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時間:2022-07-19 08:40:00
導語:獨家原創: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定的教學手段和形式,一定要服從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山鼛啄陙?,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發展,產生了令人擔憂的現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刻意追求教學手段的新奇和花樣的不斷翻新,結果課上學生熱熱鬧鬧,課下難見實效。針對這一現狀,我們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為教研課題,經過反復探索不斷實踐,探索出以下幾條成功經驗
一、給課堂環節細致化
教學過程不僅僅發生在課堂上,它“源遠”,課堂教學過程是學生課堂外學習過程的繼續;它“流長”,課堂教學過程要發展成學生的課后學習、校外學習乃至于終身學習。因此,現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環節應該相應地向課前、課后延伸,起碼教學增加“課前準備”和“總結延伸”兩個環節。
教學設計實施之后,并不等于教學設計的思維活動的結束。過度緊張而又愉快的課堂教學時光之后,教師、學生往往還沉浸在課堂的情景之中,沉思教學的過程,反省教學的問題,這是,教學的“后設計”就開始了。
現代教學理論把課前的預設稱“前設計”,過程的生成為“中設計”,課后反思則為“后設計”。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交往互動”是現代教學的新主張。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有所不同但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突出知識重點和中心環節,解決重點的措施,必須省時、有力、有效。
2、必須精心設計具有一定梯度和具有啟發性的思考題或討論題。
3、必須精心設計課堂訓練題,訓練題做到:(1)具有典型代表性。(2)難易適中。(3)符合新的中考思路。(4)必須保證學生的訓練時間,做到重點問題堂堂清。
二、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交往互動”是師生間共同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1)轉換角色,教師由教學過程的操作者、主宰者變為引導者,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學習的主人(2)充分相信學生,全方位放權,讓學生明確目標后自己去讀書,自己去提出問題,自己去做題,自己總結知識規律等。(3)豐富教學形式,以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可采用的方式有:1)自主式。以問題引路,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新知,輔之以教師精講導學,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思考精神和自學能力。2)討論式。教師出示討論題目,學生定向閱讀教材,隨后分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學生增強了參與意識和成就感,興趣盎然,樂在其中。3)辯論式。教師提前布置辯論題目,確定正反兩方,學生預習新知,查找資料,然后在課堂上展開辯論,最后由老師點評小結。
二、增強課堂訓練實效性
教師講得過多、過細,擠掉了學生的大量的寶貴時間,學生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結果只是把作業留到課外做。而事實上這樣的作業既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又收效甚微。從教學實際出發,我們歸納出“三講三不講”: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不講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學也能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對于“三講”中的“講重點”我們的落實措施是(1)講清知識的含義、結構、層次。(2)講清知識運用的方法步驟。(3)強調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要求。對于難點采取以下措施落實:(1)精心設計思考討論題讓學生討論(2)教師引例和學生舉例相結合(3)對于過于偏難而又不是教學重點的教師可以不講。對于易錯易混知識點可以通過習題訓練的方法加以解決。對于“三不講”的內容,教師也要將知識問題化和要點化,讓學生在自學中解決。
三、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了解知識的規律性
教學不僅是“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經過反復實踐和探索我們得到以下啟示:(1)教師必須具體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包括識記、理解、運用的具體方法以及在運用中應注意的問題)(2)具體指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思路開拓的方法是:圍繞材料反映的中心問題打開三條思路:1、為什么?(原因)2、怎么樣(意義或影響)3、怎么辦?(措施、方法)(3)通過典型訓練題的典型示范作用,具體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 上一篇:廣電局領導班子科學發展觀發言材料
- 下一篇:電網公司科學發展觀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