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組合作的科學探究能力培訓思考
時間:2022-11-24 04:07:00
導語:基于小組合作的科學探究能力培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本文結合近幾年來我校開展小學科學教學及科學探究活動中的經驗,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了解學生,協助學生,給學生選擇適合的探究主題,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及其評價,提出了讓學生走上一條正確科學探究性活動之路。而小學科學是以科學探索、實驗獲取知識的手段為特點的學科,所以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科學運用探究式教學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教師角色小組合作學習探究能力評價
作為一名小學科學教師在學校要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并非是輕而易舉的事,當前最主要的是沖破“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培養學生創新的良好素質。以下從現有的科學教材來談一點看法: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探究性學習”成了新課程中的基本理念,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探究成了課堂的主旋律,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從課堂的主角轉變為探究活動的平等參與者。如《造一艘船》一課中,我先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各種各樣的船,激起了學生對船的興趣,然后馬上問:“想不想認識這些船?你打算認識船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你又打算用什么方法進行制作呢?”學生剛剛在興頭上,就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根據學生所說的“仿,看,刻,剪”等方法,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工具材料,大量的時間進行認識各種船的特征,并隨時作好記錄,教師參與到了整個學生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幫助他們解決碰到的困難。在交流討論船的浮力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認識情況做了總結,互相補充,糾正,一會兒工夫,各種船詳細的特征就這樣讓學生給找出來了。學生通過這樣的實驗,不僅僅認識了船與沉浮,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認識事物的方法,經歷了研究問題的全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在解決問題中培養探究精神
科學探究過程中,有時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教科書無法解決,因而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方法的輔導。如提前讓學生收集與學習相關的資料,可通過網絡、電視、書籍等媒體獲得,還要求他們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初步消化,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的理解、歸納、概括能力。在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查找資料、調查、研究等方法弄清楚自己不明白的東西,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活動能力、實踐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同時學生也經歷了一次次探究的過程。比如,在《養好小金魚》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學生先猜測小金魚死亡的原因并對猜測的原因進行整理、分組制定偵破計劃、小組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學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在探究中,教師要適時給予學生幫助、引導,使探究有所結果,從而讓學生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和興奮,并真正培養起科學探究的精神。
三、注意觀察周圍事物,做到假設與搜索證據。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說……十分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注意觀察周圍事物,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問題提出來后,教師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設計好實驗和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討論。在教師引導和建議下,孩子們自己動手做實驗、搜索證據、觀察、提問、設想和驗證。孩子們要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下實驗過程中的想法、活動情況,與正確答案相比較。
四、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創新能力,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通過閱讀、研討自己設計實驗。具體做法是:把實驗的目的、名稱、器材、步驟、現象、結論等要素設計成空白實驗報告提供給學生。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閱讀、思考、研討,共同填寫實驗報告,等于是自己設計實驗,自己進行操作、觀察、分析。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認真閱讀了教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他們互相補充,互相幫助共同填寫有關內容。教師巡堂只做啟發和點撥。在確定了實驗步驟后,各小組按照自己確定的方法獨立地操作、記錄和分析。
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發展與計算機的普及既為共享資源和合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也容易使人進入一個自我封閉的學習環境,這就需要以合作學習進行引導。
五、做好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工作。
一提到評價,老師們往往會聯想到考查、考試。其實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涉及到許多方面,考查、考試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在科學課的標準中,對學生的評價問題作了詳細的敘述。標準中強調“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探究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探究過程。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他們對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以及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實驗中的設計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對觀察、實驗中各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歸納、總結、質疑、交流、評議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等過程中都體現了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這些方面都是評價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這是單純以一紙試卷所不能體現的。只有注重了探究過程的評價,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另外,評價的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只是考試這一種形式。例如:在平時為學生建立一個探究過程的紀錄本,及時記錄學生的各種變化,從發展變化的程度上反映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實驗競賽等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定的自然環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現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寫考察報告來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等等。在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時,應讓教師、學生、家長甚至社會成員參與??傊瑧匾晫W生的評價,應有一個公正、積極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最后,我相信我們每個教師都能堅持不懈地把學生科學探究活動開展下去,上好每一節科學課,努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從中領悟到科學的含義及探究科學的方法,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解決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面向差生的問題,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和進步。讓所有的學生掌握探究的思維方法、感受探究的樂趣,培養出我們具有創造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 上一篇:深究我國期貨信息營銷問題
- 下一篇:移民局黨組書記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