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下化學師范生知識結構
時間:2022-08-18 05:28:00
導語:視角下化學師范生知識結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課程、新教材的一個明顯變化是難度降低了,但知識面加寬了,所以新課程標準下的知識的重要性并不會減弱,相反,知識的價值更高。作為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是學習方法、體驗過程、培養能力和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關系的載體??梢哉f,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制約教師駕御新課程的頸瓶。
新課程、新教材的一個明顯變化是難度降低了,但知識面加寬了,所以新課程標準下的知識的重要性并不會減弱,相反,知識的價值更高。作為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是學習方法、體驗過程、培養能力和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關系的載體??梢哉f,教師的知識結構是制約教師駕御新課程的頸瓶。因此,化學教師必須重構知識結構,以實現教師專業發展。課程設置的“綜合化”、教育內容的“社會化”、教育技術的“現代化”都要求教師知識結構多元化。
1根據知識涉及的領域來分析
根據知識涉及的領域,可以將化學教師知識結構劃分為一般科學文化知識、化學專業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1.1一般科學文化知識
1.1.1人生哲學及化學哲學知識
哲學是使人明智的學問,教師要建造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離不開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指導。
因為教師是教育人的人,所以應該對人、人生、人性必須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基本依據,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化學哲學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問題即本體論問題、認識論問題和邏輯問題[1]?;瘜W教師了解一些化學哲學知識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和揭示化學本質,有助于發現科學思維方式的特征及其變化和發展,也有助于啟迪思想、開闊思路,如此,可以使化學教師獲得更多智慧,從而把學生帶入充滿智慧的殿堂。
1.1.2化學美學知識
美學知識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瘜W美學是化學與人文學的結合點,它是用美學的眼光來審視化學問題,從而為化學提供人的價值尺度和情感指向,給化學理性插上詩意和靈性的翅膀[2]?;瘜W美學知識包括對化學學科中美的發現、感受、鑒賞以及創造化學美等方面的知識。表現在化學教師的儀表美、化學語言的簡潔美、化學實驗裝置的對稱美、化學實驗的現象美、物質結構美、化學原理的統一和諧美、化學家的人格美等?;瘜W教師應該掌握一些美學知識,在教學中滲透美,使學生加深對化學價值的體驗,得到情感領域的升華。
1.2化學專業知識
1.2.1陳述性知識
所謂的陳述性知識是指陳述是什么、為什么的知識,即學科內的事實、概念、原理等的知識。化學學科中的陳述性知識主要包括化學基礎知識、相關學科的知識、化學方法論知識、最新化學科技、前沿知識、與化學相關的生產、生活知識等。
(1)化學基礎知識
化學學科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化學概念、原理、化學變化的基本規律、化學實驗的知識、化學文化知識等。這是成為一個好教師的必要條件。
(2)相關學科的知識
從化學學科自身特點來看,它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同時,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化學與生物、物理、地理、材料、能源等眾多學科交叉、滲透、融合。化學研究的范圍已經擴展到宇宙空間、人類社會、微觀世界的各個領域,所以,作為一個化學教師,必須具備包括數學、物理、生物、地理、醫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
(3)化學方法論知識
化學方法論主要是指學習化學、研究、探索和應用化學知識的指導理論和方法。它不僅是化學教師自身學習化學知識的指導思想,也是化學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化學的工具。比如,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實驗方法等。
(4)最新化學科技、前沿知識
化學從來都是與科技緊密聯系在一起。新課程標準下的化學教師應關心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材料的制造和應用、工農業生產、信息高速公路、克隆技術、環境保護、最新科技進展中的化學知識;了解化學科學的前沿,諸如地球化學、生命化學等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技術意識和創新意識。
(5)與化學相關的生產、生活知識
化學學科天然地和生活結合在一起。化學教師應該熟悉生活中的化學物質以及它們跟人類生活的關系,平時注意收集食品、常用藥品、生活中的材料、環境保護、資源利用、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化學知識。
(6)化學史知識
著名思想家培根說過:“讀史可以明智。”化學史是化學家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奮斗史?;瘜W教師必須具備化學史知識,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穿插講述科學發明和發展的歷史以及科學的奮斗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科學精神、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教育。
(7)STS知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化學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STS教育。使學生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密切關系。化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提供食物、衣著和住房,提供新材料、新能源,征服疾病、控制環境污染等,都離不開化學,但同時,如果運用不當,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瘜W教師必須掌握STS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STS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意識和參與科學技術決策的能力。
1.2.2程序性知識
所謂的程序性知識是指說明怎么做的知識,即所謂的技能,包括智慧技能、認知技能以及動作技能。化學學科中的程序性知識主要包括化學思維、化學計算及化學實驗等技能[3]。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具有高屋建瓴的眼光,這種眼光是在對本學科的精熟掌握的基礎之上的,要的是“庖丁解?!钡哪欠N境界。
1.3教育專業知識
1.3.1教育政策、教育目標與教育價值的知識
了解教育活動的目標與價值,可以把握正確的教育導向。要在化學教育的實踐中自覺遵守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執行國家的教育路線,學習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化學課程標準。
1.3.2一般教育學知識
一般教育學知識包括教育基本理論、心理學基本理論、教學論、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管理學、教育法學、比較教育、教育改革與實驗、教育測量與評價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等等。化學教師只有全面系統地掌握一般教育學的專業知識,特別是最新的教育理論,比如,建構主義理論、研究性學習、多元智力理論、情境教學等,才能確立先進的教育思想,正確選擇教學內容與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科學地傳遞給學生。
1.3.3化學教育學知識
化學教師運用化學知識應該與其他人不同。化學教師的化學知識應該在特性上,而非內容上與其他人不同。舒爾曼認為“學科教育學的知識”是區分教師和一般知識分子的一種知識體系。他指出,學科教育學知識就是把“內容”和“教學”揉和在一起,變成一種理解,使其具有“可教性”。化學教師要學習化學教育學、化學教學論、化學課程論、化學學習論、化學教學藝術論、化學教育技術學等課程。
1.3.4化學課程知識
課程知識即教室層次的課程、教室以外層次的課程以及橫向與縱向課程的知識。[4]化學課程知識是指關于化學課程標準以及課程方案的整體框架的知識,不僅包括教師對化學課程的理解、教材的理解、編寫,還包含一定的課程理論知識,像化學課程內容、課程設計、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及關于課程開發、課程評價等方面的知識。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執行者和實施者,更是課程的參與者、開發者和研制者,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課程知識。
1.3.5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說過:“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育。”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來教學?!吧铙w驗”知識來源于直觀感知的生活體驗以及各種媒體傳播的生活經驗等。限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對一些自然現象和生活經驗的感知是錯誤的,即與科學的化學知識是相悖的。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也許已根深蒂固,對他們接受正確的新知識干擾很大。因此,化學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生活體驗”知識了如指掌,才能促進教學。
2根據知識的存在特征來分析
根據知識的存在特征來分析,化學教師的知識結構可以分為情境性知識、理論性知識、操作性知識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2.1情境性知識
情境性知識是指人們所獲得的有關場景和過程的知識??梢酝ㄟ^與現實環境,通過觀看電影、電視,通過閱讀報刊書籍,通過教學實踐等多種途徑,獲得相應的情境性知識。
2.1.1豐富而深刻的鄉土知識
鄉土知識即對整個教育教學活動所賴以存在和施展的社區環境的認識和了解。包括家庭狀況、社區背景、社區歷史、學生和教師自身的狀況、教育政策、社會文化環境、風俗習慣、經濟發展狀況等。
一直以來,一個人所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遠離自己的故鄉,好像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環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不斷地疏遠這種環境。新課程標準要求學校需要培養熱愛家鄉和愿意為家鄉的發展而貢獻自己聰明才智的人,因此,化學教師必須首先懂得鄉土知識。
2.1.2教學情境知識
教學情境知識有賴于教學環境。比如教學設備、教室大小、座位編排、班級規模、課堂氛圍、化學實驗現象、教學設計、校長的角色、家長的期望、社區文化等,都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化學教師必須了解和掌握教學情境與教學的關系,機智地對待不同的課堂,針對學生的特點和當時的情景有分寸地進行教學工作。
2.1.3豐富的化學學科情境知識
化學教師要做好化學教學工作必須全面觀察化學學科現象,廣泛把握化學學科事實,為理論聯系實際創造條件,為改進各種化學實驗,為設計各種例題創造條件。
2.2理論性知識
理論性知識是由抽象概念、抽象命題所構成的知識,如公式、定理、定律、原理、原則、方法、策略等。理論性知識可以通過自主探索、科學研究、理論學習等途徑獲得。
2.3操作性知識
操作性知識是指人們通過實際行動所獲得的、有關行為方式、行為過程的知識,根據外顯程度的不同,操作性知識又常常被人們區分為心智技能和動作技能兩大類。比如,教師的教學經驗,適應特定情景的教學行為,教學隨機性過程中的教育機智,解決各種沖突(課堂沖突、教學沖突、人際沖突等)的策略。包括教學設計、班級組織與管理、表達交流、教學評價、化學實驗操作、化學實驗改進等技能。
3根據教師專業發展階段來分析
根據教師專業發展階段來分析,可以將化學教師的知識分為基礎性知識、發展性知識和挑戰性知識。
3.1基礎性知識
基礎性知識是化學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必備知識,即必須學習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化學發展史、生物化學、環境化學、能源化學、材料化學、營養化學、日用化學、化學實驗、化學專業前沿知識等。以便使化學教師在對知識和技能準確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按知識的科學性和科學規律設計教學,在課堂上更多關注學生發展和整個教學的藝術性,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不要把知識講錯、習題做錯上。
3.2發展性知識
3.2.1教育科研知識
許多實踐證明,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教師角色的轉變、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校本課程的開發、校本教材的編寫、教師專業發展、化學實驗的改進等,都需要教師參與教育科研。而要進行教育科研,教師必須首先具備教育科研知識,比如,科研精神、科研方法、科研成果的解釋、科研成果的推廣、科研論文的撰寫等方面的知識。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是化學教師由教書匠變為教學專家的有效途徑。
3.2.2工具性知識
工具性知識是人生存和發展的知識基礎,它的多少與深淺不僅決定著人的生活質量和發展前途,而且對人的先天素質和智力潛力的挖掘也有很大的作用。工具性知識除了最基本的、能維持其生存的語言和數學方面的知識外,主要有計算機和外語。
3.3挑戰性知識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教師的教育理念、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等需要獲得不斷的發展,以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和動力,自覺承擔專業發展的主要責任,激勵自我更新,通過自我反思、自我專業結構剖析、自我專業發展設計與計劃的擬訂、自我專業發展計劃實施和自我專業發展方向調控等實現自我專業發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具備挑戰性知識,所謂挑戰性知識,是指教師為了實現自我專業發展和自我更新而應該具備的知識,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持續不斷地教書和育人。
3.3.1信息知識
高度信息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的主要特征。具有合理、完整的信息知識結構和較高的信息素養是新時代對每個公民提出的要求。教師必須在此方面成為學生的表率,并積極推進各種信息手段與傳統課堂的整合,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知識主要包括:計算機系統知識,圖書信息,多媒體操作知識,網絡應用知識,文獻檢索知識,科技信息知識,信息識別、加工、處理、傳輸知識等。實踐證明,通過網絡學習和閱讀圖書資料進行自我教育是教師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實際有效的手段。
3.3.2創新知識
21世紀是知識不斷創新、科技突飛猛進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瘜W教師必須具備創新知識,比如,教學方法的創新、化學實驗的創新等。創新知識是進步了的知識,它對原有的對象做出了新的說明與解釋,提供了關于世界新的圖像,更為精確與深入。創新知識不僅包括新的解釋,也包括新的觀念、新的方法[5]?;瘜W新課程標準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創新知識,以適應新課程改革。
- 上一篇:職校音樂教育創新度之論
- 下一篇:經驗交流范例參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