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怎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時間:2022-05-06 11:36:00

導語:透析怎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怎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學科由于它所包含的范圍極其廣泛,所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興趣、習慣、方法、能力(即語文的科學素質)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結合我的教學經驗,談幾點認識。

一、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探究事物的認識傾向。穩定的興趣能使認識過程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能使觀察更加敏銳、記憶得到加強、想象力更加豐富、克服困難的意志得到加強,使智力活動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說:“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能更為有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伺d趣就會主動探尋、深入研究。愛因斯坦從5歲時對羅盤產生了興趣,最后成為物理界的泰斗;達爾文從小對動物的興趣引導他跨入生物學界的殿堂,創立了不朽的進化論。

吸引學生產生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一堂有趣的引言課、一節生動的CAI課,甚至老師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一表人才、性格幽默風趣等。老師要盡可能發揮個人特長,大膽創新,積極嘗試。例如:在進行《在聲音的世界里》教學時,通過導入設計(以名曲《二泉映月》導入)、感悟設計(選朗讀程度好的六位學生現場配樂《高山流水》朗誦,整體感知課文)、品析設計(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音樂,教師點撥,學生抓住文章描寫音樂的優美詞語理解和感悟)、積累設計(以《漁舟晚唱》為背景音樂,積累描寫音樂的優美詞句,完成作業,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整個課堂效果非常好。

二、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要讓興趣持久,就要“習慣成自然”,既要在課堂上主動學習語文,也能在課外主動鞏固知識,還能在生活中收集、觀察、體會,從而更好地學習語文。

生活中學習的習慣尤其重要的是“學過的知識全部遺忘以后還能剩下的東西”,要時刻不忘點撥、提醒同學們去觀察、體會、挖掘、收集,勿讓“生活大舞臺上的知識”白白流走。在課堂上要時刻提醒學生遇到不懂的東西或生字詞時自己解決。例如:在講一道口語交際題時,學生不理解“精神文明”是什么,就提醒學生自己查字典解決。每課的生字詞也一樣,通過學生自己查字典解決,如果有哪個學生沒有認真做或偷懶,就罰他給大家講個故事或背誦一首古詩(課外)。果然如此,以后語文課上,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都可以自己解決,我也從同學們的見識中增長了不少知識;碰到同學們有錯時,就及時由其他學生加以糾正,碰到有疑問的,就留到課后師生都去查尋資料。不少同學在日記中提到:“語文課既輕松活潑,又學到了知識?!边@樣,主動學習的習慣就自然養成了。

三、探尋主動學習的方法

方法是學習的金鑰匙,是事半功倍的前提。語文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學法上與其他學科有許多共同點,如科學的學習態度、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等。同時還有它獨到的學法。筆者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常根據實際,采用一些自主學習教學策略,如讀寫互動策略、原始閱讀策略、自由發問策略。傳統的閱讀教學一般把讀與寫割裂,讀就是在教材里打滾,寫就是完成單元寫作任務,二者好象毫不沾邊,這顯然是違背了教材讀寫循環的閱讀規律。而讀寫互動策略則是以寫促讀、讀寫結合,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目的、讀的升華、讀的質量外化。

筆者在組織《錢塘湖春行》教學時,整個課堂教學主要分為“朗讀”、“從寫作角度品讀詩歌的內容”和“嘗試寫作寫景短文”三大部分。其中“朗讀”部分,運用了“自讀——范讀——學讀——比讀——賽讀——背讀”等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在“從寫作的角度品讀詩歌的內容”部分,討論了詩歌景物描寫的順序、觀景的方式、所體現的季節等,從這些角度品讀詩歌的景物描寫特點。在“嘗試寫作寫景短文”部分,要求學生以本詩歌為藍本,以第一人稱“我”為敘事視角,將這首詩歌該成現景短文,學生練筆后,在全班交流。這樣從寫作角度切入閱讀教學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詩文的內容、意境、主題,是對讀的有力升華。

四、提高主動學習的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提高學生的能力。物理學家LAUE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的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已忘掉的時候所剩下來的東西?!边@里“所剩下的東西”也就是我們所指的科學素質中的學習能力——“人們在細節被淡忘之后仍然應該記憶的知識洞察力和技巧”。這種主動學習的求知能力才是我們老師孜孜以求的讓學生受用一輩子的東西。

前面提到的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興趣、習慣、方法,最終落腳點就是要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尋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探究能力為核心的“三級探究教學”模式,即“獨立探究”、“小組合作探究”、“全班合作探究”,每級可分為感知、提問、解答、整理四個環節。這種教學模式,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主動深入探究,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尋找釋疑的策略,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發現學習,真正成為閱讀的主體,從而主動構建起自己的認知結構,同時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交往,發展合作精神,主動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日益的提高。

實施素質教育,教師任重而道遠?!耙粋€發育很好的頭腦,一種學習的熱情,以及把知識融合到工作中去的能力,是每個學生通向未來的關鍵?!睂W生的頭腦不是一個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點燃的火把。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類型,因此,如何培養好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課題,等待我們不斷去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