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與思政教育改革研究
時間:2022-08-10 11:00:26
導語:多元文化與思政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的思政教育改革在當前面臨著諸多的挑戰,提高思政教育的整體質量,就要注重改革的深化開展,而多元文化對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產生的影響比較大,文章先就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中多元文化的沖擊以及發展機遇加以闡述,然后就多元文化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措施詳細探究。
關鍵詞:思政教育;多元文化;改革
高校思政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為學生三觀正確樹立,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環境。面對多元文化的影響,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通過從理論上深化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對實際教學發展就有著積極意義。
1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中多元文化的沖擊以及發展機遇
1.1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中多元文化的沖擊。高校的思政教育改革過程中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比較突出,多元價值觀造成道德失范現象。我國社會群體有著自身文化以及價值觀念,在價值差異上比較容易出現價值沖突問題,多元價值在當前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的影響愈來愈大,使得學生在美丑善惡的判斷能力日趨下降,道德認知層面產生疑惑,從而造成價值取向選擇存在迷惘的現象,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多元文化對學生的精神以及信仰會產生危機以及分裂的影響,新思潮的影響下,學生的信仰發生了改變,有的學生對西方的價值觀的誘惑抵御不住,造成精神以及信仰的分裂,從思政教育方面來看主要就是體現在懷疑以及反對馬列主義和思想等理論,意識形態上發生變化,文化選擇上表現出無所適從以及喪失基本價值判斷力[1]。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學生表現出優柔寡斷以及缺少目標思考和自信等,學生的思想信念發生動搖,這就必然會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多元文化的沖擊下造成學生陷入了道德相對主義的境地,多元的文化為社會生活樹立了多元的價值標準,高校的學生在這種多元的價值標準方面缺乏價值評判能力,對于各種言論的甄別能力不強,缺乏民族文化的理解等,這就必然會造成陷入道德相對主義的泥淖[2]。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學生比較容易產生信仰危機,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健康發展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多元文化不僅對學生產生了影響,對思政教育的主導性以及主陣地也會產生沖擊。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高校的思政教育的主導性在逐漸的削弱,這對思政教育就形成了很大的阻力,主導性也受到質疑[3]。思政教育是文化傳承的主要陣地,也承擔著多元文化交流互動的社會責任,而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對思政教育的主陣地也產生了很大沖擊,以及對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也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1.2多元文化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發展機遇。多元文化雖然對高校思政教育產生了很大沖擊,但是也是一次良好的改革發展機遇,在多文化的環境下,這對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間是一次發展機遇。文化的多元發展能環節霸權主義以及文化中心主義產生,對各國文化繁榮發展有著促進作用。高校的思政教育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對其教育的豐富性就提供了良好環境,這對促進思政教育改革也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通過多元文化能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形成思想道德關注重心,對學生的道德現象認知能力也能由此提高。另外,多元文化的環境下對思政教育的時代特色的呈現也提供了有利條件,多元文化的呈現是時展的必然,而在這一環境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就要對此準確的把握,將思政教育的時代特色加以鮮明呈現[4]。思政教育人員減少了傳統文化隔離機制對教學的影響,能通過與時俱進的內容吸收優秀的文化成果,這對豐富思政教育內容以及多元文化并存狀態的分析研究就提供了動力。
2多元文化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措施
多元文化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要注重從多方面進行加強,首先要將馬列主義以及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主導地位得以堅持,多元文化環境下,這些理論的作用發揮也是其價值的重要體現,能夠通過這些優秀的理論成果抵御各種不良文化的侵害,這對思政教育的功能性作用發揮就有著積極作用。通過堅持馬列主義以及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對各種意識形態整合優化,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加強思政教育,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有著積極作用。多元文化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方法觀的正確樹立,在這一關鍵的發展時期,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思政教育的方法觀念正確樹立,是提高思政教育改革質量的重要保障,將民主交流和價值引導進行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學生的思想意識百花齊放狀態的呈現,提高學生的文化辨別能力和自我修養能力[5]。要堅定大學生正確思想方向,思政教學中通過情境設置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應用讓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以及選擇能力不斷提高,這樣才能促進思政教育的良好發展。多元文化下思政教育的改革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創新。思政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從內容上和時展的特色相結合,注重教學內容的創新應用,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產生共鳴,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思政教學中要將馬列主義思想的作用充分發揮,幫助學生進行建立愛國主義以及民主精神,對待西方的文化要客觀看待,保障民族文化的良好發展。教學內容中要將民族文化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內容的功能性和作用,只有從這些方面得到了加強,才能有助于思政教育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
3小結
總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發展背景下,多元文化對其產生的影響比較大,教學中要注重因勢利導,對學生循序漸進的加以引導,促進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此次對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分析下,對多元文化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幾點發展措施,希望能為實際教學發展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王俊琿.多元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改革與開放,2018(07).
[2]李曼殊.多元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研究[J].山西青年,2018(08).
[3]管聲嫻.試析多元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2).
[4]解瑤.探究多元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23):131.
[5]張文臺.多元文化視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探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7):186-187.
作者:牛天宇 單位:亳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中學數學教育改革與理性回歸
- 下一篇:建筑裝飾職業教育改革思考
精品范文
10多元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