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研究論文

時間:2022-07-15 03:37:00

導語: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

論文摘要:目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存在對教學質量的概念認識不清、教學質量監控的范疇界定不明確等具體問題,因此,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應構建控制和監督等兩大系統,解決目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存在的漏洞。

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為了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各層次、教學過程的各環節、教學質量的各要素,都應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和多層次的教學質量監控。

一、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基本目的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高等學校對教學運行狀況進行的評價、監督、診斷,對學校行為實施調節的反饋系統,是促進學校持續改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支持體統。它是實現質量方針、目標的一種合理有效的手段,全面滲透到教育活動的全部環節,為教育質量提供全方位的保證。因此,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在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中都具有規范教學標準、改善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目前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對教學質量的概念認識存在差異

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機構在遵循教育自身規律與科學發展邏輯基礎上,在既定的社會條件下,培養的學生、創造的知識以及提供的服務,滿足現在和未來的社會需要和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充分程度。

教學質量是教育質量的重要組成,應從三個方面進行理解:一是教學質量是個綜合化概念,教學質量高低的衡量應包括教學、學習以及質量管理等一組綜合指標。二是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主要有教師與學生(師生關系——最大因素)、教學條件、教學基本建設(課程模式的選擇尤為重要)、教學管理水平等。三是教學質量是動態概念,是漸進的、累積而成的。

(二)教學質量監控的范疇界定不明,監控范圍較窄

大部分院校的教學質量監控以學生和教學督導員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為主。而教學質量監控應包括所有影響教學質量的各環節,不僅是教學管理、教學過程環節;還包括教學條件、師資隊伍與管理隊伍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和教學環境優化等范圍。

(三)教學質量監控作用發揮不充分,沒能起到標桿作用、促進作用、改進作用

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監控主要強調了外部監控與評估,對校內的監控與評估工作做得不多,主要對學生評教、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等,沒有涵蓋教學的各環節。應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各環節進行系統的監督、控制與評估,以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教學質量信息采集時效性較差,缺乏動態管理和調整

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院校都比較重視各種終端信息的采集,但對于管理和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及發展性的信息關注不夠,不利于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過程管理,控制的關鍵點不明確、不全面,或者控制節點的相關標準不配套、不健全,形成一種用幾個監控點的質量代替整個教學過程質量,以偏概全的情況。

(五)教學質量監控的性質不明確

只注重了院?;虿块T之間的橫向評估,缺乏院?;虿块T之間的縱向比較,對院?;虿块T的縱向發展速度沒有進行必要的關注,進行的教學質量監控是總結性的,而不是形成性的,因此不能為教學改革提供科學的依據。

三、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框架

針對上述問題,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應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為基礎,貫徹全局監控、全程監控、全員參與、切實可行的原則進行構建,建立兩個系統:控制系統和監督系統,控制靠系統,監督重方法(或過程),應按照效用性、可行性、適當性、準確性的原則,建立評估標準和指標體系,不同的系統對應不同的評估標準和指標體系,以關鍵點控制為抓手,對每一個控制關鍵點,制定特定的控制依據,使用一種或幾種監督方法,通過監督機構(組織或個人),按照“策劃一執行一評估一改善”的運行步驟組織實施,形成完整的質量監控系統。

(一)控制系統的構建框架

控制系統可以建立涵蓋教學質量所有層面的教學建設、教學組織與管理、教學效果等三個子系統,其中教學建設子系統以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與管理隊伍建設、教學條件建設、社會服務與交流、教學研究與改革、教學環境優化等七個關鍵點為抓手;教學組織與管理子系統以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考核、教研室教學質量考核、系部教學質量考核、頂崗實習管理考核、教學過程考核等五個關鍵點為抓手;教學效果子系統以考試成績、實踐能力、畢業論文(設計)、質量道德修養和身心素質、就業率、用人單位質量評價等六個關鍵點為抓手,制定上述十八個控制節點的控制依據,對教學質量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控制。

(二)監督系統的構建框架

校內教學質量監督系統采取教學工作自評、專業評估、課程評估、實驗室評估、教師評學、學生評教、督導評教的“七評”方式進行,教學檢查采取全面教學檢查、畢業設計或論文抽查、試卷抽查、實驗實習教學抽查、畢業生質量調查的“五查”方式進行,并在年終或學期末對系部教學工作、教研室教學工作和教師教學工作進行“三個層次”的考核,在日常教學中聘用學生信息員、行業或用人單位信息員、家長義務信息員等“三種信息員”,建立“7533”教學質量監督系統,全程參與教學質量監督與效果反饋,實現對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