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突破點論文
時間:2022-12-25 05:33:00
導語:解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突破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政治》(必修)內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學,材料選取也更加具有時代性和科學性。而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點是:強調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但是由于考核和評價體系,以及教師的知識素養和觀念的原因,這套教材的特點不能很好地得以發揮。本文對教材的內容和特點,考核和評價的局限與對策,對教師的要求等三方面進行了探討,旨在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尋找突破點。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師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政治》(必修)與舊政治教材“經濟常識”、“政治常識”及“哲學常識”相比,內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學,資料選取也更加具有時代性和科學性。而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點是:強調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這點我們從這套教材的內容即可看出,必修1-4分別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其實這套新教材編寫的目標,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的課程改革的目標,本次高中思想政治課性質被定位為:“高中思想政治課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教育,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常識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正是基于此,我認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多下點功夫。
一、把握教材的內容和特點
新教材已經過三版的修改,應該說已經相當完善,內容的選取也更加科學,更加適應學生的身心特點,也更加便于自學,時代性鮮明。就教材內容來說,《思想政治》(必修)課程教材共設四個課程模塊: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與哲學)。其中,“思想政治1,2,3”分別講述經濟、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領域的常識,以對應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的意義,是整合這三個課程模塊的核心概念?!八枷胝?”的哲學知識則是上述三個模塊內容目標的支撐,即認識經濟、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領域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真務實,集中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精神,是整合這個課程模塊的核心概念。拋棄了以往舊教材過時的內容,突出了政治與社會的關系,尤其強調了文化的重要作用。這些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涉及到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法律等多學科知識。例如,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相比,更偏重于經濟和人們的生活方面,它的四個單元分別是“生活與消費”,“生產、勞動與經營”,“收人與分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拋棄原有的觀念,更多地掌握經濟學的知識,并把握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以便準確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
同時,便于自學。新教材在課程之前已告訴同學們如何使用這套教材。課程之前的“致同學們”,相當于以前的“說明”,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怎樣看待這門課,主要是介紹這門課的內容,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的關系,學習這門課的意義,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二、如何閱讀這本教材,介紹了教材的編寫結構和學習方法,具體、細致。這篇“致同學們”是同學們學習的鑰匙,也是教師如何在理解教材的特點,更好引導學生的前提條件。每單元前,有本單元的知識框架,重點概念、重點知識點一一列出,一目了然。
《思想政治》新教材較之以往的教材,突出特點是適應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增強了教材的可讀性,引人大量學生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注重思想教育的事實材料,從感性和理性的結合上讓學生去掌握教材的基本結論。同時插圖也是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大量的具有時代性和代表性擂圖,使課文看起來更加形象,更加直觀,也更加便于理解,例如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必修)3的插圖多達150幅,使抽象的文化現象更加直觀。針對教材的這種變化,我們也應該相應地改變原來的教學方法。
二、關于考核與評價
考核和評價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和評價依然如此。由于現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標準仍是考試,難免造成教師在教學中的顧慮,教學方法目的性和針對性無非是圍繞高考轉,說到底:分數是硬道理。因此,我們要真正達到教材設計的效果,仍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為了達到新教材的目標,我們必須徹底拋棄“唯分”觀念,確立素質教育觀。
觀念是行為的向導。為了促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處于應試教育思維定勢的控制之下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先從觀念人手,徹底改變教師和教育管理部門的“唯分”觀念,確立素質教育觀念第一,認清高中思想政治課主要任務是通過思想政治的學習,幫助學生初步形成觀察社會、分析問題、選擇人生道路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步提高他們社會實踐的能力,使其成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質的公民。政治課教學的任務是要提高學生的素質,而不是要制造“考試機器”;第二,在明確高中政治課教學任務之后,就應當擺正政治課考試的地位。為了保證競爭的相對公平,為了評估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考試是必要的。但是,倘若把考試異化為教育的目的、任務,考試就淪為阻礙教育發展的障礙,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政治課考試,改變當前把學生的成績當作教師教學績效評估標準的不合理制度,改變圍繞高考轉的應試教育狀況,改變當前的“唯分”觀念;最后還應明確的是:我們強調改變“唯分”觀念、“應試觀念”,是因為當前政治課考試所考的不是“素質”,其分數不能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發展潛力。一旦考試可以考察“素質”,那么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也就得到了統一,所以,我們改變“唯分”觀念,發展素質教育觀念,并不是要否認考試制度本身,相反,應當通過改革當前政治考試制度存在的問題,使之更好地促進政治課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
同時對學生的評價觀念也必須改變,因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和促進學生的發展?;诖宋艺J為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評價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以人為本是評價的基拙
高中政治新課標指出:“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給予肯定性評價。如學生的溝通、合作、表達能力,搜集與篩選多種社會信息能力等,都要注重從積極的方面、用發展的眼光給予評價?!薄鞍褜W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價放在突出位置。評價要全面、客觀地記錄和描述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發展狀況,注重考查學生的行為,特別關注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表現。”以人為本是今天最時髦的詞語,同時它也道出了“人”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學生是明天的未來和希望,如何讓他們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標,而這些建議無不體現了這樣的思想這就要求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具備正確的評價取向,即必須以學生的終身的、全面的發展為根本。這些無不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需轉變教育觀念和評價觀念,真正的樹立起以生為本的思想理念,才能適應思想政治的要求
(二)、評價指標綜合化和多樣化是科學化的基本要求
新課標指出“評價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標準,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關注學生情感和態度變化的趨向。”因此,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轉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這是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政治課學習時,要用發展的眼光來關注個體差異,要用多元指標來綜合評價學生,真正指導與促進學生的發展。多樣化也是評價科學化的必然要求,我們傳統的政治課評價方式是采取閉卷考試,很多題型都是學生死記硬背就能解答出來的,這種學習評價方式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也壓抑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是不是考試就是壞的,這話不正確。考還是要的,關鍵是如何考,考試作為一種評價方式還是值得提倡的,例如,初中思想政治實行開卷考試,嘗試是好的,但是幾年下來,結果如何,值得我們深思。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擺正觀念,對考試進行適當的改革,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政治課教學。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德育性非常強的課程,政治課教師必須采用更多的評價方式來客觀地全面地評價學生。新課標指出“對學生思想政治表現的評價,要更為關注其發展和進步的動態過程,采取更為靈活的方式,如談話觀察、描述性評語、項目評議、學生自評與互評、個人成長記錄等?!崩?,布置一些實踐性的作業(例如研究性學習)來觀察和考查他們的各種能力和所持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評價過程化應重于結果
我們知道事物的發展在于過程,只有在過程中下功夫,結果自然是有的,而我們以往的評價體系正好本末倒置?,F行新課標強調了學習評價的過程化。關注學習結果的評價往往面向的是學生的“過去”,而關注學習過程的評價則是著眼于學生的“未來”,重在學生發展的評價。因此,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對學習結果進行反思,對今后的學習產生借鑒意義,更要引導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求知過程、探究過程和實踐過程,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和正確的情感體驗、價值觀。
(四)、評價管理制度化是必然要求
管理制度化是科學化的必然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類學習評價信息的增加,必然帶來學習評價信息的有序管理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學習評價進行科學化管理。作為監督的學校和思想政治課教師應該出臺相關的學科學習評價管理制度,完善評價體制,科學管理,做到責任到人,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負責。而一套科學的學生評價制度應該包括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行為等為內容的評價對象、評價項目及評價基準、學生自我評價和學校、教師、家庭和社會參與的評價體制以及評價結果的反饋等五個主要內容架構而成。學校要根據政治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制定學生的成績評價基準,明確學生的學習行為,使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相一致,并把對學生的評價結果反映到成長檔案中。
三、對思想政治教師的要求
基于思想政治課內容和特點,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全面更新自己的各方面素質,適應時代對思想政治教師的要求。
首先,更新教育觀念,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處理好理論教學與思想教育的關系。在教學中,教師只有注意了解和收集與學生相關的心理活動素材,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學時,要把心理知識的教育搞得通俗、淺顯、生動、活潑,每一課都要從生活方面人手,到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能力的培養上,最終才能取得教育目的,完成教育的要求。
其次,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因為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綜合學科課程,涉及的學科背景有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法律等多學科理論基礎。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掌握多學科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適應學科的要求。公務員之家
最后,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單方面灌輸的時代已經結束,電腦的運用和輔導資料已經鋪天蓋地,資料和答案已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如何讓學生產生對學科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如何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學的生動性與科學性,教育效果的滿意度要靠教師的各方面素養,說到底,現代化的教具科技手段等只是外在的東西,可能能管一時,但決不能一直有用;而教育方法也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教師自己的素養和習慣,絕不是一切如此。
通過對思想政治課教材的理解和教學過程的體驗,我認為這套思想政治(必修)內容充實,通俗實用,時代鮮明,特點突出,生活化強。這樣的教材應該說已經很好了,但是由于高考指揮棒的特殊性,它的很多特點都被抹殺了,分數永遠是硬道理,這些都給我們的考核和評價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難度和困惑。但是無論從哪方面說,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是不爭的事實,作為教師唯有以高屋建瓶的高度和高深的學識素質來駕馭教材和深人了解學生,才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諦。
- 上一篇:剖析高中政治課導入方法論文
- 下一篇:探究如何引導學生學好政治課方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