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話理念看語文教學論文

時間:2022-07-23 06:00:00

導語:從對話理念看語文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對話理念看語文教學論文

關鍵詞:對話理念語文教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通過對話和各自闡述自己的理由進行爭論,這是21世紀教育需要的一種手段?!痹谛率兰o的教育背景下,對話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種基本理念。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了“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表明對話教育理念已經成為語文教學的指導理念之一。這一理念的提出是對傳統的獨白式語文教學的一種沖擊、突破與超越。探索對話理念在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體現與運用成為語文教學的新課題。

一、閱讀教學中對話理念的運用

新課標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其實,這里包含著“閱讀對話”和“閱讀教學對話”兩層意思。閱讀對話是師生各自與文本之間展開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對話則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課堂教學中的對話過程。因此,閱讀教學中對話理念的運用也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面:閱讀對話是閱讀教學對話的準備、前提、基礎;閱讀教學對話是對閱讀對話成果的表達、共享、檢驗、深入與提升。閱讀對話包括讀者與文本本身的對話和讀者與文本相關者的對話兩方面。先說讀者與文本的對話。傳統的語文教學,只是注重了讀者與作者的對話,而沒有注意讀者與文本的對話,所以導致閱讀的單一性。任何作品或文本當它被創作完成時,它已經超越原材料和創作者而產生了自身的意義。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內在經驗與它進行對話。后現代主義認為:沒有一成不變的文本,文本即行動。文本存在于每次不可重復的參與之中,存在于每次行動所產生的新的意義中。我們不能因為讀者的理解與作者的理解不一致而簡單地說讀者的解讀是錯誤的,而作者就是權威,就是唯一正確的。讀者與文本相關者的對話,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讀者通過文本與作者的對話。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是一元的,即理解作者意圖的對話。讀者與作者的對話,其內容又是十分豐富的,包括通過閱讀體會作者的情緒、感情、心境,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的處境、創作狀態等多方面。第二是讀者通過文本與文本所反映的時代背景的對話。作者總是生活在一定時代背景中的,他的作品總會反映他那個時代的一些東西。文本也總是發生在一定時代背景中的,那個時代背景中的一些內容也在文本中得以反映。讀者在閱讀時,需要與兩個時代背景,即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文本發生的時代背景分別對話,又需要把論文格式兩者聯系起來進行對話。在語文教學中,還有一層對話是讀者通過文本與課文編輯者的對話。對于這一點,我們的關注是不夠的。與課文編輯者的對話主要通過編輯體例、課文前的提示、課文內的點評、課文內的注釋、課文后的習題等等進行。閱讀教學對話是師生基于各自的生活經驗與對文本進行的前理解所進行的平等民主的交流過程。閱讀教學的目標部分是預設的,但在對話的過程中也會生成有價值的新目標。師生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就新目標展開交流與對話共同研究、共同探索,讓教學呈現開放的狀態。這樣不斷把教學推向深入,最終通過課堂對話達到師生雙方的知識重組與意義建構。

二、作文教學中對話理念的運用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睂懽髌鋵嵤且环N書面形式的對話。它是作者表達自我的過程,是作者與自我、與潛在讀者(他人)交流及對話的過程。作者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及對世界、對生活的認識與體驗。作者希望通過文字的表達來引起他人的共鳴或者認同,最終達到一種對話的效果。新課標對寫作的表述即體現了這種對話理念。對話不僅體現在學生寫作上,更重要的它還應貫穿于教師作文教學指導與作文批改的始終。教師對學生所作的寫作指導應是對話式的。新課標提出:“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边@就為學生的自主創作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的指導者的角色更多地在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成為學生寫作的參謀者與促進者,促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火花的閃現,激發起學生表達真實自我的欲望。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也應改變原來的模式化、八股文式的批改方式。對話式作文批改中,教師要抱著與學生交流對話的觀念去閱讀學生的作文,通過與學生文本的交流而實現與學生的間接交流,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教師所作的批語同樣應是對話式的。對話式的批語是有針對性的、具體真實的、富有情感和啟發性的。對話式批語應飽含著教師對學生的理解與尊重,不是論斷式的,而是探討式的。它應能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對話的進一步延續。學生從對話式批語中獲得教師對自己作文的真實看法,明白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改進,達到自我提高、自我超越。

三、口語交際教學中對話理念的運用

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薄敖虒W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以反映學生真實的口語交際水平?!笨谡Z交際教學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對話,即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過程。語文教師不應該簡單地視口語交際教學為交際知識、技巧的機械陳述。口語交際教學的關鍵不在于教學生說什么,而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在具體的交際語境中表達自己的意向、傳達自己的信息,并從他人那里獲取自己所需信息。所以應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討論中,達到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從而將口語交際的知識、論文格式技巧內化為學生真正的東西。教師要為學生多方位地開通對話交流的渠道,創設平等、寬松、和諧的說話氛圍,把傳統的“一言堂”變為大家共同參與的“群言堂”,通過相互間的對話使學生學會傾聽、表達與溝通,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并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橫方向深入發展,在思想的交互中引發對自身內在經驗和外在世界的反思,從而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新課標特別強調語文學習渠道與資源的開發、利用,倡導能突顯學生自主創造與積極參與精神的綜合性學習。這就為口語交際教學拓寬了教學領域,即可以將對話延伸到課堂之外去,對話對象不僅僅限于師生、生生之間,而是廣泛的社會群體;對話方式可以是調查指導、活動策劃陳述、經驗交流、訪談等。保羅•弗萊雷說:“沒有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睂υ捠墙逃幕揪?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理念。我們相信,只有在教學中創造性地運用對話理念,語文教學才會呈現出新的景象,語文課程才會成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