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誠信檔案構想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5 09:06:00

導語:學生誠信檔案構想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誠信檔案構想管理論文

摘要:大學生誠信意識的淡漠和缺失,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大學校園內考試作弊、跑分要分、惡意拖欠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編造求職簡歷等問題層出不窮。誠實守信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內涵,是一個大學生最基本的道德素質,既要求個人的內在自我修養和覺悟提高,還需要有相應的機制對大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是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和誠信監督的一項重要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檔案構想

一、建立學生誠信檔案的可行性

(一)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有成熟的社會環境

教育部2001年首次建立學生高考電子檔案并作為紙介質檔案的輔助,高校實現了網上遠程錄??;2005年首次將考生考試誠信記錄記入考生電子檔案,考生的誠信記錄載入學生的學籍檔案。教育部的這些舉措告訴我們:大學生的誠信記錄將成為學生個人在社會上的“通行證”,已不再是一種構想,它正在變成現實[1]。

國際社會對誠信的要求是非常嚴厲的,對失信者的處罰力度也是相當大的。在一些發達國家,個人信用檔案制度非常完善,當個人需要求職、貸款等服務時,提供服務的單位首先要查看個人誠信記錄,發現有失信記錄,你將寸步難行。我們國家對檔案材料有很高的認可程度,只要涉及、了解并證實個人履歷等方面的情況,都習慣查閱相關人的個人人事檔案,檔案的原始性和憑證性是任何東西都不能取代的。

(二)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誠信意識的淡漠和缺失,迫切要求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由于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社會、學校、家庭對道德教育的弱化,以及法制不健全、競爭無序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誠信意識的淡漠,誠信行為的缺失,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考試作弊、跑分要分、擅自更改學習成績;利研數據造假、抄襲論文和作業;惡意拖欠貨費和國家貸款;利用網絡侮辱、欺詐他人,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為評優、入黨、謀求職業制造虛假材料等等[2]。建立大學生信用檔案,將學生的誠信記錄作為其學生檔案的重要內容,也是對學生學籍檔案的重要補充。

將學生入學時的學籍檔案作為學生個人誠信檔案的載體是一種有效途徑。大學生進入大學校門以前就建立了自己的檔案,隨著校園生活的開始,檔案的內容也在不斷充實。在檔案中再加上個人誠信記錄的內容,這樣既符合我國國情,實行起來比較容易。在學生的學籍檔案中增加個人誠信記錄的內容,是對大學生個人檔案的進一步完善,也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二、大學生誠信檔案的主要內容

我們借鑒一些有益的經驗,建立一種開放式的大學生誠信檔案。大學生誠信檔案可視為學生的第二身份證和社會的通行證,誠信檔案的設計因地制宜,但一定要能體現學生誠信的基本情況??傮w上講,必須包括三個方面的誠信內容:學習誠信、經濟生活誠信、求職就業誠信[3]。參考國內其他高校的做法,高校學生誠信檔案應包括以下五項內容。

(一)學生誠信承諾書

學生誠信承諾書是根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高校《大學生誠信行為規范細則》編制的。是學生在校期間對自己的行為的一種慎重的承諾。學生自愿的在誠信承諾書上鄭重地簽寫自己的名字,踐行自己的承諾,并愿意接受監督。

(二)學生個人基本情況信息表

該表主要反映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籍貫、政治面貌、所在學院、專業、父母詳細地址、身份證號碼、本人聯系方式(手機、E-mail、QQ號)、父母聯系方式(姓名、工作單位、住址手機、座機、郵編和月收入)。

(三)學習誠信評價

主要記載著學生入學以來參加各種學習、考試、借閱等活動中相關情況的誠信評價。包括獎學金(國家和地方)獲得情況、計算機等級(二、三級)是否考試通過、英語(四、六級和專業八級)是否通過、有無考試違紀、處分情況、體育成績、是否保研(或讀研學校)。

(四)經濟誠信評價

主要記載著學生入學以來繳費注冊、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費、醫療保險等情況的誠信評價。包括學費和國家助學貸款(是否繳清、部分已交、未繳)、校內勤工助學(工作單位、崗位名稱、工作業績、單位地址、聯系電話)、社會資助(名稱、附加協議旅行情況、金額),有無弄虛作假獲取國家貸款和學校困難補助等。

(五)社會實踐誠信評價

主要記載著學生入學以來參加的社區活動、公益活動、學業實踐活動。如:愛心募捐、幫助孤殘老人;或是獲得體育、勞技、科技方面的大小獎項等等情況的評價。

誠實守信是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石。隨著市場經濟日趨規范化、法制化,誠信已日益成為一種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社會資源,高校學生誠信檔案是一種社會資源。建立學生誠信檔案,也是為大學生積累人生財富,鑄就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竟爭力。因為誠信作為一種品德,不再是單純的人格要求,它更直接體現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長遠利益。

三、大學生誠信檔案的主要特性

大學生誠信檔案具有客觀性、可操作性、學生參與性、公開教育性[4]。

首先,誠信檔案是學生在校期間誠信狀況的客觀記載與成長過程的真實記錄,是一種寫實式記錄,具有很強的客觀性。信用檔案的入選內容是與學生的信用表現相關聯的資料,誠信記錄和學生個人檔案的其他材料如學習成績、思想政治表現不能相互取代。

其次,大學生誠信檔案在設計時要體現出很強的操作性和學生參與性,學生自愿申請建立誠信檔案,在拿到誠信檔案時要鄭重簽字,整個檔案的建立過程要便于學生參與,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為自己建立誠信檔案不是負擔,而是自己體現信譽度的機會,是自己優于別人的一份財富。

再次,誠信檔案應納入學生教育管理體系,誠信檔案應向社會公開,如果不能公開則起不到教育和監督的作用。歸檔材料是對學生誠信行為的客觀記錄,對檔案記載的內容要進行核實,要盡可能地收錄能夠應證檔案記載的學生誠信行為的原始證明材料,檔案只如實記錄信用現象,無需進行道德評判。因此誠信檔案設計時,一些屬于個人私隱私的內容不應體現在誠信檔案中。

四、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實施和注意的問題

第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將誠信檔案作用切實落到實處。學校要高度重視誠信教育活動。要充分認識建立學生誠信檔案的重要性。開展誠信教育是深化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大學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做好思想教育和誠信檔案的組織管理工作。主管學生工作的有關部門及工作人員要明確責任,統籌規劃,協調配合。

第二,建立誠信評價、誠信監督和誠信獎勵制度。根據大學生特點,制定一套誠信評價、誠信監督和誠信獎勵制度,使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有機的結合起來。大學生誠信檔案應借助學校網絡平臺,開發電子誠信檔案進行有效的輔助管理。公開誠信內容,對信譽良好的大學生樹立品牌,對誠信較差的學生進行監督。

第三,建立大學生誠信信息制度,記錄有關誠信的正面行為和負面行為,每學年對學生的信用指數進行客觀的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學生評先評優、入黨、進行信用貸款、貧困資助、求職就業、保送攻讀研究生等行為的主要依據。制定相應的監督獎懲機制,讓誠信者受鼓勵,不講誠信者受處罰。

第四,嚴格把住學生誠信檔案信息收集、管理、利用環節。學生誠信檔案信息主要來自學校各職能部門,如教務處、財務處、團委、組織部、學生處所提供的信息。這部分信息包括學生學習誠信、經濟誠信、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的誠信信息,另外來自校外對學生誠信方面的信息,這部分包括,學生在社會中承擔的家教服務、個人社會治安等信息。每學期產生的學生誠信信息,學校要及時、完整的收集。確定歸檔時問,既要有利于信息的管理,又要便于利用。規范檔案建立中的管理、監督工作,由專門部門專人負責,使學生誠信檔案和學籍檔案收集、管理、利用有機統一,形成一條龍服務體系[5]。

總之,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不僅是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大學生誠信檔案是社會誠信評價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社會成熟和進步的標志,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揚誠實守信的時代風尚。學生是建立誠信檔案的參與者,更是誠信檔案的受益者。通過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養成“誠信待人、誠信處事、誠信學習、誠信方身”的良好習慣,在學習、生活中講究信用,信守承諾,做一個誠實守信的維護者和實踐者。

參考文獻:

[1]焦青.從高考考生電子檔案談大學生誠信檔案的建立.蘭臺世界.2006(3)

[2]譚磊.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推動高校誠信教育.云夢學刊.2006(4)

[3]鄭凌云.大學生誠信教育方法探討.南方論刊.2006(2)

[4]靳敏.國家助學貸款工作中的大學生誠信教育探索.思想理論教育.2006(7)

[5]劉文萍.建立高校學生誠信檔案初探.蘭臺世界.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