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多媒體教學途徑論文

時間:2022-08-03 08:37:00

導語:語文多媒體教學途徑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多媒體教學途徑論文

多媒體指可用計算機處理的多種信息載體的統稱,包括文本、聲音、圖形、動畫、圖像、視頻等。在創新教育的召喚下每位教師都在尋求教育的新途徑。多媒體因其特有的功能而成為語文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的重型武器。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起積極作用,它的直觀、形象、動態變化與單純的講解相比,有很大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習的興奮點,在有限的45分鐘加大了學習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使師生雙向活動一直處于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語文教學用多媒體是最適宜的,因為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內容豐富多彩,多數語句蘊含深刻,運用多媒體易把語文課上的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墒怯行┙處熢谶\用這種現代教學手段時,效果不是那么盡如人意,往往存在以下弊端:課件不符合教材要求或過于單調,教學活動與多媒體的演示脫節,多媒體代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等。盡管許多人在苦苦探索,“為伊消得人憔悴”,但是收效甚微,這就給借“機”(計算機)助教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以下是我的幾點嘗試。

一、設計優秀課件

1.1課件內容應符合教材內容,突出教材的重點、難點。教學大綱是教學的總綱,它指出“教學以課本為主”。課本即我們所說的教材,對整個教學起指導作用。為教學服務的課件應符合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在教學內容中占首要地位,課件應有利于教學重點的講授。教學難點,學生是不容易理解的,憑借多媒體的幫助,可以讓教師在講解它時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收到很好的效果。綜上所述,課件的設計是在教師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展開的。它是每一位運用多媒體授課的教師備課階段重要的環節。課件的優劣關系到教學的成敗與否。我在教詩歌《我是一條小河》時,文中有“無奈呀,我終于流入了,流入了那無情的大?!I系娘L又厲,浪又狂。吹折了花冠,擊碎了裙裳!”這些含義深邃的語句。如何理解這些語句是教學難點。我設計了兩組動畫:一是民國軍閥割據、百姓背井離鄉(交作背景);一是海上風狂浪嘯,花瓣、綠葉在海面上晃動了一下便無影無蹤(暗示作者投身革命,至死不渝)。我還從網上下載了適合這些畫面意境的音樂。通過多媒體,學生穿越了時空,仿佛身臨其境。我稍作講解,本文的重點、難點便迎刃而解。這樣的教學比教師單純的講解好多了。

1.2課件內容應符合學生實際。新課程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教學要“為一切學生”服務。所以為教學服務的課件應考慮教學對象自身的特點,避免出現“對牛彈琴”的尷尬局面。如一位教師教余光中的《鄉愁》,教學對象是山村七年級的學生。教學中他借助多媒體多次播放《思鄉曲》,目的是讓學生進入思鄉愁緒的意境中。可是由于當地音樂教師的缺乏,那些山村學生領悟不了。這樣的課件對教學沒有多大益處。

1.3課件內容要豐富多彩。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睒穼W源于興趣,學生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樂學。況且現代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單調的課件不僅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他們的求知熱情,學生重心外移,降低學習效果。因此,課件內容要豐富多彩,盡量做到圖、文、樂并茂。

我在上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課時,課件中有一組人生各階段生活情景的卡通畫,有我給學生上課時的照片,有歌詞《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有歌曲《感恩的心》等豐富的內容。這堂課憑借豐富的課件內容使學生始終保持上課時的新鮮感,振動了學生求知時的興奮點,激發了學習的思維。那么,是不是內容越豐富的課件就越優秀呢?如果它不能很好地為教學服務,就不是優秀的課件。如某些內容豐富的課件與教材內容是脫節的,有的因其內容過于豐富而取代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及老師的主導地位,不利于教學。

二、“教”與“演”要結合得恰到好處

雖然各教學環節和教學活動(簡稱“教”)都可以與多媒體的“演”結合,但是只有兩者結合得恰到好處,才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何讓“教”與“演”結合得恰到好處呢?大體要處理好三個問題:

2.1合理分配“教”與“演”的時間。教學大綱規定,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課堂教學中,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工具,不能演得太多,否則會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對有限的45分鐘進行統籌安排,合理分配“教”與“演”的時間,才能克服隨意性,減少多媒體低效、無效的演示。某些教師讓多媒體演示的時間過長,教學內容沒法完成。這是得不償失的。還有的教師由于沒有處理好“教”與“演”的關系,語文課變成了微機課,這是不可取的。

2.2“演”前的目標展示。布盧姆說得好:“如果學生在開始就知道教師期望他們做什么,那么他們便能更好地組織學習?!痹诙嗝襟w的演示前將觀看演示的目標展示給學生,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明確觀看演示的任務與方向。這樣學生們帶著問題去看演示,避免了盲目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2.3“演”的技巧。“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實何止文章是這樣?試問:平淡無奇的多媒體演示能吸引多少學生呢?亞里斯多得曾經指出:“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平淡無奇的多媒體演示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太小了,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智力發展,因此,教師要在“演技”上下功夫。如導入新課時借多媒體設疑,新授階段借多媒體釋疑,總結階段借多媒體引深。這樣的“演技”體現了教學的邏輯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公務員之家:

教無定法,“演”無定法?!芭_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語文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總結,才能讓多媒體真正成為創新教育的翅膀。愿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有一雙能撩開借“機”助教的神秘面紗的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