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發展中本科院校實踐課程體系開發

時間:2022-02-26 11:09:09

導語:轉型發展中本科院校實踐課程體系開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轉型發展中本科院校實踐課程體系開發

摘要:通過分析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課程現狀,開發出一套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實踐課程;開發思路

以應用型辦學定位的本科院校稱為應用型本科,是高層次的技術能力培養的院校,它既不是普通的本科教育,也不是專科層次的高職高專的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課程體系有別于普通本科的課程體系,尤其是它的實踐教學體系,因此要開發出合理的適用于應用型本科實踐課程體系。

1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課程現狀

目前,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課程按照實驗、課程設計、校外實習和畢業設計模塊進行設置,各個實踐環節互相獨立,缺乏系統協調的管理。實驗課過多依賴于理論課,有些課程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實驗項目大都是一些驗證性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校外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沒有達到其真正實踐的目的,使實踐課流于形式。

2應用型本科課程體系的開發思路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主要面向機械制造行業,服務發達地區和沿海地區,培養具備機械產品造型、設計與開發、完成機械制造工藝編制、機床系統調試與改造、機械設備操作與維修等工作任務的能力,主要從事機械產品造型、設計與開發、機械加工工藝編制等工作的高端應用型人才。其課程體系的開發要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出發,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專業人才需求與預測的專業調研,按照“循崗設課”的原則,構建出應用型本科專業課程體系,突出實踐課的作用,開發出一套適用于應用型本科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從專業才培養目標出發,構建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分為四個模塊,實驗模塊,實訓模塊,設計類模塊,一體化教學課程,如圖1所示。(1)實驗模塊。有些課程理論性很強,比如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設計創新課程。這些課程主要以做實驗為主,根據專業和崗位需求對實驗項目進行綜合分析,打破傳統實驗模式,便于學生全面了解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開設拉、壓、扭等實驗項目,各種變形等實驗?;Q性與技術測量主要安排一些公差測量項目實驗,形狀誤差(圓度、直線度),位置誤差(圓柱度、垂直度、平行度、跳動)等公差項目測量,提高學生對零件的測量能力,使學生畢業后,不需要培訓就直接進入企業員工角色。機械設計基礎安排一些動平衡、滑動軸承、螺栓連接、帶傳動、鏈傳動等實驗,熟練掌握各種參數的測量方法和技巧。(2)一體化教學模塊。有些課程實踐性比較強,可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實踐比例占60%以上。如機械制圖、CAD繪圖、pro-e,CAD/CAM,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等課程。機械制圖、CAD繪圖、pro-e、CAD/CAM等課程以減速器為載體,以減速器的設備的零件講解繪圖的基本知識,常用的國家標準,講解繪制零件圖的基本方法,零件的常用的表達方法。CAD繪圖等繪圖課程也以機器中常見的零件為實例,講解計算機繪圖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命令。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以企業常用的液壓回路為項目進行教學設計,劃分小組指定不同人員分別扮演車間技術人員,讓學生搭接動力滑臺液壓系統、汽車啟動機液壓系統,液壓壓力機系統等常用的回路,通過回路的搭接,講解各種元器件作用和用途,通過實例分析各種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是學生輕松地掌握液壓與氣壓傳動的理論知識和使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以項目為載體,以掌握基本知識,強化技能培養為重點,讓學生在做典型項目的同時,能完成基于企業工作過程的任務,是學生能夠體驗到企業文化,并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創新項目的設計開發,最終能夠獨立開發簡單的PLC控制系統。(3)實訓模塊。實訓模塊分為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校內實訓為常用加工設備和工具的使用,簡單零件的加工,讓學生學會基本的加工操作,如鉗工實習和車工實訓,通過校內訓練讓學生了解機床的基本操作,維護和保養方法。建立和完善學校、企業雙平臺實踐教學機制,形成學校、企業雙管齊下的實驗教學模式。通過走訪調研相關企業,了解企業對人才的具體需求,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完善、更新實踐教學內容;通過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實驗項目等途徑讓學生了解企業需求,有針對性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實現零距離就業。(4)設計模塊。設計模塊分為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機械制圖課程設計以齒輪油泵、臺鉗、球閥和千斤頂為模型,分組讓學生拆裝、測繪、繪制零件圖、繪制裝配圖,并按國家標準標注尺寸,畫出一套標準圖紙。機械原理則以牛頭刨床為載體,對其運動進行分析,設計出牛頭刨床的運動機構。機械設計以圓柱直齒輪和圓柱斜齒輪為載體設計計算軸、齒輪、鍵等零件的尺寸,選擇軸承、螺栓和聯軸器等標準件,并按設計尺寸畫出主要零件的零件圖和裝配圖,通過課程設計培養學生設計的思路,為畢業設計奠定基礎。傳統畢業設計由于學生受老師選題和自身知識積累的局限,畢業設計(論文)流于形式,有的同學為了湊字數堆砌大量文字,有的甚至互相抄襲,違背畢業設計的初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把畢業設計的理念和重要性參透給學生,使學生通過專業課的學習就能深刻理解畢業設計的作用,在進行畢業設計時,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和職業能力進行選題。例如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類本科畢業設計選題以數字化設計和制造為主,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選擇機電設備改造或機械加工工藝方面的題目,諸如:數控機床的設計或改造;工業機械手、機器人的設計;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或改造等,去除虛擬課題,同時與企業建立畢業設計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并鼓勵學生到就業單位進行畢業設計,畢業設計題目與企業生產相結合,設計的內容要與當前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通過畢業設計學生可以了解國內外在該領域發展動態,運用的新技術。

3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

實驗和實訓模塊的考核實行單獨考核,期末考試總成績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時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實驗態度、實際操作技能、數據處理分析、實驗理論、實驗報告撰寫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期末通過學生抽簽的方式檢查學生做實驗的能力。期末實驗總成績=平時實驗40%+期末考試60%。一體化教學模塊主要按項目或任務考核,按項目或任務的權重打分,然后綜合評定出平時成績。期末考試選一個綜合的項目應該覆蓋本課程的知識點,終期末考試總成績=平時成績50%+期末考試50%。實訓成績根據平時學生的操作情況和實訓作品的給出實訓成績,實訓成績=實訓平時成績50%+實訓作品50%。設計的考核,課程設計的考核主要考查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根據學生課程設計的作品給出合理的成績,作為課程設計的總成績。畢業設計的考核,主要看學生的選題特點,設計思路,檢索文獻的能力,答辯情況,給定一個畢業設計成績。

4結論

通過對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實踐課程的開發,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夠能學生更快地適應企業的環境,完成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

作者:楊海如 陳國治 單位:黃岡師范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徐余寶,張曉東,方杰,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研究與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14,(31).

[2]張繼平,宋巖,張穎.適應部隊崗位需求構建新的機械基礎實踐體系[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21):50-52.

[3]劉福祿.淺談電氣控制與PLC課程“項目式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踐[J].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1):6-64.

[4]唐慶菊,于鳳云,張文生.機械類專業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