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活動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5 11:49:00
導語:心心相印活動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今天的素質教育,不少教育者往往更多的是把眼光投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考試制度的改革。這些當然是必要的,但我認為:素質教育決不僅僅是教育技術層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種充滿情感的教育,是充分體現教育者愛心與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
【正文】
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話特別震撼我的心靈:要想完成鄉村教育的使命,屬于什么計劃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同志們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鄉村人民和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讀到這段話,我很自然地想到今天的素質教育,不少教育者往往更多的是把眼光投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備、考試制度的改革。這些當然是必要的,但我認為:素質教育決不僅僅是教育技術層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種充滿情感的教育,是充分體現教育者愛心與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
【教學片段一】
三年級的陳峻學習一直很差,每次考試雙科成績總是不及格。上課說話,作業不做是他的家常便飯。有時候科任老師單獨補課,他竟然偷偷跑掉了。把我氣急了訓他一頓,他臉一冷頭一低,面無表情地聽著。等我說完,他便一轉身又興高采烈地玩去了,一切照舊。家訪、單獨談話多少次了一點兒效果也沒有。那天,我又把他叫到辦公室。當時,辦公室里沒有其他老師,一個絕好的機會。我拉了鄰桌老師的椅子請他坐下,開始他不感坐,表情很嚴肅,好象又在等待著暴風驟雨。后來,看我堅持,就小心翼翼地坐下來了。我輕聲問他:“陳峻,你覺得老師喜歡你嗎?”
“我不知道。”他小心翼翼地說。
“想知道老師對你的看法嗎?”我直接問。
陳峻抬起頭,眼睛充滿了渴望,但沒有說話。
“我覺得年是一個特別懂事的男孩子,很聰明很可愛老師非常喜歡你?!蔽椅⑿χ鴵崦念^,輕輕地對他說。
我看到他臉上有一絲疑惑。
“只是有一件事兒,老師怎么也弄不明白,你能幫幫我嗎?”
“什么事兒?”陳峻看到我求助他,很熱心??吹贸觯芟M軌驇椭?。
“老師弄不明白,你為什么不愿意好好學習呢?是因為學不會嗎?”我問。
陳峻低下頭,咬了咬嘴唇。半天,他抬起頭看了看我,又沉思了一下說:“老師,我沒有字典,許多字我記不住,也不想問別人。”
“就為了這個?”我更加疑惑了。
“是”。聲音是從他的鼻腔里發出的。
“好,這個問題由老師解決。如果有了字典,你會好好學習嗎?”我接著問。
“一定會的”他抬起頭,眼睛里充滿了希望。
送走了他,我心里敲了半天鼓。沒有字典,就因為一本小小的字典?不會是這家伙又為自己找的開脫理由吧?我雖半信半疑,但還是給他買了本字典。之后,他的變化不斷給我驚喜。他的作業雖然不是很優秀,但是很明顯他認真做了,而且從來沒有過缺交少寫。他的課堂紀律也明顯好了,有時竟然會在課上追著我問問題,考試的成績雖然還不是太理想,但是可以看出他進步了。
【教學片段二】
陳峻的進步讓我聯想到我自己,我的學習經歷中的確也有這么一段渴望得到老師關心的日子。我因為從小性格較內向,上課時從沒有勇氣發言或向老師提問,但內心是多么渴望老師的關注啊,哪怕是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我也一定會因此感到幸福而加倍努力學習。于是我和幾個朋友相約逃課到學校后面的草叢里觀察老師的動靜,老師急得四處找我們,當時我們都害怕了,不敢回教室怕老師批評。沒有想到第二天,老師不但沒有批評我們,還向我們道歉說:“對不起,老師忽視了我們的感受,沒有給予我們更多的關心?!蹦且豢痰母袆优c幸福伴隨著我度過了整個學生歲月,直到現在每當在我教育學生遇到難題時,老師的品質都給我許多啟發,給我指引出與學生心靈溝通的方向。
【反思】
孩子的心靈是十分秩嫩的。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困難,在孩子看來卻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很有可能造成他們厭倦學習,甚至逃避學習。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隨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狀況、心理狀況,及時發現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不要讓一個微不足道的理由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感情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澳糇兂尚『⒆?,便有驚人的奇跡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您立刻覺得和孩子一般大,一塊兒玩,一塊兒學,誰也不覺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反對先生。”在陶行知先生那里師愛的最高境界不是母愛、父愛,是以平等為基礎的朋友之愛,以情感贏得情感,以心靈感受心靈。
所謂“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我的理解就是:人格只能用人格去鑄造,情感只能用情感去點燃,而能力也只能靠能力來培養。
半個多世紀之前的陶行知教育中的師愛思想同今天的素質教育相提并論,并非牽強附會的聯系。這不僅僅是因為現在還有不少教育并未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更因為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深切的感受到,培養學生素質的前提是教育者的高素質,而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還是那句話,沒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的愛,就沒有任何真正的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