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督導促進師德師風建設思考

時間:2022-06-08 03:08:07

導語:教學督導促進師德師風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督導促進師德師風建設思考

摘要:高職院校要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針對現階段高職師德失范的不足等問題,高職教學督導工作要責無旁貸,充分發揮督導工作職能,要從制度制約、學生反饋、督導引導、方法改進、典型激勵、輿論宣傳等方面,承擔起促進師德師風建設的重任。

關鍵詞:高職教育;教學督導;師德師風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1]。教師承擔著文化傳承與創造、科技應用與更新、人才培育、服務社會的重任,是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紐帶。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更是在塑造對社會與國家滿懷責任的靈魂,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階段,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胺N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想培養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教師首先自己就得先成為什么樣的人。中國古代就提出了“以身作則”“誨人不倦”的師德標準?!敖泿熞撰@,人師難求”,無德無以為師。教師作為高職院校施教主體,其表現對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教師的師德師風狀況,會影響到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完善與提升[2]。當前高職教師師德中存在著職業認知錯位、職業評價偏差、職業情感淡漠、職業行為商品化等問題。加強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加強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始終是高職院校所面臨的重要課題。2018年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強調:“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師德師風建設應該是每一所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嚴格制度規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導?!盵3]

一、教學督導工作要責無旁貸,承擔起促進師德師風建設的重任

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要務。良好師德形成是長期積累和發展的過程,經歷著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量變到質變的動態發展過程。強烈的主觀愿望變成行動,行動變成習慣,最終內化為穩定。其中的轉變與提高非一朝一夕,必然要經過長期的反復的教育、指導與培養[4]。第一,教學督導工作集監督、檢查、反饋、改正于一體,工作的有效開展利于長效機制的建立。高職教學督導工作可以完善師德監督機制,科學而有效的監督機制可以為師德建設提供約束,最終實現教師師德素養的逐步提高。第二,教學督導工作是推進教師師德道德培植的重要一環。高職院校的師德師風建設需要結合學校管理、黨建與教學科研等,做到互相促進、滲透與融合,最終實現教師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有通過教學督導執行監督檢查評價,才能對師德道德培育進行科學、有效、切實的改進和完善[5]。第三,教學督導工作對教師師德狀況最有發言權,發現不好的苗頭及問題可及時預警干預,避免造成嚴重的影響。某大學某教師被撤銷“青年長江學者”稱號,除有學術不端行為之外,其長期敷衍授課、輕視教學、應付學生的行為就是師德失范的表現。恰恰是這種表現對學生造成的惡劣影響更大,卻更易被忽視。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立校之本,對這種影響教學質量的行為絕不能姑息,這是教師職業道德標準的最低底線。教學督導常規的工作便是深入課堂,隨機聽課,這樣便可以對老師的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嚴謹治學等方面有直觀的了解和判斷。第四,教學督導的工作職能對師德師風可以起到直接的監督作用。教學督導實施監督檢查可以對那些教風不正者形成一種壓力。經常的督導檢查無論是對任課老師還是對學生,都有警醒、糾錯、補救和促進的作用,利于教風、學風建設,并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至于教學督導中的分析評價職能,對師德建設更有意義。只有通過科學、切實的分析評價,才能發現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問題,找出教師身上人性的光輝或道德引導的不足,有的放矢找出督導的切入點和方向,提高教師自身的師德素養,促進師德師風建設[6]。

二、教學督導工作促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探索

(一)充分發揮制度的制約作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職學校要完善教學督導監督機制,建立健全師德師風考核監督評價制度。對教師進行教學質量考評的基礎上,將師德師風考核納入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并列為主要考核內容,引導教師以德立身、立德立學、以德施教。在教師職務職稱考評、年度考核、評獎評優等諸多方面,做到師德把關,即把師德師風表現作為準入的門檻。把高職院校教師的師德師風表現情況納入評價指標體系,可有效地督導高職院校教師更加注重自身的師德表現,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規范其行為及師德修養,可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7]。激濁揚清才會風清氣正。言必信,行必果。完善考評體系,還要做到獎懲分明,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杜絕查而不糾、查而不懲的情況,對于學生反響差的教師,在年終評獎、職稱評定等方面嚴格執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增加教師的違規成本。同時,對于學生反響較好的教師,要在教師的評獎評優、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公派研修、績效考核方面進行傾斜,從而提高教師工作的熱情與活力。(二)充分發揮學生的反饋作用。強化監督機制,加強領導,教師要對學生主體負責,學生最有發言權,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評教環節的反饋作用,實現民主監督。1.充分發揮信息員的作用學生教學督導信息員是教學工作的直接參與者與受益者,活躍在課堂和學生中間,收集教師教的情況和學生學的情況。教學督導信息員是從各個班級中選拔出的責任心強、表現優良的學生來擔當的。他們作為高職院校的主體,反映教師的實際情況當然更為準確、具體、實事求是。教學督導員通過與學生的接觸與溝通,可以直接掌握第一手資料,如教師是否提前候課,上課認真程度、備課熟練程度、作業批發情況、考試是否公正、對學生有無愛心方面,從而把握教師的真實表現,能及時發現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他們可以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師德表現進行監督評價,客觀公正地采集和反饋信息,從而成為教學督導部門重要信息來源[8]。2.定期舉辦學生座談會通過舉辦座談會和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看法與建議,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充分了解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掌握第一資料,利于全面、完整、充分地對教師進行評價,是對學生教學督導信息員信息反饋的有效補充。當然,在聽取意見與看法時要學會揚棄,進行客觀甄別,摒棄無用的、虛假、帶有個人偏見甚至是報復性的信息,采納有理有據的真實信息,避免造成誤判。(三)充分發揮有效的督導方法。1.實地觀察法。實地觀察法是指教學督導員深入觀察現場,直接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有目的有計劃地感知和思考教育現象和問題,收集基本信息和原始資料的方法。要由“局外人”向“局內人”轉變,確保收集到全面、真實的信息,及時敏銳地捕捉教師整個教學過程中自然流露出的思想傾向與師德脈搏。實地觀察時要做到實事求是,防止主觀臆斷,要深入分析,防止片面膚淺。2.訪談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做到細致周密,還要運用訪談法,因為觀察法可以得到具體的資料且比較客觀,但有時無法提示老師的心理活動和動機水平,這時需要通過口頭交談的方式從教師那里收集第一手資料,使判斷更有說服力。運用此方法要注意創造自然和諧氛圍,以民主平等的態度,不讓老師產生壓力,同時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3.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法是教育督導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是向相關人員了解情況,征詢意見,通過去綜合分析,進而對督導對象真實情況獲得客觀認識,是得出督導結論的重要依據。調查問卷應包括教師同事之間的調查評價及學生對教師的評教兩大類。過去的調查問卷尤其是學生評教部分,設計的問題多是涉及教師教學質量方面,為促進師德師風建設,今后的調查問卷應該加大涉及師德表現的問題比重,包括對教育工作的熱愛與忠誠、愛崗敬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言行規范、教書育人統一,關愛尊重學生、專業科研等方面。同時對問卷設計、問卷調查、問卷分析三步驟要做到嚴謹科學。4.隨堂聽課法。隨堂聽課法指的是教學督導人員事前未打招呼而隨機進入課堂聽課,關注的是教師平時教學中的常態,體現出隨機性、常態性和真實性。教學督導人員深入課堂,親臨現場,詳察細看,對課堂教學現狀獲得感性認識和印象。要“聽”到課堂生命脈搏的跳動、師生在課堂中生命的氣息。(四)充分發揮教學督導員的引導作用。“導”,就是對教師全面評價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指導、疏導和引導,是教學督導活動中的關鍵環節。教學督導工作中“督”是途徑、手段,“導”是目的、目標。教學督導要避免“重督輕導”,爭取做到反饋更及時、交流更充分、指導更到位。教學督導人員要能透過現象,認清本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多種問題歸納出規律性的認識,幫助督導對象受到啟發,觸類旁通,點燃思維和智慧的火花。為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督導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監督、檢查、評價層面,要多與教師進行溝通,充分發揮“支持、指導、引領”的作用,與教師平等商討,循循善誘,認真疏導,引導教師“自省、反思”,應多視角分析問題,換位思考,因勢利導。給教師切實的指導與激勵,促進教師總結經驗,正視自己的不足,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高自大。教學督導人員更要善于挖掘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因為教師的工作成就感、被認可感、受尊重感等有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更加會愿意樹立奮發進取的信念,從而促進良好師德的最終養成,也有助于良好校風、教風的形成。(五)充分發揮典型的激勵作用。見賢思齊,發現、挖掘和樹立先進典型,可以發揮典型的示范輻射作用。高尚的師德行為會產生直接的示范作用,豐富的師德情感會產生強烈的感染作用,師德榜樣對其他教師的言行可起到控制、調整和矯正的作用。教學督導部門要在全校范圍內挖掘典型個人,深入細致全面了解典型事跡,大力宣傳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樹立師德規范標兵,并及時進行總結與宣傳,包括先進教師典型事跡專題報告會、學院網站、宣傳欄等方式,給廣大高職教師樹立榜樣,激發教師們奮發向上,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的良好道德風尚,形成人人講師德、重師德的氛圍[9]。(六)充分發揮輿論的宣傳教育作用。1.利用校園網絡,全方位、立體化發揮輿論宣傳教育作用。網絡時代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宣傳渠道。通過校園廣播、校報、校園官網、官方微信等媒體手段,圍繞師德建設相關制度、先進典型、校風校訓等大力宣傳,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從而凝聚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10]。2.以各高職院校專業精神為引領,大力宣傳行業精神,促成教師師德素養的提高。教學督導部門可針對本院特色專業,挖掘行業特色,用特有的行業精神潛移默化地對教師的師德進行浸潤與培養。如地質專業職業院校可以挖掘特有的“地質精神”,鐵道專業的院校可以挖掘特有的“高鐵精神”。體現地質精神的“艱苦樸素、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勤勤懇懇、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頑強拼搏”,體現高鐵精神的“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守規矩、嚴謹、敬業、進取”……這些精神與師德有著極高的契合度。學校以這些行業精神為引領,通過廣泛的宣傳,既可實現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可實現對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促進。高職教學督導工作在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關鍵時期,要放眼全局,立足本職,提高站位,結合提出的“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等要求,發揮督導職能,督促、教育、引導高職教師不忘育人育才的初心和本分,不斷完善自我、升華自我、實現自我,履教書育人之責,踐傳道授業之行,強化使命自覺和情懷擔當,共同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工程的愿景實現。

參考文獻:

[1]周沙.重慶市S區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9.

[2]王麗,胡靜麗.高職學生參與師德師風體系建設的路徑探索[J].才智,2018(4):5.

[3].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2018-05-03)[2019-10-15].

[4]張大均,江琦.教師心理素質與專業性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8.

[5]陳蕾羽.新時代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研究[J].北極光,2019(6):136-137.

[6]劉曉歐.高職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16):134-135.

[7]張晨琛,王麗麗.新時代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探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4):77.

[8]李宏.新時代大思政格局下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工作的育人功能探析[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9(2):80-84.

[9]吉文雅.高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3):88-89.

[10]莊百鵬,譚錦添.新時代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29):100-101.

作者:沈麗娜 單位: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