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里童年之美閱讀論文

時間:2022-07-17 10:15:00

導語:教科書里童年之美閱讀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科書里童年之美閱讀論文

于細節處見精神

——教科書里的“童年之美

安溪縣教師進修學校林潤生

教科書里有很多童年題材課文,深入分析課文里的“童年之美”,才有可能在教學中自覺引導學生體驗“童年之美”,從而豐富、拓展和升華兒童的童年體驗。

一、教科書里的“童年之美”

(一)童稚之美

童稚,兒童的幼稚。童年,在每個人身上的發生都是第一次。兒童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來感知和熟悉世界,由于他們經驗的缺乏或不足,這種感知和熟悉的方式便打上了兒童的特征,在成人看來,這就是一種稚氣。笨拙、稚拙是兒童的可愛之處。

【案例1】《冬陽·童年·駱駝隊》(人教版國標教材五下冊第6課)

[課文片段]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恬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胡須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了起來。

[課文解讀]

駱駝的長相是缺乏美感的,吃相也不美,但在兒童看來,駱駝是美的,它的吃相也是美的,以致看駱駝咀嚼的時候,“自己的牙齒也動了起來”。試問,有哪個成年人會有這樣的心得?這就是童稚,這就是童稚的可愛之處。

【案例2】

《小攝影師》(人教版國標教材三上冊第6課)

[課文片段]

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預備停當?!备郀柣鶄冗^臉,對著他微笑。忽然,小男孩往地下一坐,哭了起來。

“你怎么了?”高爾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著說:“我把膠卷忘在家里了?!?/p>

[課文解讀]

課文里的小男孩,用扔紙團的方式要求采訪高爾基,只有小孩才會采取這種形式,要是成人絕不會這么做,他們會認為這是對高爾基的不尊重;小男孩采訪高爾基的目的僅在于給他照一張相,回去貼在墻報上,對他來說,這是大事。為了照好這張相,高爾基很配合他,他自己也慎重其事,把相機擺弄了很久才說:“一切預備停當”,然而,他卻忽然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他把膠卷忘在家里了。只有小孩才會犯這么低級的錯誤,也只有小孩才這么直接表白自己的錯誤。

【案例3】《小英雄雨來》(人教版國標教材四下冊14課)

[課文片段]

扁鼻子軍官把書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雨來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氣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見他掏出來的卻是一把雪白的糖塊。

[課文解讀]

雨來救了交通員李大叔自己卻被日本鬼子抓了去。他知道鬼子的殘暴,卻不知道鬼子的狡猾,一看到敵人把手伸到皮包里,唯一想到的是掏小刀挖小孩的眼睛。這么一個幼稚的小孩,卻在敵人面前表現得無比堅強和機智。

(二)童趣之美

童趣,即兒童的情趣。其主要特征是天真爛漫,純潔無邪,活潑可愛,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兒童一般都有童趣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深厚,人變得成熟、穩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計了,童趣也就慢慢地消失了。所以,童趣是兒童的寶貴財富。

1、活潑美

【案例4】《桂花雨》(人教版國標教材五上冊第7課)

[課文片段]

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呢?”母親說:“還早呢,花開的時間太短,搖不下來的?!笨墒悄赣H一看天上布滿陰云,就知道要來臺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搖桂花。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 ?/p>

[課文解讀]

抱住桂花樹使勁搖,是花力氣的事,對大人來說,也可能是苦差事。但對小孩來說,卻是美事,盼著早天到來。真的開始搖花了,就別提有多快樂!這,就是兒童的活潑美!長大以后,就是進入老年,回憶起童年的搖花樂,還會有一番莫名的感動。

2、率性美

【案例5】《小英雄雨來》(人教版國標教材四下冊第14課)

[課文片段]

“……只聽見撲通一聲,雨來扎到河里不見了。媽媽立在河沿上,望著漸漸擴大的水圈直發愣。

忽然,遠遠的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來。雨來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著氣,望著媽媽笑?!?/p>

[課文解讀]

雨來喜歡游泳,媽媽卻不讓他耍水,怕出危險。有一次,看到雨來耍水回來,媽媽氣得抓起笤帚要打他。雨來在小伙伴的暗示下往河沿跑,還跳到了河里——“媽媽,你不是怕我出危險嗎?我偏偏要讓你找不著,讓你擔心。”雨來,就是這樣在用男孩的方式氣媽媽。讀到這里,你絕不會責怪小雨來的無法無天,而會為他的天真和率性而會心一笑。

3、創意美

【案例6】《風箏》(人教版國標教材三上冊第10課)

[課文片段]

在葦塘里拔幾根細葦,再找來幾張紙,我們便做起風箏來。做一個蝴蝶樣的吧!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布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課文解讀]

做風箏,做得什么都不像了。卻依然快活,只有孩子才會有這樣的快活。對什么都不像的風箏卻還命名為“幸福鳥”,也只要孩子才會有這樣的創意。

(三)童幻之美

想象成為兒童的翅膀,以成人的角度看,兒童因為知識乏用而被蒙昧,因為兒童無法獨立而被認為天地狹小。然而,上帝何其公平,在這個貧乏而受限制的兒童的天地里,卻被賦予最豐富的想象力,最強烈的好奇心,最自由的思維方式,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天馬行空,無拘無束。

1、奇幻美

【案例7《我想》(人教版國標教材五下冊第9課《兒童詩兩首》)

[課文片段]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樹枝上。

帶著一串花苞,

牽著萬縷陽光,

悠啊,悠——

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課文解讀]

兒童的想象是奇異的,自己的手會有魔法,伸到桃枝,就能使春回大地、天空放晴、桃花開放。

2、體驗美

【案例8】《荷花》(人教版國標教材三下冊第3課)

[課文片段]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課文解讀]

看荷花,在沉醉中自己也變成了荷花。這是一種天人合一的體驗美,也只有兒童才輕易進入這樣的境界。成人以后俗務繁雜,能進入如此美妙境界的人會被譽為有一顆童心。保持童心,就保持了創新的靈感和動力。葉圣陶老先生,就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

3、詩意美

【案例9】《麥哨》(人教版國標教材四下冊24課)

[課文片段]

前幾天,田野里還是鵝黃嫩綠,芽苞初放。轉眼間,到處都是濃陰。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麥田換上了刺眼的淺黃色新裝。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如同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課文解讀]

在兒童眼里,麥田是那么富有詩意。麥田既是是色彩斑斕的,麥田還是彌漫著美妙的音樂的——那麥穗,就是一個個跳動地音符!

(四)童心之美

童心就是稚氣,就是天真無邪。童心中的那些本性之美,是人性中最質樸、最重要而且是最永恒的美和善。

在童心世界里,只有純潔,沒有虛偽;只有天真,沒有詭詐;只有清潔,沒有污穢;只有老實,沒有欺騙;只有單純,沒有世俗;只有簡單,沒有機心;只有善良,沒有險惡;只有同情,沒有兇殘;只有信任,沒有猜忌;只有公平,沒有成見;總之,童心的世界是幸福的仁愛,是和平的世界。

1、純真之美

【案例10】《冬陽·童年·駱駝隊》(人教版國標教材五下冊第6課)

[課文片段]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帶上了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布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里倒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p>

[課文解讀]

在童心世界里,是最不講功利的。給駱駝帶上鈴鐺,只是為了增加行路的情趣。在那漫旅途中,一陣鈴聲,多么富有詩意!

2、善良之美

【案例11】順境中的善良《掌聲》(人教版國標教材三上冊第29課)

[課文片段](人教版國標教材三上冊)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里,我們看到,英子的眼淚流了下來。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靜了情緒,開始講述自己的一個小故事。

[課文解讀]

順境中的行善,也許只是一聲贊許,一陣掌聲,甚至只是一個眼神。但是,它卻經常被成人忽略了。而孩子們記住了,這是童心中的善的自然流露。

【案例12】逆境中的善良

[課文片段]《賣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國標教材六下冊第14課)

她在墻上又擦著了一根火柴。這一回,火柴把四周全照亮了。奶奶出現在亮光里,是那么暖和,那么慈愛。

“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埌盐規ё甙?!我知道,火柴一滅,您就會不見的,像那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漂亮的圣誕樹一個樣,就會不見的!”

[課文解讀]

賣火柴的小女孩,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還沒有含苞的花蕾就要凋萎??墒牵龥]有恨天恨地,有的只是對親情的溫馨的回憶。童心的本質就是人類的善良本性,即使面臨死亡,也在流露本原的善良。

3、童心之境

【案例13】《觸摸春天》(人教版國標教材四下冊第17課)

[課文片段]

恬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恬靜的臉上布滿了驚奇。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恬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

……

在春天的深處,恬靜細細地感受著春光。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著翅膀飛走了,恬靜仰起頭來張望。此刻恬靜的心上,一定劃過一條漂亮的弧線!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極其美麗的曲線,述說著翱翔的概念。

[課文解讀]

恬靜是個盲童,但是,在她的世界里,卻在時時為生命感動,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蝴蝶,也能給她帶來心靈上的巨大的震撼。

教科書里的童年之美,是珍貴的課程資源,我們要好好探究它,利用它,用以滋養孩子的童年。

(417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