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干部培訓問題及計策
時間:2022-12-24 09:39:28
導語:學校干部培訓問題及計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培訓強調自覺,監督檢查少,缺少剛性的制約機制。就拿考勤來說,制度出臺了,但是缺乏實施的有效性。記錄出勤情況后,不了了之?,F行的后備干部培訓缺乏有力度的獎勵措施和懲罰手段,考試、考核制度執行得不夠嚴格,甚至只是走形式。在過去五年的后備干部常規培訓中,考試、考核進行了二十幾次,考試都是開卷形式,一次課都不參加,照樣拿到好成績。出現這種尷尬狀況,關鍵在于考試、考核的結果適用性不夠,培訓與實踐關系不大,參訓情況不影響或不決定實踐。造成了培訓學習沒動力、沒壓力,學與不學一個樣。
學校后備干部培訓事關教育的發展與未來,主管部門和領導一定要有超前的培訓理念和教育布局的戰略思維。培訓的目的是提升后備干部的能力、素質,黨的十八大對培養高素質、具有核心價值觀的人才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和理解后備干部培訓工作的意義。增強新形勢下,做好學校后備干部培訓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舍得投入、轉換培訓方式,在培訓效果上下功夫。
(二)培訓要與學校工作需求緊密結合
學校后備干部是未來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組織領導者,知識經濟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培訓機構的課程內容設置要緊跟學校需要,本著后備干部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安排培訓課程。培訓機構要協同組織部門、教育機關一同調研,共同分析研制后備干部隊伍現實情況,并作深入地分析,根據后備干部本身的素質及不同的崗位和專業,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地舉辦班次分層培訓。而以往調研流于形式,調研結果存檔備檢,這是一個培訓具體執行者的無奈。
(三)要創新培訓方法,注重培訓效果培訓機構的授課方式
要從傳統的單一講授式向開放式、互動式教學方式轉變,倡導在培訓中引進研究式、體驗式、模擬式、案例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目的是使受訓者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向主動地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轉變。我們通常把培訓效果更多地寄托在培訓者身上,希望他們能教給受訓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為受訓者提供互動的機會,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受訓者,讓他們分組討論,在碰撞中產生智慧,共同分享?,F在大多數培訓,往往忽視了這種互動的實效性,而把培訓的效果單純寄托在寫心得體會上。雖然這也是考查的一種手段,但其缺陷卻不容忽視。受訓者往往存在一種消極的心態,把作業作為一種應付的手段,使無從看出培訓的真實效果。我們應該更重視互動所產生智慧結晶的培訓效果。培訓組織者應該更清楚,培訓者的責任就是“拋磚引玉”,好的方法或者說適合培訓者本身的方法不是從培訓者那里聽來的,它應該產生在受訓者中間,而且,尤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培養受訓者分享的習慣,重視傾聽同伴的聲音。只有這樣,受訓者回到學校里去的時候,才能主動建立學習共同體,把互動、分享的習慣帶到工作中去,培訓才具有可持續性的效益。
(四)要建立剛性的考評辦法,完善培訓激勵機制
考評是檢驗培訓效果的重要手段,真正嚴格落實學校后備干部培訓考核制度規定,一定要重視和落實培訓機構考試、考核的權威,組織教育機關要尊重考核結果,并與學校后備干部的使用掛鉤。要如實地把考試、考核結果計入學校后備干部信息庫、載入干部人事檔案,使干部培訓與干部管理一致。培訓期間的表現,作為任用、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據。培訓是完善學校后備干部成長的重要途徑,一定要有的放矢,在實踐中找到問題所在,深入地思考并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真正把培訓實踐所得、所感、所想落到實處,只有這樣,學校后備干部培訓結果才能更有實效性。
作者:胡希玉單位:南關區教師進修學校
- 上一篇:擴大自主辦學工作意見
- 下一篇:新聞宣傳與信息調研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