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1-20 11:37:00
導語: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學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應得到了極大的尊重,由于學生的積極參與,由于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在學生的被動接受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借助學生積極參與以促進充分發展的能力之上。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不單是上好一節課,而是怎樣充分應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把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即獲得知識的方法交給學生(即“授人以漁”),發展學生的聰明才智,開拓學生思維來獲得新的知識。在創新教育體系中,師生關系將進一步朝著教學相長的方向轉化和深化。
另外在考核上應變單一卷面考核為多元考核體系。目前除一些特殊專業外,閉卷書面考核成了絕大多數學校幾乎唯一的考核方法。不可否認,卷面考核永遠是學校的一種重要的考核方法,但它不應該是唯一的,排它的。對不需過分記憶邏輯性很強的課程,開卷和半開卷考核完全是行之有效的;對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采用課程設計、實驗考核、作品制作也是可行的。多元考核體系有利于培養多元化人材。
二、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環境,這包括教學心理和教學環境的營造。在教學心理的營造上,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結論超出教師所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教師不應強行把學生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要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意識。
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創設創新教育的大環境,使之與創新能力培養相適應,也就是說,各學科教學之間應加強聯系與合作,使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整體提高的目的。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潛力,學校要采取措施構建創新的教育環境。
三、激發創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動機,這樣思維活動得以啟動運行,獲得信息,檢驗信息,使自己的知識水平由量變到質變,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采用多種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
1.目標激學:目標是一人奮斗的歸宿,只有目標明確才會爭取目標的實現。針對實際確立目標,激勵學生拼搏進取,自覺地朝著預定的目標不懈的努力追求。
2.競賽激學:爭強好勝是學生的天性,因此學生對競賽性的活動都很樂意參加。針對這一現象,利用好恰當的契機,經常開展一些競賽性活動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靈活結合教材,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我們應結合教材,大膽進行教學設計,注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上,加強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層次學生的探索和創新欲望不同,在教學中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并設計一系列具有啟發性的問題。
在進行課程綜合設計時,教師要充分挖掘培養與訓練創新能力方面的內容,提出恰當的綜合設計課題,這些課題應滿足如下要求:一要有適當難度;二要在教和學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養與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綜合設計中要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獲取知識和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的習慣??傊?,利用教學中的創造教育的因素,大膽地讓學生自由發揮,挖掘其潛在的創造因子。依據教材改革課堂結構,優化教學設計,以先進理論來展現全新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創造思維與個性長足進步,從而在教學中探索出“創新”教育的嶄新天地。
四、優化教師隊伍是根本
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在于要有一批能勝任創新型教育的新型教師。
教師是教育的主體。高質量的教師取決于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為有助于教師創新性培養,許多學者對創新型教師進行了研究。如日本學者思田彰認為,創新型教師應具備以下條件:第一,自己本身具有創造力;第二,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第三,努力設法形成具有高創造性的班集體;第四,創造寬容、理解、溫暖的班級氣氛;第五,具有與學生們在一起共同學習的態度;第六,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第七,注重對創造活動過程的評價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渴望。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認為,創新素質較高的教師,即創新型教師應具備如下幾個基本特征。
首先,嶄新的教育觀念。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育的職能及如何進行教育的問題包括: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注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重視過程學習;重視實踐活動,建立新型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大膽質疑與創新。
其次,合理的知識結構。創新型教師之所以能勝任對學生創造活動的引導和啟發。在于其具備多元、合理的知識結構。
其三,獨特的個性品質。如自信、喜歡挑戰性工作,熱愛創造性學生,富有幽默感,興趣廣泛,具有開放性。
其四,靈活的教學藝術。創新型教師的教學是充滿藝術性的教學,他們往往把教學安排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不斷賦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在教學方式上,要變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中國幾千年來基本上沿襲的是灌輸式教學,至今仍普遍存在于各級各類學校中。老師上課喜歡講滿課時,很少展開討論,學生很少有機會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這種教學方法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容易養成教師不求進取,滿足于應付交差的心態?!疤孤实卣f,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教師看似輕松,實質上要求和壓力比灌輸式教學高得多。教學工作者要自覺實現這種轉變?!边@也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外甚至是在工作時間之外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上。當然,學校和各級領導也應注意發揮激勵機制的效應,激發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創新熱情,為他們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其能在團結和諧,心情舒暢的境中拼搏奮進,盡早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培養學生信息能力,推進素質教育.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2]謝群浩.信息技術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影響.
[3]利用計算機網絡形成的智能環境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深圳市南頭小學.
【摘要】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是目前教育界正在探索與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從教育觀念的轉變、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激發創新思維和優化教師隊伍等四方面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 上一篇:市加強黨的制度建設調查報告
- 下一篇:城市教育事業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