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會治理的社區教育管理路徑選擇

時間:2022-02-18 11:10:30

導語:基于社會治理的社區教育管理路徑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社會治理的社區教育管理路徑選擇

摘要:社區教育管理作為一種新的形式,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教育管理以開放的姿態和嚴格的要求進駐到每一個社區人民的心中,發揮其積極的作用,促使社會治理的效果更加明顯。本文闡述在社會治理的視角下,對于社區教育管理的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創新的路徑進行探討,旨在為社會治理提供良好的幫助。

關鍵詞:社會治理;社區教育管理;策略

1社會治理視角下社區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環節,信息化是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在進行社區治理的過程中,不僅需要以政府為主體進行管理和引導,更離不開以社區教育為重要手段的“軟性”研究。城市社區已經發展成為社會群體的聚集點、社會組織的鏈接點、各種利益和各種社會矛盾的積聚點。[1]在進行地區社會治理的實踐中,社區教育的重要性正在逐漸體現并發揮著其重要的價值。

2社區教育管理目前的發展現狀及問題

社區教育在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之后,逐漸形成了目前的教育模式和形態,為各類人群以及區域人群提供了基本的教育手段,成為我國和其他國家區分社區教育的重要特色。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仍舊還是發現了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社區教育管理的認識不足。社區教育的管理對于當今社會來說是一個十分深刻的話題,它代表了我國現在的社區教育的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特征,也是我國的社區教育實現突破和創新的轉折點,但是我國目前對于社區教育的管理的認識不足,沒有充分的認識到這一特性。社區居民對于社區教育的了解也是出于模糊的狀態,這給我們開展創新的社區教育帶來了發展上的阻礙。(2)社區教育管理發展不均衡。城市基層社會管理簡單來說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它是以一系列行為活動來為人類生活創建一個有序又充滿活力的社會運行環境。[2]社區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多方因素的影響,呈現了發展不均衡的現象。社區教育的發展滯后,導致地區之間的群眾的精神文化水平差異性強,不利于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3)社區教育管理體系不完善。社區教育是按照不同的人群進行的分類,如學校教育、街道教育、企業教育、學院教育等,根據受眾的需求不同則形成了不同的類群教育模式。但是在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各個教育模式的差異性和受眾群體的不同,對此建立的制度和體系也不一樣,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

3基于社會治理視角下社區教育管理的創新策略

借鑒社會治理的理念,管控社區教育的發展,根據社區教育的管理主體以及參與的主體進行有效分類,并且形成溝通聯動機制,建立多元主體的管理模式,實現統籌和學習,是在新形勢下我們探討的創新的管理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1)以政府為主導促進多方協同治理,實現共同教育。社區教育如今形成的局面,本身就是在政府的主導下開展和進行的,但是要想改變目前的局面,就必須以政府為主導促進多方協同治理,實現共同教育。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地位,組織相關部門以及社區來共同開展新模式,共建教育基地,在地區的優勢資源下,開展特色的課程,同時整合地區的社會文化教育資源,邀請各個單位團體來加入,開發教育項目。(2)提高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的綜合教育,培養新型農民。目前,我國社會環境日益復雜,社會管理日趨困難。然而,基層社會是一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的根基和重點。[3]近年來城鎮化的速度加快,很多農民進城安家,成為新型的市民,但是也同樣面臨著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異,而社區教育就在這個階段充分的為農民的綜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加強新型農民的教育任務,就落在了社區教育的管理者身上。(3)市場化機制下推動社企合作,發展社區教育。在社區教育中,企業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社區管理主體,在企業內開展社區教育具有針對性,相對的受眾人群較為固定,教育內容也是和企業的生產以及工作的要求息息相關的,在公益性的社區教育和企業的發展之間尋找到平衡點,是社區教育發展的又一新型模式的探索。市場化推動社企的合作,發展社區教育是針對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開展的教育初探,實現企業和社區教育及工作人員的三贏局面。(4)推廣社區自治,完善社區教育發展體系。社區教育和社區治理正在一步步走向交集。社區居民既是社區教育的主體也是社區治理的主體、社區教育與社區治理價值相契合、社區教育的豐富資源助力社區治理,這些將社區教育與社區治理聯結起來。[4]推廣社區自治,就要充分的發揮社區的社會功能,從社區居民自身出發,了解群眾需求,建立院落學習室,開展教育內容。(5)創新學習形式,開拓“體驗式學習”。“體驗式學習”是情感,態度和現實的有效結合,相比于數字化學習,增加了人的體驗感,對于學習的技能能用體驗的方式更快速的掌握。參觀體驗,不斷地增長見識,了解知識,實現近距離的接觸,更能增加人的感官的刺激,自身的實踐和學習促進了“邊做邊學”的效果,增加了體驗式學習過程的趣味性。(6)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研發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社區治理實踐具有分散性的特點,其是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展開的,因為與其相對應的社區教育應在實踐中更具有靈活性。立足于社區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進行融合,構建和完善符合社區居民需求的社區教育學習資源。社會治理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結合社區教育的發展,筆者在面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給出了針對性的舉措。以期能夠幫助社區教育的管理者在做決策的時候,綜合考慮大環境和大發展,充分發揮社區教育的優勢,實現社會多元協同治理機制的健全。

參考文獻

[1]焦甜.治理視閾下我國城市社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3.

[2]黃穎.基于網絡治理理論的城市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3]張夢梅.基于共生理論的城鄉基層社會管理改善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4]郭仕.社區教育促進社區治理的路徑選擇[J].中國成人教育,2019(08):81-83.

作者:戴昶舒 單位:沈陽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