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教學責任創新管理經驗

時間:2022-03-10 06:01:00

導語:承載教學責任創新管理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承載教學責任創新管理經驗

教育理論家認為:一個好的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學校。一校之長在承載教育責任時,就應該探索管理經驗,遵從“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發展過程,總結出既符合國家教育大政方針又能立足校本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的具體經驗。也就是融理論于教育管理,融具體方案于教育教學實踐。反之,寓教育實踐于管理經驗,寓管理經驗于教學細節。由此,教學管理是“承載”之門、是“責任”之行、是“探索”之路、是“經驗”之光。

一,所謂的“承載”之門,校長是承載

一所學校發展內涵的全部,包括個人行為、學校校風和教學質量,是實現管理的財富。第一,勤于學習:學習是獲得教育方針管理法規和其他知識的有效途徑,除了個人每天早起一小時獨立學習外,學校組織教師每周一集中學習,豐富知識,提高認識I第二,勤于思考:思考是學習后的融會貫通,是能夠明晰事理的經過,也是對雜亂事情的整理和總結,學校要求教師每件事一思,每階段一思和每學年一思I首先實現獨立思考、其次科研小組思考、最后會議共同思考,第三,勤于了解:對于學校由財務財產、教師質量、班級狀況都進行看記錄、聽意見、作調查,了解是實事求是的先決條件、具體步驟和有效方法,第四,勤于總結:任何事情都會在總結之后得出結論,獲得經驗,教育教學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二,盡到“責任”之行,盡責任歸根結底是“為了一切孩子”和“為了孩子的一切”,即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和素質。首先是精細計劃。想大事做小事,,把每件事做細、做深、做透、做精l把學校的管理融入到每個學生成長中、融入到教師El常生活中、融入到學校持續發展中:(一)清晰的管理階層:即校長——班主任——科任教師——班干部——每個學生,(二)精細的管理制度:即對每個管理階層制定規章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一整套科學、嚴格、務實、合理的規章制度,才能保證正常教學,才能提高教學管理,(三)校長不集權但是一面旗幟:上級規定的政策必須執行、大家商議的方案共同遵守、獨立提出的意見盡量參考,但在民主之下一定具有集中,(四)學校不是校長的,管理依靠大家:一所學校只靠校長一人或幾個管理人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靠組織、靠大家、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靠全體教師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其次是合理要求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其實是讓各個階層領導都有熱情、主動、積極、踏實的工作態度,都有責任可擔,都有義務可敬•按職責、按能力、按時序合理要求,使得管理者能以高度的責任心盡心竭力,使用好自己的職權,使學校工作正常運轉。再次是追求完美。新的教育理論指出:學校的發展重在管理,管理的原理是對教職工和學生的管理范圍之內,注重凝聚人心,實施以人為本,追求完美,最大限度的調動每一個人內在的生命激情,把學校辦成社會認可的校園、教師敬業的樂園、學生成長的家園;在精神感情和生活上給教師以關懷、給學生以厚愛、給學校以發展。最后是實現卓越。校長要“親其師信其道”,學生要“親其師倍其道”,教師要在起到表率作用,這是實現卓越的關鍵所在,是實現學校凝聚力的戰斗力和發展力的標志。

三,尋求探索之路的亙古之言具有:

(一)人文管理的時代性新教改理論指導下的人文管理理念是實現以人為本,實行全員管理,使每位教師和學生產生自信心,自主性和自覺性,充分肯定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成績,著力培養優秀教師,骨干領導和特長學生,實現人文管理的獨特性和成就感。

(二)環境營造的文化性學校環境營造的文化性是學校環境文化的物質基礎和組成部分,它包括外在的物質環境和內在的人文環境:物質環境包括學校建筑布局,教室裝飾色調,園林景觀及校旗?;蘸托7?#8226;人文環境包括干群之間,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友愛和關心。1.用先進理念對學校規劃、設計和布局,使人感到高雅、優越和精神;2.講究標志的制作、佩戴和管理,實現合理化、整齊化與明朗化,3.利用廣播之聲、樹木彩幅與裝飾之色和太陽燈泡與著裝之光,豐富聽、感和看的精神環境,消除緊張情緒,減輕疲勞狀態I4.通過書法書畫競賽、歌詠體操比賽、籃球跑步聯賽活躍學校氣氛,使學校里歡天喜地精神煥發、使師生共同發展留下音容笑貌、使生生團結協作感受成長品味。

(三)教學成果的有效性為了達到有效教學采?。?.老中輕互相學習,聯系帶動,共同促進;2.同科目教研組集體備課中每人每年最少一次主講演示;3.每個科任教師每學期至少一堂示范觀摩課•4.校長隨時推門聽課。5.每次考試后舉行教學管理質量研討會,6.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撰寫一篇教學經驗,教學心得或教學論文。除此之外在整體提高上要求綜合性地做到。

第一,備課之前吃透教冊:首先確定教什么,其次思考怎么教,最后決定教多少,給學生留下多少思維時間和空間,還有因勢利導的關鍵性。

第二,講課之前掌握學生:不是教師備了多少課講了多少堂,而是學生聽了多少堂懂了多少課I從表面到層面,由淺層到深層,依個體到全部,具備深刻細致的洞察力,無一遺漏地提高整體素質。

第三,班主任一定要(1)勤跟班級必須做到哪里有學生哪里就要有教師的身影,(2)勤作記錄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身體,家庭,個性,特長必須有記錄多了解;(3)勤問學生對學生出現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詢問做出解決,特別是孤兒,單親,學困生和物困生。第四,班干部一定要品學兼優能夠以身作則,不具標準應予重新選舉任用,因為班干部是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強有力的助手,是班集體最貼身的護衛者和領導者??偠灾呀膛c學的過程歸結為“承載責任,探索經驗”八個字;也正是通過不斷的教學研究和管理實踐,2011年中考后我校各項綜合素質都優于往年,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嘉獎,得到政府,社會和學生家長的肯定與贊揚,“路漫漫兮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與管理的經驗要綻放更加燦爛的光芒將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