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貧窮山區英語語法教學

時間:2022-06-30 05:17:00

導語:小議貧窮山區英語語法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貧窮山區英語語法教學

一.山區高中學生英語語法的現狀

本人是山區中學一線的英語教師,在山區工作十多年,感受最深的是:山區經濟落后,沒有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高中學生的共同點就是英語差,英語難學,尤其是語法方面。具體表現在:第一是學生沒掌握好詞性。第二是學生劃分不出句子成分,什么是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什么是表語、賓語、狀語都不清楚;對名詞、形容詞、副詞等常用詞性在句中的主要作用也不太理解,缺乏必要的詞法知識。第三是學生對英語的時態沒過關。對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過去將來時等常用時態,他們雖有些認識,但一問其構成,就有相當多的學生答不上來或答不完全,特別是與之相應的被動語態結構,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等,能理解掌握的更少。第四是由于上述基礎知識不全面,導致學生運用語法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高。就閱讀方面來說,不少學生還不能根據時態來推斷事情的發生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不能根據語態來判斷敘述的中心,稍長的句子,即使沒有生詞也不懂怎樣分析它的結構,理解不了其意思。在漢譯英時,不辨詞性、形式,僅把與漢語表面意義對應的英語單詞按漢語句子的順序排列;英譯漢則反之,套用的是漢語語法結構,譯句往往不通順。在造句或寫作文時,更多的是分辨不清時態、題目的要求和內容。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所學的語法知識掌握不好。

二,高中英語語法的重要性

首先英語是世界上通用度最高的語言。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蔓延,英語的應用早已迅速全球化,這就促使我國應該重視英語教育。因此,我們要想搞好各領域的相關研究,就必須精通英語,靠英語這門世界性語言及時獲取國外最新的相關信息,加快我國的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其次是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太差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高考。而這山區本來就平窮,學生唯一改變自己命運的出路就是靠讀書考出去。可英語作為我們的第二語言,如果不懂得一些語法,自然是很難學好英語。語法是語言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是詞形變化和用詞造句的規則的總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語法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多年來,我國大多外語教學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甚至提出過以語法為綱、以閱讀為主的主張。教學中語法是講授和練習的重點,因此,學習語法相對而言也掌握得比較好。在考試中,語法分數所占的比例比較高。語法是構成語言的諸要素之一,盡管在各種教學模式中多內容的取舍各不相同,但是語法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牽涉到漢語與英語這兩種迥異的語種,更是如此。一般來講,漢語是一種表意文字,句中成分之間是一種意合連接:即詞語、句段之間往往靠意義連接,很少使用連接詞,加之漢語又沒有詞形的變化,所以詞語的句法功能常常由詞序決定。而英語是一種表音文字,有詞形變化,句子成分之間是一種形式連接,即通過一定的詞法和句法形式來連接的。總之英語基本上是一種綜合型語言。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如果不了解英語的語法規則,哪怕是很簡單的句子,也無法準確地翻譯出來。因此學習語法有助于外語學習者提高學習效果。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教學研究結果也證明,高中階段,用適當形式關注語法對語言學習者是很有幫助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幫助理解,即學習者可以運用所學語法知識理解閱讀過程中遇到的某些疑難問題;二是幫助寫作,是指學習者要充分利用他們掌握的語法知識來寫出好的英語文章。

三,語法的傳授方法

本人在山區教學多年,認為英語語法教學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公式法。在講授某種新語法項目時可采用"公式"套用的方法簡化難度,這種方法的使用要先給大量例句,再推出"公式",使學生能夠認識掌握并靈活運用規律,這種公式法適用在句子的強調結構的講解中,例如在講解主動語態變被動語態時,要讓學生知道被動語態的結構是:be+v-ed(動詞的過去分詞)?,F在完成詞的結構是由have/has+ved(動詞的過去分詞)構成,這樣,學生會在遇到現在完成時態的句式中就不會忘記動詞have/has,同時也不會把have/has理解為有的意思了?,F在現在進行時態是由:be??v-ing,同時要求學生注意be動詞時態的變化,以前學生們在遇到現在進行時態的習題時往往會忘記了加相應的be動詞。

2,對比法。比較法是語法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方法。例如在教授那幾種時態時可以考慮這樣講解:一般現在時態與一般過去時態相比較;現在進行時態與過去進行時態相比較;現在完成時態與過去完成時態相比較;一般將來時態與過去將來時態相比較。例如在高一語法-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中很明顯。教師也可將相似的句子編成組,讓學生觀察、對比。學生在進行這些活動時,就必須使用所學的概念,通過一組一組的對比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問題。這種對比式的教學方法適合在語法復習課上使用,它能夠直觀又直接地讓學生觀察并體會出語法項目間的不同之處,便于學生記憶鞏固語法。

3,情景法。在練習鞏固語法時要重視創設良好的語言情景。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而富有情趣色彩的意向活動。單純學習語法是枯燥無味的,因此教師在上語法課時要盡可能把語法現象置于有意義的,真實的情景中。一方面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在制作課件中可以借助實物、圖片、圖表、動作表情等畫片創設情景,讓學生以口語的形式在實際的語言材料中,真實的交際情景中去感知,理解、記憶從而達到運用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貼近現實生活得短文,最好是有趣的故事,其語法結構與句、段意義緊密結合,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其結構與用法。情景是語言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語法學習離不開一定的語言情景,尤其是師生的情感情緒是一種特殊的情景,它對語法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法教學也要重視師生情感的溝通,語法句型的操練要有情景、有意義,要盡可能減少枯燥乏味的機械訓練,這樣的練習效果才會明顯。

總之,面對這種貧窮山區英語基礎差的學生,首先是多鼓勵以及時排除他們在學習上的心理障礙。其次要因才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有一定外語基礎的學生要提高語言能力與提高交際能力并重。對不同的課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語法教學采也可以取螺旋式的形式,先學最簡單的,然后再逐步擴展;千萬不要指望一次性完成。教學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學生學習外語的特點,讓語法現象反復出現,使"瞬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達到對所學語言的知識能融會貫通,培養起語感,能按所學外語的思維邏輯和思維習慣來認知和表達,這樣才算達到真正掌握語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