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育教學特性論文

時間:2022-06-14 11:25:00

導語:優化教育教學特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化教育教學特性論文

摘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教學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科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形態。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若能與各學科的課程加以有機整合,可以具有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寶貴特性。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應用的日益普及,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越來越不具有單一學科性,而是越來越多的具有綜合實踐課程和研究型課程的特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科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形態,不僅從手段和形式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更從觀念、過程、方法以及師生角色等諸多深層面賦予教學以新的含義。

1多媒體技術在課程整合中的優勢

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1.1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將文字、數據、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有機地結合,交互地傳遞,使學生大腦各區交替處于興奮狀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給學生提出新的問題,他們會不自覺利用多媒體的手段去解決每一個問題。

1.2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主宰,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而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在優秀的多媒體課件中,連教學策略也可以選擇,比如,可以用個別化教學策略,也可以用協商討論的策略。這就是說,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教學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聽從教師擺布,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種主動參與活動為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條件,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出學習主體的作用。

因此,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出現和應用給教師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擺脫了以往教學中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主要渠道接受知識的模式,他們在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更有用的、更富有個性的知識。而且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展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并使其學到傳統課堂里學不到的知識。所以隨著信息量的增加,視野的擴大,學生也將逐步增加對知識的掌握,對世界的了解,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需要和興趣進行學習,使學習向自主化、個性化發展,學生的注意力將大大集中,隨之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會提高。

2多媒體技術在課程整合中的作用

多媒體環境下的信息資源永遠是開放的,這就是網絡最大的特點:通信和資源共享。傳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傳遞系統是多媒體的,知識是跨越時空限制的,所以多媒體技術在課程整合中最主要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2.1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的學科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資源環境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涉及到語、數、外、史、地、生、音、體、美等眾多學科。

2.2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了開放的學習環境

互聯網為課堂學習提供了多樣化的交互形式(如電子郵件、在線交談等),使處于不同協作位置的協作成員可以方便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會話與協作,比傳統面授中的交流更方便、更靈活、更廣泛。

2.3多媒體技術強調了學習的個性化

個性化學習是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學習的一個特點,最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其特點是: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可以按照適合自己的特點選擇學習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的進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內容的深度,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選擇完成作業的方式。

因此,這些特點決定了多媒體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教學過程是:開放性與全球化、學習過程的交互性、學習內容選擇的自主性和個性化、內容形式的多媒體化的有機組合。

3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系統設計

3.1創設情境

通過多媒體可創設新穎有趣的動畫情境,融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為學生營造一個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場景,促使學生多種感觀同時接受刺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3.2人機交互

每一學科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經過學生在現實的學習實踐活動中去理解和掌握,在新課程標準中也多次強調“學習必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交互性是信息技術較傳統的教學手段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優勢,它具有文字、圖片、動畫、聲音、音像等直觀媒體信息可同步的優點,可以變抽象為直觀、變靜態為動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使難以覺察的事物能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失為學生參加“實踐”的好方法。

3.3拓展延伸

鞏固練習是一節課的拓展與延伸,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這一環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經常聽到有的教師對學生這樣說:“這么一點兒練習題都不做,你實在是太懶了!”其實學生不愛做作業是有原因的,那么枯燥乏味的習題,任誰都不會愛做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怎樣才能調動學生做練習時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對習題感興趣呢?在教學中我設計包含有動畫、圖形、聲音的練習題,發揮人機交互、立即反饋的顯著特點,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有“試一試”、“練一練”、“比一比”、“考考你”等小板塊,難度由易到難,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權,學生既可以按順序從易到難逐步練習,也可以針對自己的喜好,跳過某一部分,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這樣的練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水平選擇內容,從而促使他們主動參與、自主發展,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提高了課堂效率。

隨著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式,虛擬性和知識呈現的非線性等特點,使其與黑板、粉筆、掛圖等有著本質的區別。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若能與各學科的課程加以有機整合,確實可以有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多種寶貴特性,這些特性的集中體現就是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養營造最理想的教學環境,而這樣的環境正是創建新型的教學進程結構所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