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貧困家庭學生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17 03:11:09

導語:資助貧困家庭學生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資助貧困家庭學生教育管理論文

一、做好貧困家庭學生的信息管理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在資助貧困家庭子女上學問題方面,不斷加大扶持力度,為了讓家庭困難的學生上得起學,首先必須做好學生家庭經濟情況調查的動態管理工作。主要原因是學生家庭的經濟情況是變化的,是個動態因素,要做到真切合理,必須及時做好調查與信息管理工作,杜絕讓那些家庭的確困難的學生排除在救助對象之外。入學后可采用相關措施進行界定,一是根據村蓋章確認的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二是根據在校期間的消費情況調查,班級、年級組都應該認真負責地簽署審核的意見,盡量準確確定真正需要資助的學生,及時對資助信息進行統計管理,將經過界定的貧困家庭學生的有關資料及時輸入信息庫進行管理。管理系統應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本信息;二是學生受到資助的有關數據。信息庫內容應以方便統計和有關信息的利用為目的,包括家庭情況的調查表基本信息、學生在校的聯系信息包括宿舍的地址,聯系電話等;學生受到資助的有關信息要及時進行登記與統計,主要內容有資助的項目名稱、金額和時間,每學年進行統計,了解掌握學生受到資助的情況。重視資助登記統計的作用。通過資助統計能掌握貧困家庭學生特別是特困生受資助的情況。一是掌握特困生的數量與比例;二是掌握學生的受助情況。掌握資助情況使各項資助政策能按規定落實到資助對象,不因為情況不清,造成重復資助,而應該資助的特困生沒有得到資助的現象。有的學生確實是因為經濟的困難增加了精神的負擔和壓力,學習成績下降,造成惡性循環,學習每況愈下。及時掌握情況就能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學生資助工作的有針對性有賴于學生資助統計信息的分析與整理,對學生采取及時有效的幫助措施,可見資助登記與統計的作用非常重要。貧困生信息庫的管理。學校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有關資料輸入統一的管理系統進行管理,基本信息包括學生本人的信息和家庭的信息。由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情況可變性,學生填寫了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并經相關部門蓋章確認,并經過每學年在校消費調查,經調查轉為非貧困生的在信息庫里有所反映,各班每學期報送信息資料到學生資助管理部門。信息庫資料一份留班管理,一份報送學校。

二、做好貧困家庭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對所資助的貧困家庭學生要從思想狀況和學業情況進行不間斷的關注,尤其要幫助貧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他們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樹立遠大理想和學習目標,激勵貧困生奮發圖強,從內心深處擺脫貧困家庭的陰影,以良好心態面對現實,用優異成績回報社會。開展誠信教育,塑造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使學生了解誠信的基本內容,懂得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提高守法、守規的自覺性,牢固樹立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使學生展現良好的道德精神風貌。一是要求各系定期開展誠信教育,主要內容包括:正確理解非義務教育經費分擔機制,讓學生明白繳納學費是應盡的義務;做誠實守信的中學生的重要意義;二是對學生進行誠信知識教育,使學生知道哪些行為會影響個人的信用記錄,影響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勤儉節約、發奮學習教育。利用獎助學金的評定和發放,開展教育活動。每學年召開獎學金獲得者表彰大會,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發奮學習的熱情。結合獎助學金的發放,招集獲得獎助學金的同學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宣傳鼓勵學生從小事、從身邊事做起回報社會。每學年組織畢業班受資助學生進行受助感想座談會或感恩報告會,使學生知道是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不僅是在資金上而且是在精神上的支持下,順利完成學業,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時回報社會。

三、注重資助與育人緊密結合的實效

堅持助困與育人相結合,充分發揮資助工作的育人作用。受資助學生的后續教育管理工作作為學校育人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必須與育人工作建立起長效互動機制。但是,在學生資助工作的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片面側重于資助,而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資助過程之中,忽視資助本身育人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學生資助必須與育人成才緊密結合,才能充分發揮資助工作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作用。在組織與實施各項資助的過程中要進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使學生懂得現在貧困并不代表將來貧困,貧困并不可恥,可恥的是甘于貧困,不努力而指望他人解困。同時引導學生在人生逆境中塑造性格、鍛煉意志,經受困難和挫折的考驗。要在資助工作中滲透國情、民情、社情教育,要使貧困生在受資助過程中受教育、作貢獻、長才干。針對受資助學生開展國情、民情、社情教育,一方面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環境,主動融入社會,從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另一方面增強自我免疫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和習俗的侵襲。

資助貧困家庭學生最終要以育人成才為根本目的,資金的幫助只是基礎,關鍵要健全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堅決認真貫徹落實黨和政府有關資助貧困家庭學生的相關政策。通過資助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解決后顧之憂,讓這部分學生安心學習。做好后續工作,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資助工作要有愛心,要持之以恒。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資助活動,對所資助學生進行持續關注,做好后續教育管理工作,堅持物質助人與精神育人的密切配合,從而達到較好效果。

作者:武美芬單位:內蒙古準格爾旗學生資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