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實踐帶教認識

時間:2022-07-06 04:56:22

導語:醫學生實踐帶教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生實踐帶教認識

臨床實習是對醫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臨床素養進行培養的關鍵階段,是醫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聯系的必經途徑。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對臨床教學造成影響因素較多,如臨床醫師的帶教水平、患者日益提高的維權意識、醫院的教學管理體制、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等[1]。因此,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實習質量,改善臨床帶教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培養醫學高素質的創新人才一直是教學醫院需重視的問題。

1實習前的準備工作

1.1選擇優秀醫師擔任帶教老師醫學生通過對老師工作行為的觀察來確定和建立工作概念,其實習質量受帶教老師專業素質的影響。選擇素質高、專業知識強、技術操作嫻熟規范的醫師擔任帶教老師,需言傳身教,樹立風險意識,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使教學工作有效進行。醫學生在進入醫院實習后,因臨床各科專業性較強,易產生膽怯、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反應,帶教老師應善于溝通,針對性地對具體的思想狀況進行疏導和施教,消除學生思想顧慮,盡快使學生進入良好實習狀態。

1.2強化帶教老師高度責任心臨床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的工作態度、思想道德水平、社會責任感對實習生有著潛在的影響。帶教老師需從根本上對教學給予一定的重視,具備進取和鉆研精神,全身心、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才可在帶教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帶教老師需認真細致對待工作,以自身為榜樣,尊重和關懷患者,用言行舉止給學生形成一種從醫的概念。同時需就臨床實習的重要性向學生講明,讓其珍惜有限的學習時間,爭取最大限度獲得具體的醫學指導和臨床知識,讓學生有重點、有目地開展學習,對知識進行積累。

1.3實習前對學生進行相應培訓醫院對剛完成學?;A醫學理論學習的醫學生而言,環境相對陌生。醫院工作各環節的開展中,規章制度是關鍵環節,是醫務人員依據的基本原則。醫學生在實習前需就醫院的規章制度、醫風醫德、服務態度、交流溝通等進行培訓,入科后就科室的環境及??浦R對學生進行講解,并讓其明確患者的基本情況和物品擺放的位置,讓學生明白常規治療流程和各個區域注意事項,避免其進入臨床后的無措和盲目,盡快適應學習環境,積極主動開始學習[2]。

2臨床能力的培養

2.1主動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實習前醫學生已對醫學理論基礎知識有一定掌握,但不能與臨床實踐中的問題相結合,臨床帶教的主要目的就是將醫學生在校所學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中的實際操作結合運用,是對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思維能力、醫療能力進行培養的關鍵階段。帶教老師通過對醫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能力和臨床思維方法進行培養,使醫學生將掌握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工作相結合,促使臨床思維方式形成。臨床帶教與在校基礎理論課堂教學的方式不同,學校可讓學生掌握大量的基礎理論知識,而臨床教學是將知識進行運用。但在醫院實際操作中,需對具體的臨床病例進行分析,對疾病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查房是對醫學生臨床實習和臨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關鍵環節,在查房時帶教老師需對患者病史充分了解,行有效準備,依據嚴格的查房程序進行。仔細分析患者病情,講解時需思路清晰,對重點進行歸納總結,并針對性地依據病例進行詢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進而使醫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完成整合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促進臨床經驗的積累和工作能力的總結[3]。

2.2強化病歷書寫質量的重要性臨床實習過程中,病歷書寫是否規范至關重要。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帶動現代醫學各學科的進步,各專業之間的聯系也日益加強,患者查體和病史對疾病的診斷有著重要的意義。進行病歷書寫時,帶教老師需就規范體格檢查的手法和詢問病史的技巧對醫學生進行培養,使學生具備診斷和鑒別診斷、獨立思考能力。并對醫學生書寫的病歷進行詳細的修改指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醫學生臨床分析問題的能力。帶教老師需讓學生明白病歷是對醫療行為進行記錄和了解的惟一載體,相當于法律文書的重要性,需系統、全面、規范、真實的書寫,以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維護自我權益和患者利益。

2.3醫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目前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就醫觀念發生較大轉變,醫患矛盾越加明顯,對醫學生的溝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是作為合格醫師的前提,通過有效溝通,可使醫學生對病情進行詳細了解,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檢查,使治療過程順利進行。實際工作中就患者提出的一些問題或醫療中出現的矛盾可首先讓學生去解決,然后老師再與患者溝通,使患者滿意的同時,學生的溝通能力得到提升。

2.4醫師職業素養和醫療品德的培養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和思想品德是成為一個優秀醫師的前提。近年來,媒體的負面報道和各行業的不正之風使醫學生對醫風與社會的差異存在疑問,影響正確醫學生人生觀、道德觀的建立。帶教老師需以良好的職業道德、人格魅力去影響醫學生的潛在素養,協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樹立其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意識,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

2.5改變帶教模式臨床帶教往往采用跟班的帶教方式,中間有些環節會造成脫空現象,出科考評和業務講課均由帶教組長負責,使醫學生學習效率降低,組織紀律不強??蓪嵤耙粠б弧钡呐R床帶教法,每位醫學生都有固定的帶教老師,對老師帶教進行考評并與績效掛鉤,增強老師的責任心。帶教老師除上班時間對學生進行培育,下班時間還可利用網絡平臺了解學生情況如QQ聊天等,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6加強院感知識的培訓醫學生進入醫院,在進行??茦I務知識培訓的同時加強院感知識的培訓,如對有菌用物和無菌用物的區分、講授正確的洗手方法、抗生素的規范使用、病房的消毒隔離及異常性醫療用物的分類和處理等;做好工作中的強化記憶和抽查,提高其工作能力,預防安全隱患的發生。

2.7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學習醫學生缺少對潛在的臨床常見的法律問題的認識,與職業有關的法律知識在校時未行系統的學習,導致風險和法律意識不強。應指導醫學生在工作中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對敏感問題謹慎回答,以免留下糾紛隱患。就典型案例向醫學生講解分析,組織進行相關法律知識學習,加強對安全操作的重視和認識,依法辦事,從思想上樹立法律觀念,做到維護患者權益的同時做好自我保護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