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10-10 08:34:00

導語:學校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教育管理論文

[摘要]現代化學校建設應走內涵發展之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踐行全員育人,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教育者要以情移情,用情感走進社會生活,投入真情去感知生活、體驗生活;要用教師愛的情懷涌動起孩子愛的心胸,用教師的情感感召孩子人性的熱情和激情,用教師的真心投入呼喚孩子對社會的責任感和責任心,著力讓孩子們用心做事,用心做人,從而讓我們的校園每天都是新的,讓每一個生命的樂章在校園奏響!

[關鍵詞]學校管理;學?,F代化;學生發展

現代化學校建設應立足于學校的本質,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靶@每天都是新的”是北京崇文小學遷入新址4年來建設現代化學校所追求的目標。

崇文小學創建于1960年,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公立全日制寄宿制學校。自建校之日起,就招收出國人員的子女,以解除出國人員的后顧之憂,為我國的對外交流事業做出了貢獻。

2003年9月1日,崇文小學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校址遷入新型的現代化社區——北京市崇文區花市棗苑,以其嶄新的面貌為全社會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崇文小學面對新世紀教育發展和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提出了“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的教育格言及“以情移情”的辦學理念,走出了一條現代化學校建設的新路。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是人們對生活的憧憬。學生就是我們教育者心中的太陽——“校園每天都是新的”:每天我們與孩子的生命一起律動;每天我們師生都在積淀著學校的文化;每天我們都在為生命奠基。

下面筆者從3個方面簡述我們現代化學校建設的一些實踐探索。

一、走內涵發展之路

2003年底,崇文小學搬遷到寸土寸金的明城墻腳下,社會各界對其寄予厚望。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清楚地意識到:現代化學校建設必須走內涵發展之路。

2003年9月,我接手崇文小學的工作時,我和學校的教師團隊通過關于學校如何發展規劃的研討,實踐著我們的教育理想,著力為人的發展服務,用對教育的熱愛設計教育,用對教育的情感規劃教育,用對教育的傾心創新教育。為此,我有3點思考:其一,必須在全寄宿制學校的發展中真正關注人的發展,這也是新課程關于人的發展的理念要求;其二,由于寄宿在校的孩子接觸社會的時間少,因而要努力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其三,從6-12歲孩子成長的心理分析,孩子的成長需要親情的撫慰,情商的培育會增進孩子的智力水平。

2003年的10月,我們提出了第一個教育口號,即我們的辦學思想:“用愛、用情、用心走進孩子的生活?!痹诖艘I下,一年級學生的家長走進了崇文小學,通過聽課、參與學生的活動和參加新課程、新理念下的家教講座,重新審視崇文小學,解讀崇文小學的教育思想,通過反饋信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達成了家、校共同育人的共識。

2004年2月學校舉行開學典禮時,我們把“用愛、用情、用心走進孩子的生活”的教育思想傳達給學生,學生自主地將它改為“用愛、用情、用心走進學校生活”。這成為了我們培養社會人責任感的開始。3月6日,我們在全校家長會上第一次提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培養目標,即:“以情移情”發展學生,以使每一個學生在崇文小學成為擁有自信、全面發展、潛能開發、不斷發展的社會人。

教育中的“以情移情”要求教育者用情感走進社會生活,投入真情去感知生活、體驗生活;面對少年兒童心理不成熟、行為不計后果、認知事物感性、情感脆弱等特點,必須按照科學的心理矯正方法,運用換位思考,轉換角色定位,通過“移情”來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人的責任意識。

近幾年來,我們不斷對情感教育加以剖析,進而認識到:情感教育如同大樹之根,根深才能葉茂;正如江河之源,源遠方可流長。對于心靈,關愛是最佳的營養;對于生命,情感是心靈之魂。由此,全體教師明確了“以情移情”辦學理念的核心所在——以“情”為中心磁場,讓情感飛揚:用教師的情感影響學生的情感,讓同伴之間的情感互動起來,讓家長的情感融合進來,讓學生“用愛、用情、用心面對學校生活,走向社會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基于此,我們在加快學?,F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提出并施行了“封閉式管理,開放式辦學”的辦學模式。所謂“封閉式管理”就是做到校園環境、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工作過程、人際配合等方面達到全員、全程、全時空、全方位、高質量、高效率、科學的全面質量管理。所謂“開放式辦學”就是做到教學全程、工作全面、時空全方位對友好學校、學生家長和社會開放,促進學校內部要素與社會外部要素的良性互動,走教育社會化之路。實踐證明:“封閉式管理,開放式辦學”這種模式能夠聚集多種教育資源,形成優勢,達成整體優化,從而保證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提高,同時也可以擴大辦學的開放度和學校的知名度。2006年,崇文小學在京城教育調查組委會的百姓網絡投票中被評選為“家長最放心校園安全小學”“北京市民滿意度最高小學”“北京最佳育人環境小學”。

二、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給我們以啟示:今天所做的一切要關注前人、當代人和未來人。因此,我們在新校舍建設的4年里一直秉承“建設節約型學?!钡挠^念,用現念來設計學校,注重其育人功能。

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學校現代化建設的前提。例如:學校在樓道建設中從選瓷磚入手進行了大量的調研,走訪了著名的學校、醫院等7個單位,同時也征求學生的建議,最后我們采用了價格低廉的瓷磚鋪貼成樓道墻裙,每兩平方米增加一塊花磚以增加童趣,并把樓道的墻裙用做各班學生特長的展示墻。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又節省了再建展示板的資金。

又如:我們關注學校寄宿學生的發展需要,在學校環境文化建設中凸顯學?!耙郧橐魄椤钡霓k學理念:學校門前的噴泉建設既美觀又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水的循環使用;假山瀑布中小鴨戲水、魚兒嬉戲、水車飛轉,學生從中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和諧之美;把飲水房修建成集休息、飲水和洗手為一體的休息間,飲水和洗手水龍頭安裝的高度適合學生的身高,學校堅持每學期檢查一次飲用水的質量,學生從這些細節之處可以獲得自己處處受到尊重的體驗。

在我們現代化學校建設的過程中,“尊重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德育、生活、后勤管理等各項工作的細節之處。

三、踐行全員育人

崇文小學注重環境育人和全員育人,在現代化學校建設過程中一直強調4個規劃,即:校園建設規劃、學科建設規劃、師資建設規劃、文化建設規劃。其一,校園建設是現代化學校的物質建設,它是學校的基礎建設。其二,學科建設是現代化學校的重要內容,主要包括促進學生成長、教師發展的規定課程建設和地方、校本課程的研發。其三,師資建設是現代化學校建設也是課程建設的關鍵,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力軍。這3個方面的建設都有不同的要求,但其中必須始終貫穿“以人為本”的思想。其四,文化建設是現代化學校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它反映一所學校的文化傳統和底蘊,并彰顯其辦學優勢和特色。這里,僅介紹崇文小學踐行全員育人的一些做法:

(一)打造一支“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的師資隊伍

學校廣大教師以師德根本——教師的真愛促進學生成長:用教師愛的情懷涌動起學生愛的心胸,用教師的情感感召學生人性的熱情和激情,用教師的真心投入呼喚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和責任心,著力讓學生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我們強調教師尊重學生,用愛引領學生感受愛,學會付出愛,進行愛的傳遞;

我們強調教師打動學生,用情打動學生的內心,感召人的本性,用真情對待他人;

我們強調教師啟迪學生,用心走進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感受教師以愛育愛的師德風范中學會以心交心的人際交往。

(二)開辟“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的師德建設途徑

第一,用愛做教育。在師德教育中,我們把《愛的教育》一書發給每一個老師,著力引領全體教師學習師德教育楷模張思明“用愛做教育”的事跡。

第二,用情做教育。情感教育先于認知。就6-12歲的學生來說,情感的培養對其成長會產生終身支持作用,因而我們在師德建設和教育教學實踐中努力通過情商的培養來促進學生智商的發展。

第三,用心做教育。為了加強師德建設,在學校工會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比如:“話崇文昨天、展崇文明日,我愛崇文”系列教育活動;“用行動書寫奉獻之歌”的教育活動;“愛的教育”系列活動;“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的系列教育活動。

一本好書會成就一個人的一生,多讀好書會使人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為此,我們著力引領全體教師在讀書中提升人文素養。自2003年9月至今,我們逐步推進和落實讀書計劃,推薦了《走進新課程》《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愛的教育》《賞識你的孩子》等系列書目,讓教師學習感悟,互動交流,改變其心智模式。由此,每個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用情、用愛、用心做教育”的篇章。這種提升體現了“問題激勵讀書,讀書改變能力”和學習型組織所帶來的讀書與思考的價值以及完善與超越自我的價值。

(三)加深倫理認知,著力培養充滿感恩之情和責任感的社會人

第一,我們以傳統教育的更新為突破口,以“五愛”教育為切入點,以少先隊的組織建設為落腳點,開展了系列的“六個一”教育活動,以增強和提升學生愛的情感,使之具有感恩之心和社會責任感?!傲鶄€一”教育活動具體是:觀看一部愛國主義的傳統教育影片;走進一個革命紀念館;品讀一冊愛國主義教育的書刊;學唱一首愛國主義教育的歌曲;背誦一首愛的童謠;參與一次愛的教育活動。

第二,我們以養成教育為主,根據各年級學生不同年齡等特點,分別從“忠、孝、禮、儀、誠、信、廉、恥”8個方面著力培養其生活習慣、禮儀習慣和學習習慣,使之通過6年的學校生活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質,并為他們能夠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人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我們開設了“人文教育”的校本課程,注重整合新課程理念下的德育資源,開發建設顯性德育課程和隱性德育課程,以使“以情移情”的道德教育變成未成年學生的倫理認知,讓學生懷有一顆對祖國、對社會、對人民、對學校、對家庭的感恩之心。

4年間,我們不斷地強化全體教職員工樹立一種新觀念,即現代化學校建設不只是學校的硬件建設;強調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有一種設計的理念,人人用心設計學校發展的每一天。

我們充滿激情,同時也充滿信心,在現代化學校建設過程中將繼續走內涵發展之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踐行全員育人,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以情移情,努力讓我們的校園每天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