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綜述
時間:2022-03-04 10:49:00
導語: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關鍵詞:農村中學新課程標準教學資源英語教學
論文摘要: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加快了農村課程改革的步伐,給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如多數英語教師教學理念陳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滿足應試需求,教學資源的使用也只局限于教材的配套參考資料和一些自制教具,多數教師對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相關技術缺乏了解。此外,由于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教材城市題材較多,使農村英語教師在教材使用和處理上也遇到一些困難。為此,進一步加強農村教師的在崗培訓、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適當改革現有教材等措施將會進一步促進農村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引言
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給農村中學外語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使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步伐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城鄉差別,廣大農村地區的外語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為更好地了解農村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沈陽師范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育研究所對遼寧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調研,以尋找農村英語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提升的新途徑。為確保本次調查的全面、真實,選取了遼寧省農村中學的一線英語教師作為調查對象。這些英語教師分別來自遼南、遼東、遼西、遼北及遼寧中部5個區域的鞍山、營口、丹東、朝陽、本溪、鐵嶺、撫順及沈陽等8個城市和地區的近百所鄉鎮中學。采取了問卷和訪談的形式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30份,收回有效問卷122份。又分別對5個地區進行隨機抽樣,在每個地區選取10名英語教師作為訪談對象,以確保調查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問卷設計以進一步了解遼寧省農村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找幫助農村英語教師解決教學實際困難的對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為宗旨,以“新課標”為準繩。問卷中的問題緊緊圍繞新課標中倡導的“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選擇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評價過程,促進學生發展;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的基本理念設計而成。
問卷采用的是封閉性的選擇題和開放性的問答題,共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是對英語教師、學校所在地基本情況的調查,力求了解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收人水平和學校綜合實力及層次、師資需求現狀等問題。問卷的第二部分采用李克特(Liket)問卷變量理論標準進行設計,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現狀,尤其是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著重了解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資源與手段、教材和教法等問題。問卷的第三部分是開放性的問答題,是對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今后教改、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提高英語教師英語語言文化素質途徑方面的調查,以了解農村英語教師的需求,以便為找到解決相關問題的對策提供客觀依據。
調查采取定量和定性結合的方法對問卷結果進行分析。對封閉式問題運用SPSS數據統計軟件進行定量分析。對開放式問題采用總結評價的方法進行定性分析。
二、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下是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到的有關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教學理念、教學資源和手段、教材與教法三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理念
為進一步了解遼寧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我們在問卷中設計了以下5個方面的問題:教師教學導向、教師教學方法、教師教學反饋、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令人可喜的是,現有的農村中學中有近80%的教師在努力提高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這些教師比較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90%的教師重視教學反饋,針對反饋意見調整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然而,通過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到遼寧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理念方面的問題所在。由于受我國現行高考和中考考試制度的影響,遼寧省大多數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仍受中、高考為導向的應試教育制約,保留著知識、技能本位的語言教學觀念,缺乏按照新的課程標準(注重“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對學生進行英語素質培養的新教學理念。
(二)教學資源和手段
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靶抡n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廣播影視節目、錄音、錄像資料、直觀教具和實物、多媒體光盤資料、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報刊雜志等。”調查結果顯示,遼寧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教學資源匾乏,教學輔助材料嚴重不足。近年來,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已經為農村中學配備了部分多媒體教學設備,但農村中學中能夠經常使用現代化教學資源的為數不多,遠遠不能滿足新課標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要求。據統計,遼寧省農村中學中85%以上的英語教師只能選用現有使用教材的配套參考資料和一些自制的教具作為輔助教材以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能夠經常利用網上資源或購買其他參考書目作輔助教材的教師僅占教師總數的35%左右。而能夠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在現有的條件下自行編寫輔助教材的教師人數幾乎為零。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清楚地認識到聽說訓練及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學資源有限,嚴重影響了他們教學目標的完成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就教學手段而言,遼寧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農村中學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相對落后。調查顯示,遼寧省農村中學中只有14%的英語教師可經常通過語言實驗室和多媒體進行授課,而他們運用和開發多媒體資源為教學服務的技術能力較差。40%的英語教師表示,他們在教學實踐中面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多媒體的應用,他們急需這方面的技術培訓。絕大多數教師仍在使用錄音機這樣陳舊的教學輔助工具授課,至于利用影視資料、網絡資源等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授課是一種奢望。而如新課標中倡導的為英語教學配備電視機、錄像機、計算機、VCD,DVD等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也只是多數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夢想。
(三)教材、教法與教師
眾所周知,當前農村中學使用的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新教材為板塊組合,其形式新穎、內容生動有趣、練習設計靈活、口語訓練充分、知識背景廣博,]確實是一套較好的英語教材。但是,在訪談中我們也進一步了解到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現行教材內容不適應農村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一方面,現行教材多數內容涉及城市生活,導致農村中學生理解難度增大,教師在教材的駕馭和教法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多問題。課程標準要求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英語課,初中英語教材是在小學階段學滿四年英語課程基礎上編寫的。由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的嚴重缺乏,多數農村小學由于各方面條件所限,不能在小學開設英語課。學生大多是在初中階段開始學習英語,起點如此之高的教材對農村中學生來說學習難度可想而知。而另一方面,農村英語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與新課程標準要求相比相對滯后,也嚴重影響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效果。
新的課程標準改變了傳統英語知識內容為本(contentbased)的結構體例,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為本(competencybased)的多樣化(能力、內容、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識有機結合)的結構體例。為確保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協調發展,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實際需要,靈活并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斷調整教學方法。但在遼寧農村的大部分地區,57%的英語教師第一學歷為??疲瑢W歷偏低。由于經濟薄弱、專業教師缺編等實際情況,農村中學教師缺少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從而導致一些教師教學方法和知識結構相對落后,專業素質不全面。
近年來,遼寧省農村教師參與教研活動,學習教學理論的意識大大增強,87%的中學教師比較重視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然而,農村中學英語教師以科研促教學的意識薄弱,科研能力普遍較差。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遼寧省農村中學英語教師主持和參與教材及輔助教材編寫的人數極少,而能夠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者更是鳳毛麟角。
三、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
調查結果表明,農村中學英語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教學資源與手段相對落后、業務素質及教學能力巫待提高。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現行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仍就是農村教學的指揮棒,片面追求升學率直接影響到農村中學的素質教育。現階段農村中學的教改只是迫于形勢,多數教師仍然走“傳統教學法”的老路,我行我素,唯恐新課改會影響他們的中、高考升學率。
其次,雖然農村中學英語教師的學歷層次基本達標,但專業知識和技能存在很大欠缺。教師專業素質偏低直接影響和制約農村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步伐緩慢,教師駕馭教材能力偏低,勢必擴大英語教育的城鄉差別,影響英語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平穩過渡與銜接。
再次,農村中學的教學設備陳舊、教學手段嚴重滯后、與英語教學相匹配的硬件設施嚴重匾乏等問題也制約著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盡管每年各級政府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投人不斷加大,很多農村中學的教學環境和設備得到改善,但由于教育經費有限,大多數農村中學硬件設施仍然嚴重缺乏。這也是農村英語教學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不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還是“牛津課本”,都是基于學生小學階段學過四年英語基礎而設計的。由于農村小學師資嚴重缺乏,很多學校小學沒有開設英語,進人初中階段學生學起英語來就比較吃力。加之新教材題材廣泛,對于知識面相對狹窄的農村師生來說教材難度的確很大。很多教師由于自身原因,教學只能采取“現炒現賣”的方式應付。此外,農村中學英語教師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也直接影響到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實踐。
四、解決農村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在調查中我們也高興地看到廣大農村教師高度的責任感和可貴的敬業精神。盡管農村中學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教師待遇不是很高,教學環境和設備與城市中學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但他們愛崗敬業、認真備課,為農村中學的義務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為進一步促進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化,提高農村中學的教學質量,解決農村英語教學中現存的各種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加強英語師資培養,抓好農村英語教師的在職培訓。進一步深化高師和師專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為農村中學輸送合格的英語教師,是提高中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高師和師專要加強與中學的聯系,把研究義務教育的指導思想、教材教法列為重要的學習內容,對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做進一步的調整,以適應農村教學的需要。動員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到農村去、到需要他們的地方去施展才華,為遼寧省農村教育輸送新鮮血液。與此同時,還要為在崗教師提供更多的在職培訓的機會,以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如利用寒暑假對在崗教師進行集中培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質。
第二,加強教學設施建設,改善教學環境。在關注農村教師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改變的同時,要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學的辦學條件。要加大對農村中學基礎教育的投資力度,逐步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豐富教學資源、增加設備,逐步縮小城鄉差別。教學硬件的改變可能會受到國家政策和當地經濟條件的制約,要做長期的規劃。各級教育管理部門要加強學校軟環境的建設,為教師營造積極向上的寬松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深人研究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第三,加強教材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查中我們看到,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教材知識系統形式新穎,但教材對農村中學的教與學適應性很差。建議在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盡可能地在農村小學開設英語課,有條件的要上,沒有條件的要努力創造條件。同時,更希望相關的教育行政部門,尤其是教材編寫的專家和機構,面對教材起點高、教學內容不適應農村實際生活的現實,進一步調整和改革現有的教材,以調動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確保農村中學英語教學質量。
- 上一篇:云計算環境下教學資源庫的構建綜述
- 下一篇: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