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中學生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的實踐研究
時間:2022-08-04 09:31:00
導語:獨家原創:中學生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的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學生的體育教學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突出健康和教育的價值,重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選擇,促進學生運動愛好和專長的形成,因此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教學內容應當是接近學生生活和易于學生學習的,具有時代性和充滿活力的,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有益于增進健康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都得到發展,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關鍵字】:體育與健康內容選擇原則實踐
【序言】:中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應當是豐富,形式多樣的,因為中學生的體育教學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性,富有挑戰性,因此中學生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當滿足學生好奇、探究、體驗、甚至“冒險”的心理,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恰當與否對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一、對中學生體育教學內容概念的理解
教學內容是作用于學生的有效因素,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際,探討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就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了。由于體育課程對學生健康方面的要求具體化,在選擇內容上,只要能讓學生情思躍動、想象馳騁、運動活躍、生命力得以張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育教學內容是指學生應掌握的課程標準中,所明示的人的有關體育方面的教養財富、教育財富和發展財富,它不僅包括了教材的內容,而且還包括了學習的引導、動作、方法和教育的方法論提示、價值判斷、規范等。教學內容是作用于學生的有效因素,體育教學中,教師掌握具有體育文化價值的內容,諸如:體育知識、技能及良好的情感態度等。教養財富是指學生應掌握的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本身,這是顯性的教學內容;教育財富是指隱含在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中的那些關于學生體育道德修養、體育精神、思想作風及良好人格教育方面的內容,這是隱性的教學內容;發展財富是指內含在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中的關于學生心理、生理、情感、態度、文化等方面的內容,這也是隱性的教學內容。
二、選擇中學生體育教學內容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選擇體育教學內容,要符合體育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三維健康觀和客家體育的特點,以及體育課程發展的趨勢,有針對性地、系統地、循序漸進地選擇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領域的學習內容。
2.健康性原則。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要以有利于促進學生愉快地學習和生活、激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鍛煉學生健壯的體魄、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和創新精神為原則。
.3.優先性原則。對那些與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相一致、又與學生身心發展相適應的傳統體育項目要優先選擇。如跳繩、花樣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滾鐵環、抽陀螺等技術簡單、生動活潑、新穎有趣的項目,應優先選擇到教學內容中。
4.主體性原則。學生不單是教學中的學習者、接受者,更是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因此,在選教學內容時要以學生身心健康為依據,以學生的需要、興趣、愛好為出發點,以能夠激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練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創新精神為原則,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真正成為主體。
5.趣味性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力求突出健身性、趣味性和娛樂性,使學生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加強體能鍛煉,有效地增強體質。如花樣跳皮筋是在兩腳交替跑跳中完成各種動作的全身運動,以跳躍為主,穿插著點、邁、勾、挑、跨、碰、壓、踢、絆、攪、繞、盤、踩、掏、擺、頂、轉等十幾種趣味橫生的基本動作,同時還可組合跳出許多花樣來,學生邊跳邊唱,充滿了趣味性。
6.安全性原則。對一些帶有一定危險性的項目,如踩高蹺、爬竿、彈弓等,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將安全放在首位,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三、教學內容選擇的方法,即在繼承的基礎上改造和創新內容
改造和創新教學內容,要在繼承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改造創新、降低難度、簡化規則等手段,從整體健康出發,創造出新的適宜于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教學內容。
(一)跑的教學內容的改造
跑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形式之一,也是各項運動的基礎。應把枯燥、乏味的競技化的跑步改造為帶有目的性、形式多樣的活動游戲。如將短跑改造為各種奔跑游戲,彎道跑融進十字接力中,起跑改變為各種姿勢的快速啟動和各種躲閃練習,耐久跑改為各種追逐游戲或球類游戲(如更改規則和降低難度的橄欖球)等。另外,還要注意開發跑的多種育人功能,在實現參與目標、技能目標、健康目標的同時,關注心理和社會目標。
(二)跳的教學內容的改造
跳躍是深受小學生喜愛的活動之一,它給學生帶來了歡樂,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把跳躍與游戲結合,淡化田徑運動項目的競技性和規范性,在跳遠和跳高的活動中,不以騰空姿勢冠名,而是在跑動中自然地急行跳遠和跳高,以發展跳躍能力為目標,在游戲中學習跳躍技術,如“開火車”“青蛙跳荷葉”等等,這樣以跳躍游戲為載體,全面達成五個學習領域目標。
(三)投擲教學內容的改造
投擲項目對場地、器材有一定要求,除用紙飛機、自制保齡球、沙包等代替壘球和鉛球練習投擲技術和力量以外,還可設計一些適合學生特點的情節進行教學,如原始人的圍剿獵物游戲,具有時代氣息的海、陸、空聯合大演習(低、中、高三種投擲目標)等,只要能達成教學目標,都可以大膽采用。
(四)體操教學內容的改造
體操是與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技能聯系在一起的,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改造這部分內容時應與生活實際和自救自護相結合。如各種滾翻的合理運用。也可以通過各種體操動作的組合(如鉆、爬、翻越各種障礙等)來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和靈活性,提高生存能力。
(五)球類教學內容的改造
球類的基本技術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要求有些偏高。而對球類運動的參與應是重點。改造此項教學內容時,應以游戲和比賽(可適當簡化規則)為主,力求在比賽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掌握簡單的比賽規則,從而帶動簡單技術的教學,這對于學生終生體育思想的形成是很有益的。
五、精心選擇,豐富教學內容
體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戰性的魅力,滿足學生好奇、探究、體驗、甚至“冒險”的心理,體育內容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對中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1.精選教材
教材是實現新課程標準,完成教學計劃的重要載體,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教材內容是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使用教材,確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在確定教學內容時,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教材進行加工,解決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活潑,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使學生感受到上體育課以及從事體育活動的快樂。運動學專家也認為,不同年齡的孩子選擇不同強度的鍛煉項目,才能在運動中較好地完成心理鍛煉。因此,要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出發,精選一些適應學生主體條件和各地方特點的教材,加強教材在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方面的實踐性,降低體育教材的難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對體育運動充滿信心。
2.增加游戲
體育游戲是由一定的情節,形式,規則和結果等幾個部分組成的綜合性運動,它既不是組織松散的一般性游戲,也不是控制嚴格的一般性體育教學和訓練,它以其鮮明的特點和特殊的功能在學校體育中占有一席之地,通過游戲既可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愉悅,又能培養學生遵守紀律,遵守規則的習慣,游戲過程中可讓學生摸索或討論取勝對手的方法,使整個游戲充滿公平競爭,冒險獲勝的比賽氛圍,學生一旦參與,積極性很高,可以有效地激發團隊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發展和創新能力提高。
3.加強左側練習
研究結果證明,人的左,右半腦的功能不同,左半腦與詞語思維,邏輯分析等有關,執行著抽象思維的功能,右半腦與感性認識有關,執行著形象思維的功能。傳統教育所設置的課程以及講課和考試等基本上發揮的是左腦的功能而忽視右腦功能的開發,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只有左右半腦的協同活動,學會用全腦來思維,人的左右半腦才能獲得均衡發展,創新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高度發展,因而根據大腦兩半腦對身體兩側交叉支配的特點,可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左側肢體部位的練習,如體操項目中盡可能地利用左側手,腳支撐,加強左側手,腿的力量練習,利用左手做游戲等等,這就是體育運動促進智力發展的基本原理。
4.學生自己選擇教學內容
選擇教學內容不僅是教師的事情,而且也是學生的事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動”與“不動”是課堂的核心。新的課標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再次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學生怎樣選擇內容是需要教師指導的,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興趣,然后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這樣在教學內容的版塊中將一部分空間給了學生,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肯定。
【結論與建議】:
中學階段的體育課程要將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體魄放在突出的位置,健康的意識是我們對健康的一種理解、一種觀念、一種追求。課程是遵照教育目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編制的教育內容。中學體育不僅要關注學生課堂中的行為表現,更要重視學生在課堂外堅持鍛煉身體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新的體育的教學內容應當是開放的和有效的,應當是接近學生生活和易于學生學習的,應當是具有時代性和充滿活力的,應當是有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有益于增進健康的。中學階段的體育課,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進行分層,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各自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有效地解決學生中“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學中遵循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和從實際出發的教學原則,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發揮和挖掘每個學生的個性潛能,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掌握一到兩項自己感興趣的,有利于自己課余時間使用的運動技能。培養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掌握從事體育鍛煉必要的技能與方法,獲得有關健康的知識與信息,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我堅信: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同行的協作,我們的課改一定會取得成功,使體育課真正發揮它的育人。
【參考文獻】:
[1].徐亮.對快樂體育幾個問題的理性思考.教改前沿,2003(2).
[2].體育學科教育[J]08年1期
[3].體育與健康.廣東科技出版社
[4].中國學校體育[J].2007.10
[5].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 上一篇:獨家原創: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班主任管理的思考
- 下一篇:蓄電池組均衡充電技術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