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就業指身現狀及思考論文
時間:2022-07-29 04:23:00
導語:高校學生就業指身現狀及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觀念的影響,教育發展與社會需求相互脫節的現象十分嚴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高校就業指導的作用和現狀的探討,力圖尋找開展高校就業指導的內容、途徑和對策。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觀念的影響,教育發展與社會需求相互脫節的現象十分嚴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這個局面愈加突出。因此,開展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意義重大。
一、新形勢下開展高校就業指導的作用
高校就業指導是通過就業指導政策與法規的教育、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對在校學生自身的素質、條件以及家庭與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進行全面分析與了解,然后根據社會職業需要情況做出職業方面的建議,使其能夠選擇合適的職業和勝任的工作,從而較好地完成個人職業定向,這個過程應貫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終。
開展就業指導是高校教育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現實自我完善和可持性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一,高校就業指導有助于教育與社會的結合。高校是社會新增勞動力“儲存”與培養的基本機構,企事業是用人的主體,就業指導則是兩者之間不可缺少的橋梁。一方面,通過就業指導,高校了解了社會需要,其培養目標才會有針對性,不至于盲目培養和重復培養;另一方面,就業指導作為高校面向社會的一個窗口,通過用人單位對畢業生使用情況的反饋,來指導高校提高教育質量,有效地克服人才的供需脫節現象,增強教育的適應性,從而促進教育與社會的結合。第二,高校就業指導有助于教育結構的調整。就業指導運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對社會職業變動及其對人才的需求趨勢進行綜合分析,預測社會對人才需求趨勢及其專業構成,有效地指導教育結構的調整,以增強教育的社會適應性和服務社會的主動性。第三,高校就業指導對于學生個體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通過就業指導,在態度上幫助學生選擇職業時正確處理個人發展與社會需要的關系,引導學生將職業理想與社會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方法上指導學生掌握求職擇業的方法與技巧,使學生能順利地選擇職業或獲得職業;在行為上能對學生行為有很強的激勵作用。
二、當前高校就業指導開展與實踐的現狀
高校就業指導的開展與實踐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中,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與市場經濟的要求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地方,突出表現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滯后于現實需要。當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作為溝通社會經濟結構、就業結構與職業結構的關鍵環節還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高校就業指導缺乏實效,不能適應發展市場經濟的需要。
1_高校教育特別是就業指導教育與職業定向脫節當前,高校教育與生產實踐、勞動就業相脫節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在一些大中專高校,雖然成立了就業咨詢指導機構,但由于缺乏系統的、一體化的職業知識教育和正確的就業指導工作,學生缺乏關于社會分工和社會職業方面的基本知識,職業意識仍很淡薄,職業選擇仍帶有很大的盲目性。
2.高校尚未發揮好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的主渠道作用
據統計結果顯示,近半數學生獲取職業信息的主渠道是社會上的各種宣傳,這就造成學生聽信一些片面、夸大的宣傳和誤導,形成求職和職業選擇的誤區。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作為幫助學生獲取職業信息、形成正確的擇業觀的作用遠沒有真正發揮出來,致使學生不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職業信息,不能樹立起正確的職業選擇觀念。
3.缺乏專職指導人員和系統的就業指導課程
在大多數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在機構設置、專職人員配備、各種心理測量及信息搜集和反饋等方面還很不完善,同時,由于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剛剛起步,非常缺乏就業指導課程的相關教材、教學參考書和資料,缺乏教學經驗,致使就業指導課程的設置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由于受到以上種種原因的制約和影響,學生在職業定位過程中,更多地是受到社會宣傳媒介的輿論引導,盲目地崇尚和向往一些“實惠”或“熱門”的職業,如金融管理、律師、醫生、電子商務等,并把它們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或選擇目標,不能恰當地處理個人理想、特長與社會需求的關系。
三、開展高校就業指導的幾點思考
(一)改變觀念,加大投入,提高對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實現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制度化和專業化
高校就業指導就是為學生成才服務,為學生就業服務,是落實“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現代辦學的理念中,學生就業事關高校的生存和發展,深受高校重視。各級高校應加大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投入,確保人、財、物的配備,保證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正常運行。破除單一的專業學術取向,強化職業訓練,不同類型的高校所追求的價值取向應不盡相同。
(二)明確高校就業指導的內容
學生就業指導需要實現專業化,指導的方法和內容要隨著學生和社會的需求而不斷改進。指導者應掌握就業政策動態、供需情況、未來發展的趨勢及預測,給學生提供具體的信息;引導學生搞好未來職業生涯的設計中,使用人才素質測評等手段對學生進行職業定位。根據我國的基本國情,結合國外高校就業指導的有益經驗,高校就業指導應包括這些內容:
1.職業知識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三個基本問題:(1)職業是什么?即明確職業的內涵與作用。(2)職業的特性。包括職業的名稱、種類、職業的社會功能、社會報酬、職業環境、職業前景、職業資格要求諸如體力、能力、教育程度、道德水平方面要求等。(3)相關法規知識。包括職業教育法、勞動法、合同法等。
2.職業信息分析。職業信息是關于職業和工作崗位的正確的有效的情報,是就業指導的重要內容。(I)職業的動向,勞動力的供應與需求關系等。(2)國家就業政策與制度、產業發展政策等。(3)開展個人職業測定。(4)求職策略與技巧。其基本內容為:對學生進行模擬求職訓練,通過模擬求職訓練使學生指導如何撰寫個人簡歷、求職信;通過模擬訓練使學生掌握面試技巧,學會自我表現。(5)加強創業教育,培養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創業教育被學者稱為“未來的人應掌握的‘第三本教育護照”’。同樣,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也是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樹立以創新精神為核心內容的創業觀念。
(三)掌握高校就業指導的途徑與方法
就業指導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不同的行業、職業對員工的學歷、素質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年齡、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特點。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進行。
1.開設就業指導課。就業指導課主要是由專職教師以課程的形式,全面系統的向學生傳授職業知識,幫助學生了解職業世界,合理地設計自己希望接受的專業教育或職業培訓的計劃和選定未來的職業。
2.學科就業指導滲透。即將就業指導滲透與高校的各門課程教學中。無論是基礎課程,還是專業課程,都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專業及相關職業的了解,增強學生的職業興趣。
3.組織職業體驗。通過親身實踐以獲得對某種職業的認識。高??梢酝ㄟ^組織學生參觀訪問和實習,使學生經歷一種真實或模擬的工作情景,以增強對職業的感性認識,并在勞動實習中檢驗自己的各種素質,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職業知識,增強擇業決策能力。
4.開展職業咨詢。職業咨詢是就業指導者通過與需要幫助的求職者商談,協助他們解決選擇職業、調整職業、接受訓練和獲得就業機會等問題的過程。主要有個別咨詢、集體咨詢和同伴咨詢三種形式。需要明確的是:第一,職業咨詢的目的不是代替學生做出職業決策或解決問題,而是運用心理咨詢技術、技巧和方法,協助學生查明所遇問題的性質,引導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以克服職業發展過程中的障礙與問題;第二,指導教師與學生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是咨詢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而要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指導教師必須做到:真誠相待、察言觀色、積極尊重。
5.進行職業測驗。職業測驗是為甄選適合于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員所進行的測驗。測驗包括智力測驗、技能測驗、興趣測驗、態度測驗、氣質測驗等。
(四)構建人才供求信息網絡
縱觀就業指導的發展,它不是單純由一個或幾個人或單位就可以完成的。要切實發揮高校就業指導的作用,就必須使就業指導網絡化。公務員之家:
1.完善校內就業指導網絡。高校應設立相關的就業指導機構,并發揮其情報功能、組織功能,注意收集職業信息,協調校內各方面的力量,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同時,要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指導者隊伍,它應包括:高校指導機構的專職人員,就業指導課專職任課教師,班主任年級輔導員以及政府官員、勞動、人事等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
2.加強研究,建立人才供求信息網絡,形成高?!萌藛挝换拥倪\行機制。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社會支持。高校一方面要做好宣傳和推薦工作,為畢業生謀取更大的就業和創業的空間;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強與社會用人單位的合作,讓學生有目的地盡早了解和接觸社會職業,縮短學生與職業世界的距離,增加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的自覺性、主動性,順利實現就業和創業提供幫助。
3.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就業指導中的作用。首先,電視、廣播、電話、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傳播媒介對就業指導的介入。為勞動力供需雙方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同時還縮小了求職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距離。
總之,時至今El,高校就業指導不僅已成為一門嚴格的、獨立完整的學科,是一個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體;而且是一項涉及社會、高校、家庭、企業等多方面的、復雜的系統工作,只有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各方面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才能做好高校就業指導工作。
- 上一篇:農場職工代表任職報告
- 下一篇:體育課程模式創新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