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探索
時間:2022-10-17 09:30:30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前專業的社會服務性在與社會實踐基地的對接過程中,基地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但現今基地建設卻面臨諸多問題。文章分析了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針對問題的關鍵性方面做出解答,探索了基地建設必須秉承全程化培育機制的實踐理念,改進和完善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模式,從而更好地推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實現其培育功能,提升學前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關鍵詞:實踐基地建設;社會服務;學前專業
伴隨著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深入開展,校外社會實踐基地在特色建設、成果轉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已經成為發揮高校社會服務功能的重要途徑。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擁有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唱歌、彈琴、跳舞、繪畫、手工制作、口語表達等基本技能,上述能力的提出意味著學前專業的社會實踐具有其特殊性,需要學生進入第三課堂。為了有效促進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理論知識內容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需要以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為抓手,深入探究其運行機制。
一、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的重要性
1.建立學前專業社會實踐基地是培育立德樹人理念的需要。立德樹人,就是要求我們深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綜合改革,將立德樹人從辦學理念落實至教育實踐工作中。具體地說,就是要在提高學生第一課堂質量的同時,拓寬第二、三課堂能力培訓的手段,建立起穩定而具有專業特色的社會實踐基地,穩扎穩打實現立德樹人的培育目標,把社會和高職院校對人才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2.建立學前專業社會實踐基地是轉化學前特色教育教學成果的需要。社會實踐基地就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最直接途徑。開展具有學前專業特色的課程研究,必須深入到各級各類的社會實踐中,取得教育教學的實踐成果。建立具有學前專業特色的社會實踐基地,可以便于學生進行調查跟蹤,資料積累,問題研究,促進教育教學成果轉化。3.建立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是將學前專業與社會服務持續接軌的需要。建立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可以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空間,促進專業與社會接軌,完善高校社會服務職能,使高校的社會服務更具有專業性。
二、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社會實踐基地實踐模式單一且缺乏專業性。學前教育專業在基地實踐的過程中,更多方面承擔了“四點鐘學校”、“周末班”等等類似帶有濃厚師范特色的開展模式,無法發揮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其他領域的各項能力,專業實踐的輻射度不足。2.實踐行為缺乏有效約束性。由于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多數社會實踐基地聯系和溝通缺乏常規體系的建立,因此學校存在管理難問題,缺乏對學生的約束,繼而造成敷衍了事,而不能真正達成社會實踐的效果。3.未建立良好的長效機制。部分學前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缺乏穩定性和長久性,一是基地實踐項目存在不穩定情況。二是基地工作人員的崗位變動也是導致長效機制無法完整建立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基于社會服務功能提升的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路徑的實踐探索
1.制定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目標。通過合作建設、合作育人、合作發展,構建高校和實踐基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聯合開展學前教育專業對接社會服務能力培養的組織管理體系。努力將基地建設成為學前教育專業第三課堂活動開展的實踐基地和雙方在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發展、高校社會服務功能提升以及基地規范化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的主陣地。2.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路徑及內容。第一,選擇社會實踐基地,確?;顒娱_展的可實踐性。學前專業社會實踐基地的選擇以學生和基地發展雙贏為宗旨。因此,被選作基地建設的單位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求:第二,從思想上,了解社會實踐的意義,重視對大學生的教育?;刎撠熑艘约跋嚓P的工作人員要能時刻關心學生成長并且具有社會責任心,能夠明確社會與高校的相互作用力,能在共同做好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立德樹人方面與校方達成共識。第三,從物質上,擁有良好的基礎設置,保證實踐的有序開展?;匾軡M足進行學前專業實踐活動所需的物質保障,提供相應的經費支持。3.簽署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協議,確?;亟ㄔO的長效性。一份完整可行的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協議書能為日后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且協議應注意必須要有標題、正文、簽字蓋章三方面的內容,各項條款所表達的意義應準確無誤。4.確定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運行方式。第一,制定社會實踐活動計劃,確?;顒娱_展的有序性。建立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建立和協議的簽署是實踐活動開展的第一步,要確?;顒娱_展的有序性還需要在活動開展之前,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書,讓社會實踐活動有序有依。第二,建立基地建設小組,保證高校和基地的雙面積極性。從高校方面來說,高校要想創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要形成各級合力,做到相互配合,共同把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好。第三,做好基地建設調研工作,保證基地工作開展的有效性。通過座談、書面調查、實地考察等方式,對基地的建設、管理和使用現狀進行了集中調研,在基地運行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及時收取反饋信息,為下階段做好基地建設以及社會實踐活動打下基礎。5.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運行的保障措施及評價。第一,需要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破舊立新,改變以往基地建設觀念。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是需要多方面的積極性的調動取得的,對基地而言,需要進行科學論證,從多方面調研實踐項目的可實行性。第二,需要全面接洽基地實踐內容開展,嚴格履行協議條文。第三,需要配備專職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指導教師,保證社會實踐內容的雙向接軌性。具有指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能力,并且能夠協調各方面力量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撐的教師,是創建社會實踐基地不可缺少的條件,因此為了高校教師積極投身到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指導過程中來。第四,學前教育專業社會實踐基地運行的評價措施。主要是通過制定基地評價制度,對基地實行獎勵政策這一方式開展,通過監督評價量表,根據學生個人成長、基地發展狀況以及上級部門的評價,對基地進行多維度評價,采取年度考核的形式,對在合作過程中有良好態勢的基地采取獎勵措施,做好基地的榜樣引領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實踐基地作為學前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保證,其建設必然會為高職院校學前專業提供深入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優質的資源服務,也是高校反哺社會的一項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Z].中發(2004)16號.
[2]李秀美.關于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的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5).
作者:史妙芬 單位:寧波工程學院
- 上一篇:高職學生管理教育現狀與策略
- 下一篇:煤礦職工安全教育培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