科學的質量觀,著力加強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建設,促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重點,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辦學和管理體制改革,深化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深化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改革,建立學習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制度,為學習者多樣化成才和全面發展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引領,帶動繼續教育現代化,推進先進教育技術手段與繼續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完善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發展大眾化數字學習、靈活學習和泛在學習。堅持擴大開放、深度開放,把繼續教育根植并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創新資源開放與共享服務機制,創新對外交流與合作機制,走出一條開放靈活、合作共贏的天津特色繼續教育發展之路。堅持依法治教,規范辦學。加強繼續教育制度和法規建設,依法完善學校章程和制度。加強普法教育,馮雪飛牛阿娜:加快天津繼續教育發展的對策研究依法辦學,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維護教育者、受教育者合法權益。落實教育執法責任制,規范管理,強化監督、評價和檢查,規范辦學和服務行為。

(三)發展目標和基本任務

《天津教育綱要》確立的到2020年教育及其繼續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率先形成學習型社會,率先建成人力資源強市,教育發展的主要指標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形成完備的現代終身教育體系,實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立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繼續教育要完善管理體制和體系結構,加快現代化進程,構建終身學習“立交橋”;新增勞動者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5.5年,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達到80%以上。根據上述目標和新形勢、新變化提出的新要求,“十三五”時期全面發展繼續教育的基本任務如下。

1.積極發展學歷繼續教育

面向有接受中等或高等教育意愿的社會成員開展相應的學歷繼續教育。改革發展成人中等學歷繼續教育,為初高中生提供知識補償教育和技能教育,增強其發展能力和就業能力。積極發展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加強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培養。建立以提升發展能力和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生層次教育達到一定規模。積極推進高等學校網絡教育和遠程開放教育改革發展,改革完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加快成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到2020年,繼續高等學歷教育在校生總規模達到20萬人以上。

2.大力發展職業導向的非學歷繼續教育

面向從業人員,以及有創業、擇業、轉崗需求人員和就業困難、失業人員開展相應的職業教育培訓,使他們在職業道德、文化知識、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等方面滿足相應崗位的要求。加強對黨政、企業和社會機構管理人才的繼續教育培訓,到2020年,每人每年接受教育培訓的時間累計不少于12天或72學時。加強企事業單位全員培訓,特別是加強技能型人員、一線經營管理人員和新進員工的崗位培訓,到2020年,企事業單位員工培訓的年參與率達到80%以上。加強農村勞動力實用技術培訓,重點開展農村發展帶頭人、農村技能服務型人才、農村生產經營型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的實用技術和專業技能培訓,到2020年,農村居民培訓的年參與率達到40%以上。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待業人員、失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在城市和非農產業就業的基本知識和職業能力。到2020年,上述各類人員都有機會和條件參與相應的職業教育培訓。

3.深入開展社會生活教育

面向各類社會成員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規范、科技文化、文明生活、休閑文化和健康教育,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幸福生活的需求,滿足其多樣化、個性化的終身學習需求。重視發展老年教育、殘疾人教育,積極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到2020年,城鄉社區成員參與社區教育的比率達到60%以上。

三、繼續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

今后和“十三五”期間,天津繼續教育發展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到2016年完成天津繼續教育體系的頂層設計和布局,深化改革和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啟動重點建設計劃和工程項目;第二,到2018年形成天津繼續教育的基本框架體系,在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下,切實推進重點建設計劃和工程項目取得階段性和實質性進展;第三,到2020年,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強大、覆蓋全面、運行順暢的現代繼續教育體系,高質量完成天津繼續教育發展目標和各項既定任務,實現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參與率達到80%以上,繼續高等學歷教育在校生規模增長40%,職業技能年培訓量較“十二五”末提高50%,市民學量翻一番,實現繼續教育現代化?!笆濉逼陂g,天津市繼續教育按照“12345”的發展思路,全面推進繼續教育跨越式發展。即:實施1個行動計劃(優化繼續教育體系結構行動計劃),建立2個市級機構(學習型社會建設和繼續教育促進委員會、終身學習指導服務中心),實施3個重大工程(終身教育學分銀行、繼續教育信息化發展和市民素質提升工程),建設4個重點項目(老年開放大學、繼續高等學歷教育重點學科、終身學習協同創新工程中心和繼續教育國際化發展項目),落實5項保障措施(組織領導、法律政策、經費投入、督導評估和發展環境保障)。

作者:馮雪飛 牛阿娜單位:天津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