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教學及創新教育

時間:2022-03-10 05:56:00

導語:中學物理教學及創新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物理教學及創新教育

“全國第四次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O一2020)》都明確提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式,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以物質的結構、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其運動變化規律為研究對象,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等特點。在物理教學中,應結合創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何進行創新教育呢?本文將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教師要有創新的意識,抓好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陣地——課堂;引導好創新精神形成的必要補充——課外探究。

1教師要有創新的意識。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觀念、能力、素養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實施,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實效。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增強創新意識。教師的創新意識是進行創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沒有善于創新的教師自然也就培養不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把學生當作容納知識的“容器”,采用”填鴨式”教學,因此,培養的學生大多缺乏創新意識,而在創新教育中,教師認為學生完全有能力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知識,自覺主動的學習。衡量教師是否具有創新意識,至少有以下標準:

1.1重視備課

有些老師上課憑經驗,備課寫回憶錄,有的教師備課抄名師教案,照搬照講。這樣的教師,怎能在教學中體現自己創新的意識,怎能培養出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具有創新意識的教師,必然是重視備課的。首先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在分析教材學生狀況的基礎上,落實好三維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其次,備課能意識地滲透創新教育的思想,有利于教師提高業務能力,有利于教法的創新。

1.2重視反思

課后反思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批判性地審視,即審視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成功與不足、.教學中的突發靈感,學生的學習困惑,肯定成功之處,否定、修正和完善不足之處。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自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文字陳述能力和交往能力將得到不斷的培養和切I練,教師的進取心、責任心、勇氣和意志也將得到增強。因此,反思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沒有反思就沒有教育教學的改革創新。

1.3重視學習

加強創新理論學習,樹立最新的創新教育觀念,汲取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藝術,明白,“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在理論的學習與研究中,培養教師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改革體制、課堂、教材、教法評價的能力,讓創新教育成為一種意識,一種思想,從而使刨新教育滲透在日常教學中。2抓好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陣地一課堂。當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數學。那么,物理課堂教學應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著重抓好實驗教學與習題講解中的創新與發散。

2.1重視物理演示實驗的改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實驗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實驗生動、鮮明,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帶著好奇心觀察實驗,這是大部分學生的心理,怎樣才能把學生的好奇引導到探究物理現象,提高創新思維能力上來,這是值得研究的。例如,在探究Ⅸ水的沸騰》實驗時,我是這樣創新設計的:在課本演示實驗裝置上,我加裝了一根裝有醫用酒精的密封口的試管。上課時,有同學就驚奇的喊:怎么和書上的不同啊?我便賣關子道:這就是老師的發明創造了,這樣會讓這個實驗更精彩,更挑戰大家的智慧。果然,在整堂課的實驗過程中,大家都沒有漫不經心,都是積極的動眼動腦動口。不僅很順利的完成了《課標》要求的六個問題,還探究完成了如下問題:①燒杯中的液體沒有沸騰,而試管中的沸騰了,為什么?此時,這兩種液體中的溫度相同嗎?它們還會升高嗎?②試管中的液體少了很多,怎么解釋?若把試管取出放人冷水中,會有什么現象?說明什么?③水沸騰的溫度是100℃嗎?為什么?如移去酒精燈,讓水沸騰,有什么方法?創新實驗教學,能引起學生更濃厚的認知興趣和更強烈的求知欲。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靈感,使他們產生頓悟,而且,還可以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

2.2重視開放性習題的發散,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

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九年級物理下冊43頁題目是:有一個蓄電池,上面標的正負極已經模糊不清。怎樣辨別正、負極?寫出你需要的器材,并說出辨別的根據。題目沒有規定器材來限制學生思路,只要方法可行都可以作為解題答案,這就給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題提供了大量的空間,借助剛學過的內容歸納的解題方法為三種:①用導線在鐵釘上繞成一個螺線管,與蓄電池接通時靠近靜止的小磁針,通過小磁針轉向確定螺線管N極,借助安培定則判定螺線管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從而判定蓄電池的正、負極。②將方法一繞好的螺線管用軟棉線懸掛起來,通電時螺線管相當于小磁鐵,自由旋轉靜止時確定它的N極,再安培定則判定螺線管中的電流方向,從而判定蓄電池的正負極。④利用奧斯特實驗:在靜止的小磁針上方拉直一段導線,導線一端與蓄電池一極相接,另一端試觸蓄電池的另一極,從磁針的偏轉方向判定導線中電流方向(安培定則)從而判定蓄電池正負極。作為本節習題這樣解答就很好了,但如果在復習中還會有更多的方法本人歸納至少還可以找到以下四種方法:①用電壓表較大的量程檔試觸蓄電池的兩極,如果電壓表正偏,與電壓表“+”接線柱相接電極為蓄電池正極,另一極為負極。如反偏則只好相反。②用電流表選較大量程與一燈泡串聯后試觸蓄電池的兩極,如果電流表正偏,與電流表“+”接線柱相接電極為蓄電池正極,另一極為負極。如反偏則正好相反。④用直流電動機接到干電池上注意電池正極和電動機轉動方向,取下干電池換上蓄電池,若電動機轉動方向不變,則剛才接干電池正極的一端,現在接的蓄電池的一極就是蓄電池正極另一端為負極,。否則,正好相反。④用一只二極管與燈泡串聯接觸蓄電池的兩極,如燈泡發光,則跟二極管正極相連的電極為蓄電池的正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