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學生進行自我監管運用

時間:2022-12-12 11:40:00

導語:指引學生進行自我監管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指引學生進行自我監管運用

一、問題的發現與嘗試解決

班主任的事務繁瑣雜亂,一旦事事親力親為,很容易形成學生的依賴心理,學生能力得不到鍛煉。放手讓學生當主人的思想是對的,但如果完全放手,班級這條巨輪將找不到航線,一片混亂。于是,筆者提出了“扶著孩子做主人,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的工作思路,并擬定了工作計劃。任何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抓重點,分步驟。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首先應該從培養干部開始,然后由點到面。

新學年的第一天,筆者提出競爭目標:兩周之內進行民主選舉,無記名投票。根據自己的標準選出自己的干部,這是讓大家產生主人翁意識的第一步。干部們選出來了。再告訴他們,這可不是那么簡單。凡是有給班集體抹黑的,將不能進入班干部隊伍,并提出兩周考察時間,讓干部們產生憂患意識,這是走向主人翁的第二步。兩周過去了,筆者開始給干部們細致分工,并陪著他們開展了幾周的工作。教衛生委員如何合理地安排工作;教學習委員如何組織早讀;教小組長和課代表如何收發作業本;教宣傳委員如何組織周會活動;等等。教時手把手,干時任務明確,所以,他們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習慣,基本上能獨立完成工作。在此基礎上,還抓住一切契機,利用各種活動時間,開展了“爭做班級主人翁”的系列主題班會,讓同學們討論“怎樣才算班級的主人,怎樣培養自己的自律意識,鍛煉自己的能力”這一問題,使大家有了深刻而具體的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以上嘗試,我們可以看到,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級自我管理機制,對班集體建設和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們自我教育的能力.學生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內外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內部因素發揮積極作用的重要途徑。第二,引導自我管理,可以培養青少年獨立的個性。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蔼毩ⅰ辈粌H指不依賴父母,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書本,具有開拓創新的思維能力。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地實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學生認識自我,了解他人,明確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為培養“社會化”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對策與反思

在一個班級中,由班主任當家作主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實際生活中也確實如此,一些班主任將班級視作自己的“自留地”,起早摸黑地辛勤耕耘,想種什么就種什么,想怎么種就怎么種,而學生則如莊稼一樣,是無法為自己選擇的。但當我們審視班級的性質、功能及其在學生成長中的地位時就會發現,班級管理中的“家長制”作風與之格格不入。班級因學生的到來而存在,囚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而充滿生機和活力,又會因學生個性的受抑而變得死氣沉沉。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現代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應該把自己看成是班級的“總管”“家長”,而應該讓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去管理自己。在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的方法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制定班級公約,為學生的自我管理提供依據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離不開一定規范的制約。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校紀校規等對規范學生的行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這些都是就共性而言的,不一定適合班級的實際情況,班主任應引導學生在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校紀校規等的指導下建立班級公約,制定一個符合本班實際的規章制度。班級公約的制定應突出一個“公”字,即班級公約是學生共同制定的,而不是班主任或少數班級干部制定的,這樣才能反映本班學生的心聲:才能為全班學生所接受。

(二)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

一般來說,學生的心靈是純潔無瑕的,他們樂于遵守紀律,樂于配合教師工作,也樂于為集體服務。只要教育得法,每個孩子都會成為班級管理的積極參與者。那么,該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呢?基本的途徑是給予正面強化。即在活動中盡量多地給予肯定,多·鼓勵學生的行為,使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鞏固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意識。如班級會議中學生可以談論學習收獲,分享學習方法;也可以談論自己的擔憂,以及填寫自我管理日記的心得等。這樣,通過班級會議,既調動了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又強化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和作為班級成員的個人責任感。

(三)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是要“授之漁”,而不是“授之魚”。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須有一定的途徑,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在組織課外活動時,首先要制定嚴密的活動計劃,其次要充分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只能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而不能一手包辦整個活動,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盡量使每一名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最后要重視對活動結果的評價。強調其活動的深遠意義,使其長期發揮效力。

(四)學生自我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把班務管理交給學生,并不是說班主任無事可做了,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更要加強。班主任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導”上,“導”可以分為三個相互聯系而又有所區別的不同階段,即指導——引導——輔導?!爸笇А敝塾谥该鞣较?,教師在前面指導;“引導”著重于引領前進,教師在旁邊帶;“輔導”著力于輔助發展,教師在后面推。這一動態過程是學生自我教育進程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日漸增強,主體地位逐漸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逐漸形成,教育的目標也由此而實現。

總之,讓學生取得好成績并非是教育最終的目的,讓學生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是教育的重點。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正是從這點出發,把學生從單一的學習中解決出來,從學習的奴隸變成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真正學會發現自我,實現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