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方式

時間:2022-05-18 09:41:00

導語:議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議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方式

摘要:一次好的家長會能使家庭教育很好的配合學校教育,促進學校教育的深化與完善。那么如何有效組織召開家長會呢?首先,確立主題,明確目標;第二,了解學生家長及家庭情況;第三,相互交流學生表現情況;第四,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第五,做好會后的工作是家長會成功的保證。

關鍵詞:家長會紐帶完善

學校教育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延續與升華;而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與深入。為此,就要在家庭與學校之間架起一座金色的橋梁,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家長會則是連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紐帶。一次好的家長會能使家庭教育很好的配合學校教育,促進學校教育的深化與完善。所以,班主任在組織召開家長會時,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確立主題,明確目標

召開家長會一定要確立一個目標:即把家長會開成情況通報會、分析問題會、加油鼓勁會、溝通交流會。一個總的目標就是通過召開家長會,要讓家長感到把孩子交到你這樣的班級里是放心的。

二、了解學生家長及家庭情況

我們知道,學生所接受的教育是立體化的,其中家庭影響至關重要。學生的許多品質是在家庭的熏陶中形成的。因此,我們在決定對學生如何進行教育之前,必須首先了解學生的家庭。通過學生渠道和家訪可以了解到一些情況,但家長會更是了解情況的良好時機。

通過家長會,教師要了解如下情況:

1.家庭的成員及經濟狀況。

2.家庭的氛圍(如家庭和睦與否、家風情況等)。

3.家教狀況(如對孩子是溺愛放任、粗暴嚴厲還是不問不聞,教育內容與方式是否恰當等);

4.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性格、處世態度等。

了解的方式可以用問卷調查,也可以在談話中完成。教師了解到的這些情況,可以為制訂教育措施提供詳細的依據,使教育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三、相互交流學生表現情況

家庭、學校是學生活動的兩個最重要的場所。作為家長,很想知道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同樣,班主任也想知道學生在家里的某些情況。因此,相互交流學生情況是家長會的重要內容。不過,班主任作為掌握主動權的會議主持者,應該慎重地進行這種交流。為了節省時間,要注意引導家長盡量講一些教師想知道的情況,內容要集中;在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情況時,要認真選擇內容,要充分考慮到某些內容反饋給家長后可能會產生的一些副作用,教師在面對家長時,心里一定要“裝著”學生。

1.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

事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產生老師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的感覺以及班主任工作細致、認真負責的好印象。這樣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溝通。

2.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

和家長交流時,班主任最感頭痛的是面對“學困生”的家長。面對孩子可憐的分數,無話可說;面對家長失望的嘆息,無言以對。對于“學困生”,我們不能用成績這一個標準而否定學生,要盡量發掘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對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不要一次說得太多,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用“這孩子很笨”這樣的話。在說到學生的優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學生缺點,語氣要舒緩婉轉,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他的孩子充滿信心。只有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更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

3.讓家長明白他的意見很重要

謙虛誠懇,專心傾聽,會讓家長感到自己很受重視。即使是一個牢騷滿腹、怨氣沖天,甚至最不容易對付的家長,在一個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傾聽的班主任面前,常會被“軟化”得通情達理。要認真耐心地聽家長傾述,同時要輔以眼神、動作,間或插以“對”或“是”這樣的短語呼應,最好是動筆記一下要點;同時要表現出對家長心情的理解,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可以對學生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

4.家長、教師是平等的,教師不能以教育自居

教師不能傲視家長,也不必自輕自賤。應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用商量的口吻,不可盛氣凌人,在家長會上點名批評孩子甚至連帶一起訓斥,陷入惡性循環:家長訓孩子,孩子恨老師,老師再訓孩子,導致有的家長心理上很難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力。

四、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

家長是教師的助手,家庭是學校的第二課堂。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可以大大促進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做這項工作,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有效地利用好家長學校。班主任在對學生家長的家教方式和家教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詳細設計出輔導家長的工作內容。

2.注意典型引路。安排3~5位優秀學生家長的在家長會上進行交流發言是家教是最生動的教材,最易為其它家長學習仿效,因此,班主任可以幫助這些家長總結經驗(會后及時上交政教處)。

3.把學生心聲反饋給家長。理解孩子,這是優秀家長必備的心理素質。在家長會上讓家長聽一下孩子們的心聲,會給家長的心靈以極大的觸動,自覺改正一些不恰當的家教方式。

五、做好會后的工作是家長會成功的保證

家長會不能開完就了事,而應該及時收集家長開完會之后反饋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與家長溝通、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學生的工作。

1.收集“家長意見單”“學習心得”或者針對某些現象而設計讓家長答的問卷資料,并進行歸類推理,裝訂成冊。

2.對反饋回來的信息采取整改措施:涉及到學校的意見及時向學校反映;涉及到班級和老師方面的意見,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采納;對有關贊揚肯定老師的話,則應把它作為前進的動力;對家長提出學生哪些方面需要改正的,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

3.對因故未到會的家長,則要利用其他時間分別與其取得聯系——或邀請家長抽空到校面談;或電話聯系;或登門拜訪,將有關情況及時溝通。

家長會是一座橋梁,又是一方陣地,是良好的教育契機,我們只有牢牢把握,使家長有所獲,有所啟示,有所措施,達到在情緒上感動、思想上觸動、措施上啟動,達到最佳效果,才能形成學校、家庭教育網落,使教育工作及時準確,使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