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的自主閱讀詮釋

時間:2022-07-13 05:01:00

導語:閱讀教學的自主閱讀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閱讀教學的自主閱讀詮釋

語文課是要讀書的,學好語文的關鍵就是要善讀書。因而,語文課要引導學生走進“文字的世界”,讓學生在文字釀造的美好中真正學語文。本人在教學實踐中感悟到語文閱讀教學應在教師的引領指導下,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線,以發展語文綜合閱讀能力為主旨,在整體感悟、理清思路、體驗情境、把握意蘊、品味語言、鑒賞評價等具有顯性標志的實踐環節上,借助各種常用的閱讀技能來展開。

學生自主閱讀是指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領指導下,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以讀促思,自能通解,積極主動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并獲得語言文字綜合訓練的閱讀實踐活動。從閱讀教學的本質和宗旨方面看,初中學生的自主閱讀應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初中學生的自主閱讀應該以“書”為本。訓練學生閱讀理解技能和語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據和憑借是“書”,即課文,離開了課文,閱讀訓練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無論什么閱讀方法,都必須以課本為本,并將此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全面把握,綜合理解。有的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放棄書本(課文),而圍繞著教師從課本中抽出的三五個問題打轉轉,雖然偶爾也能讀讀課文,但卻是七零八碎點綴式的,學生無法整體感知和綜合理解。這樣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學生綜合性閱讀能力的。因此,強調自主閱讀,首先必須堅持以“書”(課文)為本,而不能以“題”(閱讀思考題)為本。

其次初中學生自主閱讀應該堅持以“讀”為主?!白x”是“思”的憑借,是“悟”的前提;“讀”是“說”的儲備,是“寫”的基礎。多讀能迅速有效地培養語感,多讀能促進對課文內容的深透理解,多讀有利于識記生字、釋詞析句,多讀可以領悟譴詞用語之妙,學習布局謀篇之法。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一味的講和問,而應引導學生多讀書,指導學生讀好書,學生不應是一味的聽和答,而要多讀勤思,熟讀精思。

再次初中學生自主閱讀應該突出“自”。自主閱讀突出學生學習的個體性、自主性和自為性。每一個學生的閱讀都是通過自己的大腦,運用一定的讀書方法和思維方法,獨立地學習課文,理解內容,獲取知識并形成技能。在閱讀實踐中,學生的自我意識、自主意識、自控意識得到強化。

其讀書活動雖然也有教師的啟發誘導,但主要還是要由學生“自讀自思”、“自我感悟”、“自問自解”、“自求得之”。

最后初中學生自主閱讀應該體現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是自主閱讀的核心,是學生的閱讀能否取得好的效果,閱讀水平能否迅速提高的關鍵性因素。它包括閱讀的基本技能(讀的技巧,思的方式)、閱讀的內化因素(感知、頓悟、深究),還包括積極思考的習慣、主動求知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意識等等。

初中學生的自主閱讀,當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依靠學生自己的能力來讀書。自主閱讀并不是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和具體的教學方法,它是我們的閱讀教學所應追求的訓練目標,其訓練的形式、方法和途徑應該是靈活多樣的。訓練自能讀書不是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進行不懈的探索和長期的實踐。訓練學生自主閱讀,應該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要給學生讀的時間和思的空間

訓練自主閱讀,首先要解決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問題。統得過死,教得過細,求穩怕亂是無法訓練到位的。因此,課堂上,教師要毫不吝嗇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敢于留給學生較為充裕的自學時間。一般來講,一節閱讀課的教學,學生自由讀書和獨立思考的時間應在20~25分鐘左右。應該完全由學生來自己支配,包括確定讀書形式,進行圈點勾畫、攻克理解難點、向老師和同學質疑等等。當然,強調學生自主閱讀并不是讓教師撒手不管。無論什么時候,學生的學都不能離開教師的導,如自讀前明示讀的要求,自讀中把握讀的動態,自讀后檢查讀的效果。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自學過程中學習態度和學習紀律的掌握及調控,以免少數學生“濫竽充數”混時間。

2要讓學生跳著摘下果子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這是訓練學生自能讀書的核心。教師要在訓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上下功夫,花氣力。由于學生閱讀水平的差異和課文難異程度的不同,學生每學習一篇課文,在閱讀理解方面總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教師要訓練每一個學生都跳著摘下果子,一是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盡量自己弄通弄懂,二是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三是不要急于給出現成答案,要善于進行恰到好處的點撥提示,善于引發學生的思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跳”得勤一點、高一點,要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頓悟的喜悅。

3要注重學法指導

自主閱讀強調以自學為主,這樣,學法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將閱讀過程中如何操作的有關知識和實現操作所需要的一般程序、基本方法和有關技巧教給學生,使學生對于閱讀理解的操作過程做到心中有數。教師還要訓練學生在掌握關鍵性操作要領的基礎上,講究操作的靈活性,使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文章選用不同的學法,主動地把握理解的契同。學法指導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講究科學,注重滲透,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巧妙地滲透學法,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同時自然領悟并牢固掌握。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之下,老師能一如既往的很好地引導學生養成一種自主學習、自主閱讀的習慣,這將能使孩子們的成長更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