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2-05-20 02:08:00

導語: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論文

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重要素養??谡Z交際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相互傳遞信息、分享信息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溝通的基本手段。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交往日益頻繁,人際關系和公共關系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這些交際活動中,口頭語言越來越顯示出其作為交際工具的重要作用。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重要素養”,“應重視指導學生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貼近生活的交際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口語交際教學”。但是口語交際教學在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還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初中階段口語交際教學的基礎、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了高中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施外,聽說能力的先天習得性也使社會與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產生了誤解,認為說話如同吃飯走路一樣生來就會,用不著訓練。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中語文的口語交際教學,但是一個更為主要的原因則是目前高考只考察讀寫能力,不考察口語交際能力,而新的評價體系還未確定,很多學校對新課標的實施還持觀望態度,以不變應萬變,冀求在平穩中保持自己的升學率的學校還占很大一部分。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促使不少高中教師放松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四要素中,說是最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了,聽、讀、寫也就容易辦了。葉老以精辟的語言闡明了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從高考作文的評改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考生的整體作文水平偏低,即使那些高分作文的質量也很難和其他省份考生的同等分值的作文一比高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如果不及時地在語文教學中加大口語教學的力度,無疑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如果我們的學生日常會話用規范流利的語言,語感好了,不規范的方言詞匯和句式就會減少,語言表達的通順流暢程度也就會隨之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自然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更何況,新課標強調課堂上師生雙方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對話交流,通過對話式的教學來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但若我們的學生還無法用語言大膽清晰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話,對話就難以順利展開,教學也就難以順利進行。

由此看來,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將新課程的理念切實落實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去,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全新轉變,就一定要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但是,如何將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貫穿到語文教學中去,系統有序地培養學生能說,會說,善說的能力,已成為目前語文教學研究的新課題。筆者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了對學生的說話能力的訓練與培養,現將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做法總結如下,和各位同行一起商討。

一、建立語言環境,克服畏懼

針對高中生獨特的心理特點,要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首先就要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鼓勵學生敢說。語言環境指特定的說話環境,如即席答問、小組爭議等。所謂“建立語場”是指充分制造上述形式的說話場地和環境。然而要達到以上的效果,教師首先要相信學生能說,并在課堂上給他們說話的機會。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留出相應的時間,讓學生自已去思考,去解疑,讓學生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要適時地把“舞臺”讓出來給學生,從“大膽”“大聲”“大方”這一“敢說”的基本程序出發,創造練膽、練聲、練大方的語場,使學生經受鍛煉。

說話首先要有膽氣。壯膽不能光靠表揚和鼓勵,還應有具體的方法。比如進行閱讀教學可讓學生先說對文章的理解;散文、詩歌教學可讓學生先談對意境的理解和體會;筆頭作文可先讓學生口述然后再寫……例如高一新學期開學初,由于是新組建的班級體,還沒有確定語文科代表的人選,我就舉行了一個小范圍的班級演講比賽,以“假如我是語文科代表”為題,讓學生全部參加,競爭上崗。起初,學生都很緊張,不敢嘗試。后來在我的鼓勵之下,學生們躍躍欲試,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在后來的日記中許多學生寫到此次演講讓他們勇敢地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以后他們會更加踴躍地加入到課堂的教學中來。更有一部分同學寫到雖然此次沒有膽量站出來,但同學們在講臺前的表現深深地觸動了他們,下一次,一定會挑戰自己。果不其然,在以后的課堂討論中,由于有這堂課做基奠,學生們發言踴躍,課堂氛圍有了很大的轉變。由此可見,學生的膽量是完全可以練出來的,根源在于教師是否給他們創造出練膽量的環境。

除了要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思維背景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面部表情、眼神、手勢及語言來保護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顧慮增多、怕出丑的心理日趨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調動自身的一切因素去引導學生的表現欲,好勝心,克服害羞心理,將膽壯起來。教師可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創設幾個“斗膽性”的語場,設置創造性思維議題,有意引導爭論。因此,“討論法”是一種值得一試的方法。討論法主要是讓學生就某個問題展開討論,教師積極引導。每節課都針對學習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會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也會非?;钴S。在這種氣氛下,越來越多的同學就會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討論法體現了“探究——發現”教學模式。它把質疑,談話,講授等結合起來,較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如在品讀《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的時候,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過于相信自然流露,不知道第一次浮上心頭的意思往往不是最好的意思,第一次浮上心頭的詞句也往往不是最好的詞句?!庇幸晃粚W生就提出了這樣的質疑:老師不是說要讓我們學會捕捉瞬間的靈感嗎?難道靈感的火花不是最好的嗎?這個學生的疑問,很明顯有其不足之處,但我首先肯定了這位學生的大膽質疑,然后順勢引導學生思考,進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學生們在討論中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另一方面也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目前,我們的教師只要能在課堂教學中選準話題,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他們就會主動融入到討論中來。有了可供鍛煉的語場,學生也就在訓練中漸漸活躍起來,課堂氣氛也就會隨之活躍起來。

二、教師示范,聲情并茂。

比如“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就是個既經濟又有效的好辦法。在每節語文課開始時,讓學生發表三分鐘的演講,每天一個同學,全班學生按學號逐一上臺,輪完以后再從第一個登臺的同學開始。演講的內容可以由易到難,具體的要求可以根據最新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口語交際方面提出的,逐步提升標準,融入情感、知識、技巧方面的要求,“做到觀點鮮明,材料充分、生動,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個性和風度。在討論和辯論中積極主動地發言,恰當地應用應對和辯駁?!泵恳淮窝葜v都要求學生在登臺前做充分的準備,這樣到登臺時就基本上沒有什么心理壓力了。學生在三分鐘演講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說話的膽量,而且還鍛煉了積極的思維情勢,而教師也能針對學生在演講過程中暴露的問題進行適時點撥。有時,教師也可以就學生演講的內容做一次即興演講,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供學習的鮮活的范例。經過這樣適時地點撥和示范,學生的說話能力和水平就會有較為明顯地提高。一方面,教師要樹立好自己的良好形象,力爭做到講話大方、得體,吐字清晰,同時富于感情,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典范。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幫助學生掌握一般性的發聲技巧,糾正本地方音對讀音的誤導,使普通話得到更好地推廣和普及。同時,還可以通過聽錄音、觀看錄像等方式掌握副語言和體態語言的恰當應用。

三、訓練思維,提升能力

學生只有說話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語言和思維密不可分?!度罩破胀ǜ呒壷袑W語文課程標準》(跨世紀高中教學大綱)有這樣的說法:“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相輔相成。在語言訓練的過程中重視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思維訓練要貫穿在語言訓練中,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币虼耍瑢W生說話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和思維的訓練是分不開的。思維訓練和說話能力的形成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致要經歷以下三個逐步提高的階段:復述——口頭作文——語體訓練。

第一階段:復述。這是初級階段。利用對所學知識的復述,一方面可以達到鍛煉學生組織語言、口頭說話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考察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時,文中細膩的細節描寫深深打動了學生們的心。而細節描寫恰是學生在平時作文時被忽略或難以做到傳神的一種描法。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我鼓勵學生用課本中的語言或是自己的語言把文中感動自己的細節描繪出來,聽的同學也可針對他所講的不足之處予以評點和修改。這樣,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相當活躍,起到了很好的訓練效果。

第二階段:口頭作文??陬^作文的進行帶有很強的隨機性,凡是在有感可發,有話可說的情況下都可適時地讓學生進行口頭作文。例如在奧運會結束之后,許多競賽場景都讓人回味至深,奧運健兒的拼搏精神深深感動了我們的學生。因此在課堂上,結合閱讀《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我讓學生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趁熱打鐵,學生有情可發,有感可談,積極思維,組織語言,踴躍發言。這在復述的基礎上,訓練的程度又加深了一步。

第三階段:語體訓練。這又將說話的能力提到了另一高度。所謂“語體”,即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交際對象、交際目的,反復使用不同的語言材料而形成的各具不同言語特點的有機統一體。口頭語體由于外部語境(對象、目的、情境等)的差異,就會有不同的用詞、擇句、設格的方式,從而形成不同的言語風格。這種風格又大致可歸結為三種:通俗語體、正規語體、典雅語體。作為學生就要明確在什么樣的場合,什么樣的情形之下,對什么樣人,應該使用怎么樣的語體,不然,很容易鬧笑話。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飽讀詩書,但他不分場合,不分對象,在魯鎮的一個小酒店里對目不識丁的鄉下人說話滿口的之乎者也,自然會遭到別人的嘲笑。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說話的內容,對學生展開語體訓練,讓他們在各種交際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適應現代社會對口語交際的要求。

在課堂上我經常會結合具體的學習生活實際,設置一定的場景,對學生進行語體訓練。看似簡單,可學生們在轉述的時候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比如不注意說話的對象了,人稱不會轉換了,語氣不合說話人的身份等等。針對學生們存在的的問題,我一一予以指出,并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經常轉換角色加以訓練,目前學生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較明顯的提高。

在課下通過“課本劇表演”加以訓練效果也很不錯?!罢n本劇表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悟課文的內容,揣摩人物的身份、性格,使自己的表演能夠恰如其分的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課本編的改編過程中,在不同文本的演繹過程中,學生漸漸就會感悟到書面語與口語的不同,不同身份的人與不同性格的人語言的不同,進而逐漸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當他們積極地投入到課文角色的演繹時,誰還會擔心他們不會開口說話?因此在教授小說和戲劇單元時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課本劇表演比賽,尤其是在小小說單元的教學時,我不僅鼓勵學生學習寫作小小說,還讓他們把自己的小小說改編成劇本在藝術節上表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的參預熱情。在表演中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流暢地表達又使表演更有聲有色,何樂而不為呢?學生的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表現能力在這項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要求語文教學注重說話能力的培養,這是學生的需要,也是時代的要求。我們亟需消除偏見,更新觀念,確立說話教學語文課堂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它一席之地。同時我們還應從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高度進一步去探索說話訓練的規律及其方法,以便更切實地更有效地加強高中語文說話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