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12 08:34:16

導語: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論文

一、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概述

湖南師范大學創建于1938年,位于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是中國政府重點建設的百所“211工程”學校之一。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是湖南師范大學負責面向海外留學生進行漢語言和中國文化教育的機構,設有漢語言專業,來華留學生多在此學習中國語言與中國文化。隨著我國留學生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來學院學習中文的留學生人數不斷增加,按學歷劃分,有短期語言培訓生與四年制學歷生;按國別劃分,有亞洲、北美、非洲等國家的留學生;按來源劃分,有自費生、交換生以及各類獎學金生。在同等性質學院中,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的留學生人數處于湖南省各大院校的領先地位。

二、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運行模式

彭慶紅與李慧琳在《高校來華留學生事務現行管理模式分析與分層管理模式探索》一文中,通過實地考察、網絡查詢、電話詢問等方式,對大陸地區30所高校的留學生事務管理機構設置與運行模式進行查詢,綜合考察后,認為可將我國大陸地區的高校留學生事務管理模式分為兩類:一是綜合學院模式。即學校設立集招生、教學、管理、服務于一體的“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國際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對外文化交流學院),全面負責學校各類外國留學生教育的對外宣傳、咨詢、招生、錄取及留學生入學后的學籍管理、簽證管理、教學教務及日常生活管理。二是隸屬于或獨立于學校國際交流合作處的留學生管理辦公室與單獨的漢語文化學院并列的模式。湖南師范大學對留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所采取模式的優勢在于分工明確,職責的劃分更到位;不足之處在于各部門之間經常存在溝通不到位的情況,處理事務的效果不佳。

三、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

1.擁有一支德才兼備的師資隊伍,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不斷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必須始終貫穿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各項工作之中。由此可見,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水平的教學質量是吸引留學生并推進留學生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特征。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現有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兼職教師30多人,均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學識淵博,熟諳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且大多數教師擁有赴國外學習與執教的經歷。課堂上,他們悉心指導,耐心講解,課下還會熱情地輔導水平較為薄弱的同學,正是他們的出色工作與無私的奉獻精神,使得學院深受留學生的一致好評,促使留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

2.舉辦各種類型的文體活動,豐富留學生的課余生活。留學生除了可以學習漢語言專業知識外,學院還為他們安排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通過開展各類活動,引導留學生了解湖湘文化,更好地適應在校生活。例如,每學期開學初都會舉辦迎新聯歡會,讓他們相互認識,增進友誼;學期中,還會為他們開設語言實踐課,參觀湖南各地的名勝古跡,提高其漢語實踐能力,加強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了解。另外,學院也會組織留學生參加校級運動會、中文歌曲比賽等。

3.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做到發現問題立即解決。為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問題與對策———以湖南師范大學為例鄭興星(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湖南長沙410000)摘要:為了對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出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本文以湖南師范大學為例,首先介紹了湖南師范大學漢語言專業來華留學生的教育管理概況,其次對該專業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的運行模式與基本方法進行闡述,最后提出今后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幾點思考。關鍵詞:留學生;教育管理;問題對策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7-0019-02-19-教育教學論壇EDUCATIONTEACHINGFORUM2015年2月第7期Feb.2015NO.7了及時了解與掌握留學生的動態,筆者作為一名學生助理,協助授課教師進行留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隨時與授課教師保持聯系,第一時間了解他們的上課及出勤情況;經常與他們交流談心,努力做到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對于經常曠課的學生,要對其進行警告,屢教不改者要上報給上級部門。另外,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對留學生開放,若發現他們有心理方面的問題時,也可以咨詢專業心理咨詢師。通過多方面的協作努力,學院的留學生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是湖南師范大學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學院,而留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項特殊卻又非常重要的工作。留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其文化背景、語言、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與中國學生存在較大差異不同,雖然近年來在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留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很大進步,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思考,需要改進。

1.當務之急是建立標準統一的留學生入學評價體系。目前湖南師范大學對基本上將留學生的招生工作歸納為:確認留學生的身份是否安全,一旦完成注冊,便進行分班考試(筆試+口試),根據考試成績將他們分到不同的班級中。因此,借鑒國外大學已有的優秀經驗,制定一套成熟的入學評價體系,是改進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

2.優化留學生的生源結構。2010年9月28日在全國來華留學工作會議上,教育部公布《留學中國計劃》,提出“擴大規模、優化結構、規范管理、保證質量”的“十六字”工作方針。近年來,來華留學教育層次有了明顯提高,從最初單一的本科生發展到本科生、普通進修生、高級進修生、研究生、研究學者和短期生等6個層次。湖南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當前的留學生主要包括學歷生和非學歷短期生,且后者占據絕大多數。這些留學生主要來自與中國相鄰的亞洲國家及遙遠的非洲國家,且大部分是中文水平為“零基礎”的自費生。為了提高留學生的教育質量,學校應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優化學生的生源結構:首先,嚴格要求入學門檻。根據規范的入學評估體系,篩選出高中畢業成績優秀和素質高的學生入學,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全面提升,讓高層次優秀的留學生融入校園,培養更多的了解中國文化、喜愛中國文化并傳播中國文化的國際型人才。其次,本著鞏固亞非國家,延伸至歐美國家的原則,積極擴大歐美國家生源。

3.創新留學生教育管理體制,采用趨同管理。趨同管理,指的是對來華留學生的教學、研究、生活等趨向于與中國學生相同的管理,是比較教育本身的含義和國外對留學生教育所采取的方式而提出的一種留學生管理模式。趨同管理并不是簡單意義上地讓留學生和中國學生一起上課、學習,和中國學生一起住宿、一起活動的同化管理,而應該是在教育國際化產生的多元化背景中的趨同管理。由于各種條件的約束,湖南師范大學目前對留學生仍實行特殊管理政策,由獨立的留學生管理部門管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等一切事務。留學生的中國高校學習生活,應該是和中國學生吃住一起,使用統一的書本學習同樣的知識,但他們又與中國學生不同,體現在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一樣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習慣,因此對留學生進行趨同管理是必然趨勢,構建留學生信息管理平臺也迫在眉睫。

4.加大教育投入,完善留學生教育發展的社會環境。良好的社會環境是留學生事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保障。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將留學生教育作為產業來辦的國家,已習慣于以產業經濟的思維方式看待留學生教育。如美國成立了多個國家和民間的基金會,最著名的如富布萊特基金會、福特基金會,它們會以完全市場化的操作方式,支持留學生教育事業的發展。日本不但為留學生提供了豐厚的獎學金,還實行自費留學生貸學金制度,幫助他們解決學費問題。湖南師范大學要想使留學生教育事業得到進一步提高與發展,必須要完善留學生教育發展的社會環境。首先,增設獎學金類別。例如,日本為了吸引外國留學生,十分重視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各級政府、社會團體、民間企業及個人均設立了各種類別的獎學金,幫助留學生。相比之下,湖南師范大學的留學生主要會獲得來自中國政府、孔子學院、省市政府及外國政府的獎學金,幾乎很少會獲得院校、社會團體、民間企業及個人設立的獎學金。為了激發留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緩解他們的經濟實力,增設獎學金迫在眉睫。其次,允許來華留學生勤工儉學。

5.緊密聯系離校來華留學生,做好留學生校友工作。來華留學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到中國學習漢語、中國醫學等,主要是因為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增長讓他們對中國很感興趣,也希望能從事與中國有關的工作。他們認為中國人比較親切友好,這也是發展其本國與中國友好關系的重要力量。對湖南師范大學學成歸國的留學生,學校應與他們保持緊密聯系,通過他們傳播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介紹更多學生來湖南師范大學學習與生活,為中外友好關系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留學生教育始終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內容,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直也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如何做好這項工作是高校留學生工作者的一大難題。秉著“時刻以留學生為本”的原則,積極探索,大膽研究,完善的教育管理體制一定會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來。

作者:鄭興星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