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業臨床教學管理認識綜述

時間:2022-06-03 08:17:00

導語:醫學專業臨床教學管理認識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專業臨床教學管理認識綜述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處理問題能力和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協助其完成角色轉變并實現由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平穩過渡的關鍵環節[1]。近年來,我院抓住創建三級甲等中醫院這個契機,狠抓教學質量,強化管理意識,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和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帶教老師的整體素質,把好考核鑒定關等關鍵環節入手,緊抓重點,規范管理,效果顯著。

1建立健全科學的管理模式和規范的管理制度

1.1醫院領導對教學工作的重視支持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最有力的保證

首先,醫院成立了教學領導小組,由分管教學副院長擔任組長,教學主管部門及臨床科室主任為成員,負責督導教學工作;同時設立了科教科,由教學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組成,科教科專人具體負責醫院教學工作的組織與管理;各主要臨床科室成立相應的教研室,設教研室主任和教研室秘書各一名,負責教研室的日常教務管理工作;各臨床科室還設立主管教學的主任及教學秘書各一名,負責科室內的日常教務工作。由此,形成了“院級———科教科———教研室———科室”的網絡式管理體系,分工明確,結構合理,極大地提高了我院的管理效能。

1.2制度建設是抓好教學管理的基本保障

結合我院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習生管理制度》、《教研室工作制度》、《帶教老師管理制度》、《臨床教學管理制度》、《教學查房制度》等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同時把這些制度付諸實際,在完善管理體系的同時提高了我院的實習管理水平。

2加強醫學生的思想政治及醫德教育

在新時代的醫學生,涉世不深,思維不成熟,不斷受到各種新思維及新觀念的沖擊,容易情緒波動,實習階段是步入社會的過渡銜接階段,因此抓好政治思想及醫德教育尤為關鍵。“愛崗敬業,廉潔自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是醫務工作者最基本的職責。帶教老師首先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養,要結合專業課教學進行醫德教育,做到傳藝與育德的有機結合,要做到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成為“技藝高超,醫德高尚”的白衣天使。

3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

3.1崗前教育

臨床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在臨床實習前根據各專業特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有目的臨床基本技能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臨床實習前系列教育有利于實習學生盡快熟悉實習要求、順利進入臨床科室,是減少醫療差錯、杜絕醫療事故的有效方法[2]。來我院實習的學生均須接受為期2周的崗前培訓,學習醫院的規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首診負責制度》、《病例討論制度》等十四項醫療核心制度;學習相關的醫療法律法規,如:《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等;學習基本的醫療操作技術,如《全身體格檢查》、《心肺復蘇術》、《導尿術》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前期培訓,增強了他們的勞動紀律性、醫療法規意識及基本的醫療操作技術,使得他們以最快速度適應臨床工作,更加有利于臨床科室的管理。

3.2臨床教學

科教科及臨床教研室根據各院校實綱的要求及專業特點,結合醫院實際,擬定完善的教學計劃,以臨床實踐教學為主,結合教學查房、各種會診及病例討論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基本知識及技能,同時要求每次教學查房、三級醫師查房,科內大查房及各種病歷討論,主管醫師及實習醫生做好備查準備,每一位參加查房或討論的實習生準備有書面發言稿,師生互動,有問有答,充分調動醫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的臨床診療思維,避免了機械呆板的填鴨式教學模式。

3.3課堂教學

包括醫院針對醫技人員安排的“專題講座”、教研室安排的“大講課”,科室內的“小講課”,以及各種形式的培訓班等,通過這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既鞏固了學生的醫學基礎知識,又使得實習生提前對臨床醫學的熱點、難點問題有了初步的認識與了解,開闊了視野,拓寬了臨床思維,是對課本知識的一種升華,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3.4競技教學

醫院每年舉行“急救知識理論競賽”“、心肺復蘇術競賽”、“臨床技能操作競賽”等系列競賽項目,鼓勵實習生積極參加,設立相應的獎項,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既鞏固了實習生的醫學知識,同時也使得實習生樹立了良好的競爭意識,積累了自信心。

4抓好教師隊伍的質量,抓好環節管理

4.1師資隊伍選拔及培訓

教學質量管理的高低在于教師[3]。帶教老師水平的高低是完成臨床教學任務的關鍵,我們遴選帶教老師必須是本科以上學歷,取得從業資格后從事本專業工作3年以上的醫務人員或是專科以上學歷、中級職稱以上人員。要求帶教老師有良好的醫德醫風、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豐富的臨床經驗,有責任心、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考慮到我院實習生主要生源為中醫學院或中醫學校的,故對于部分西醫專業的帶教老師進行了為期2年的西醫學習中醫培訓,目的在于使得西醫生對中醫基礎理論知識及技能基本掌握,更好地服務于臨床帶教,避免完全西化的教學弊端。

4.2監督管理

監督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幾種形式:①由醫院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和科教科考核各教研室的帶習帶教任務完成情況;②各教研室考核帶教老師的帶教態度、帶教水平等,并與科室獎金掛鉤。③制定實習帶教及課堂講課量化考核表,由實習醫生給帶教老師打分,科教科可以及時發現帶教老師在臨床帶教或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督促帶教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帶教能力。

5抓好出科考核,把好終末管理關

除了抓好實習生日常管理之外,嚴格的出科考核是檢驗實習教育水平的重要環節,實習生在各科輪轉結束時除參加出科理論考試外,科主任或教學秘書還組織帶教人員對學生的技能操作、病例診療能力進行現場考核,集體評議后形成最后的出科鑒定,科教科再對學生進行總結鑒定和實習成績的評定。總之,想要提高醫學生的實習管理質量,師生的規范管理是中心,完善的制度是保障,細致的環節管理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