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訓路徑
時間:2022-01-26 02:23:00
導語:探討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訓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英語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閱讀能力的培養成為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從近幾年中考、高考試題中可以看出,閱讀題的比例達到50%以上,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特別留意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自主閱讀興趣詞匯量技巧閱讀范圍
“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初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又是落實英語交際功能的主要且有效的途徑。閱讀除了可以鞏固和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豐富他們的語言知識、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之外,還可以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判斷能力。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學習和掌握課文內容所涉及的語言知識(詞匯、句型、語法和習慣用法等),以及了解課文內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進而在閱讀方法、閱讀速度、閱讀技巧和閱讀理解的準確度和深度上得到提高。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下面談談培養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幾點體會: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動力
培養學生自主的閱讀興趣,就是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成為閱讀中的主體。在實際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充分熟悉教材,準確把握閱讀內容的含義,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要針對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制定迎合學生興趣的閱讀內容。要不斷的向學生灌輸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懂得學會學習的道理,懂得了道理、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培養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投入其中;才能仔細閱讀,深入思考;才能調動各種智力因素;才能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這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便有了起始的動力。
二、掌握大量的詞匯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
掌握大量的詞匯,掃除閱讀障礙。漢字有偏旁部首,英語也有偏旁部首,這就是英語單詞的詞根、前綴和后綴。詞根加上前綴或后綴就構成了新詞,這就是構詞法。通過構詞法擴大詞匯量。許多英語單詞是按構詞法構成的。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前綴、后綴的含義及用法,根據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匯的目的。其次,運用聯想記憶法。由一個詞聯想到和它有關或相關的詞,如看到live(生活),聯想到其他詞性及用法,如,直播的、居住等詞義。
三、教給學生閱讀技巧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保證
我在多年的教學中,注意教給學生以下閱讀技巧:
1.可用“兩遍法”去讀
在拿到英語文章時,第一遍通讀全文,在通讀全文時抓住文章的關鍵性詞語、主題句或是結論性的句子。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句子或是生詞,用筆劃出來即可,只要不妨礙抓住文章的概略內容,可暫時不管。第二遍閱讀要逐句細讀,根據問題,找出能回答問題的關鍵詞,對文章的生詞要善于通過上下文的意思和某些句子的語法結構進行分析,猜出其生詞的含義。這種通讀與細讀相結合的方法是閱讀中最普遍的方法。
2.瀏覽法所謂瀏覽,是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閱讀,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在瀏覽過程中,要抓住處理好文章的幾個主要部位:一是文章開頭的一部分,力求抓住文章主題;二是每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抓住主題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細節不讀,以求得略讀速度;三是注意轉折詞和序列詞來抓住文章的大意和主題。
3.查找讀法
查找閱讀也是一種快速閱讀技巧。就是一種從閱讀的文章中迅速查找某一項具體事實或某一項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等,而對其他無關部分則略去不讀的快速閱讀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學生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掠過盡可能多的內容,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具體地說,查找讀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可有針對性地選擇問題的答案。
4.記號法
在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后,再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仔細的細節閱讀,要認真理解每個句子以及題目的含義,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對一些關鍵詞、重要詞組或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句子,適當地標注記號,以便解題時容易比較,對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率也是很有幫助的。
5.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閱讀理解中解題的關鍵所在。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要善于將題目與原文中有關句子進行比較、分析,要善于找出相同點與不同點,尤其是不同點,這往往是答題的關鍵。有的時候有些題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這種方法適用于說明、議論類的文體。
四、拓寬閱讀范圍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延伸
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詞匯、語法知識,把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之后,閱讀由課內轉向課外就成為必然。課外閱讀是學生自己閱讀,但這并不等于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給學生選擇材料時可以掌握以下原則:(1)思想性強,內容健康;(2)材料難易適合學生實際水平;(3)題材涉及面廣,趣味性強;(4)文章體裁多樣化;(5)語言地道、規范。
在閱讀方法方面,教師應給予指導。做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在這方面,我們的做法是通過閱讀比賽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材料選定后,我們便為學生設計了兩張能分別表示閱讀進展和閱讀理解率的統計表,一張發給學生,讓學生登記自己的閱讀進度和理解率,另一張供全班使用,定期把每位學生的閱讀進度和理解成績連成曲線。這樣不但教師可以隨時了解每個學生的閱讀進展情況,學生之間也能相互了解、互相促進。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本一本讀下去。實踐證明,這種做法不但提高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把一些從來不讀英語課外書的學生吸引到英語課外閱讀上來,而且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增加,學生的閱讀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閱讀的目的是理解,在弄懂文章大意的前提下,一定要明確文中所說的事實和細節,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斷。我們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力求尋找最適合學生自己的閱讀方式和方法,從而讓學生從英語閱讀中獲得樂趣,使學生“想讀”、“樂讀”、“巧讀”。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得到高效、全面的發展。
- 上一篇:探索果樹病蟲害冬季防治技術論文
- 下一篇:剖析楊扇舟蛾的監測與防治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