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實踐教學創新論文
時間:2022-07-29 08:53:00
導語:工程實踐教學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該文介紹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指出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作用。針對工程實踐教學的特點,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工程實踐教學進行了探討。該理論在工程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工程實踐教學創新能力
近年來,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作為教育心理學的最新理論,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知識是由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而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于指導高校工程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一種非傳統概念的教學理論,它強調知識是由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而成,反對教師成為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使學習在教師組織、指導、幫助、促進下,利用任務驅動模式、情境探究模式、課程整合模式等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出發點是如何創造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消除學習者不必要的緊張和消極的自我暗示,建立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諧關系,使學習者在寬松的環境中積極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使學習成為一種樂趣和享受,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建構主義學習觀點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1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知識的學習要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首創精神。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學習是學生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
1.2“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學習情境要與實際情境相符合。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如果原有經驗不能“同化”新知識,則要引起“順應”過程,即對原有認知結構進行改造與重組,使學生便于進行有效的學習。
1.3“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作用。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生與學生的討論、相互學習,同時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展開充分的溝通。這種社會性相互作用可以為知識建構創設一個廣泛的學習群體,從而為知識建構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積極的支持。在這樣的協作學習環境中,學習者群體的思維與智慧就可被整個群體所共享,即整個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1.4學習環境的設計。學習環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在此環境中,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來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生從中不僅能得到教師的幫助和支持,而且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協作和支持。教學設計應是針對學習環境的設計,其目的旨在為學生提供學習的自由空間。
1.5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支持學習者的主動探索和完成意義建構,要為學習者提供各種信息資源。這些資源主要是用于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式探索。信息資源不僅包括學習資料和學習輔導資料,還包括提供學習資源的使用,即如何獲得學習資料、獲得幫助、進行測試等。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為學生獲得信息資源、加工信息資源、解決問題和進行意義建構提供指導。
二、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工程實踐教學
教學不僅是一個如何傳授知識、如何調動學生的注意和動機的問題,也是一個傳授生成學習、激發學生學會生成學習的過程。理想的教學應使學生不僅理解學習材料所表達的含義,而且還要去理解它的實用價值,這就需要學生主動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去生成聯系。
2.1創設任務或問題,使學習者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以實際任務呈現問題,營造問題解決的環境,幫助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活化知識,引導和幫助學生通過意義建構獲得知識,讓學生在意義建構的過程中進行創造。任務的提出就是學習目標的呈現,它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設計一些現實有趣的任務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的提出要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要以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素材,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積極地完成任務,提高學習效果,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如在電子技術工藝實習教學中,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基本技能訓練后,要求學生完成對直流穩壓電源/充電器電子產品的安裝與調試。在安裝過程中,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與掌握的技能去排除故障,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學生之間可以通過討論和探索總結和分類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知識的意義建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獲取新知識,形成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公務員之家:
2.2創設開放的學習環境和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是要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因為在情境的作用下,那些生動直觀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聯想,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從而使學生利用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實現認知的同化和順應。在電子工藝實習印制線路板CAD的教學中,學生在學習protel設計軟件的使用后,結合TDA7021T的應用原理,由學生獨立完成調頻收音機的印制線路板設計,這種與實際生活應用結合的教學方式,把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這種情境中探索實踐,拓展了學生的聯想與判斷思維,從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2.3個別學習與協作學習的統一,實現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學習者不應該等待知識的傳遞,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去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并賦予經驗及意義。在工程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既強調學習者獨立創作、個性發展,又重視相互協作、相互促進,因此,在教學中以適當的比例分別設計出適合于個別學習和協作學習的任務。對于個別學習的任務,讓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來獨立完成,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而對于協作學習的任務,則要求由多個形式組成學習小組協作完成。如在電工工藝實習教學中,學生以小組形式對工業電氣繼電接觸控制柜進行設計與安裝,安裝完成后,經過小組自檢,然后各小組之間進行互檢,對設計與安裝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多個小組進行討論,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體現協作學習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在小組協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啟發、誘導,把活動主題引向深人,從而揭示問題的本質、規律。協作學習把個別學習環境下學生個體間的競爭關系轉變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使學生們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增長知識技能,促進學生間人際合作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三、結束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傳統教學帶來了一場教學的革命,教學的中心由教師向學生轉移。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工程實踐教學則是要培養善于學習的終身學習者,使學生能自我控制學習過程、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建構主義教學也意味著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作用的改變,教師和學生都要努力成功地適應自己的新角色,要改變舊的思想觀念,積極地面對建構主義所帶來的學習和教學革命。
- 上一篇: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創先爭優制度
- 下一篇:黨總支創先爭優及黨建基本制度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