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課提問藝術透析

時間:2022-05-17 03:30:00

導語:高中地理課提問藝術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地理課提問藝術透析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如果提問的質量不高、深度不夠就會影響教學效果,進而會導致學生思維發展的滯后。一個精心提煉的高質量問題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在學習中很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所以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巧妙設置疑點是教學過程中一項必要舉措,同時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時機、方式、技巧和能力層次。

一、把握時機呈現問題

提問的方式不拘一格,教師要善于把握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情緒波動狀態,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位置,需求時機最佳時提問,從而激發學生的情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有些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時間選擇不當,最后既浪費時間,又耗費精力,還不能完成教學目標。同時,不在恰當之處提問也可能使教學有效性大打折扣,導致教學重、難點不突出。比如:在講述自然災害時,播放一段地震災害片段,當學生正被短片中的災害震撼時,教師突然暫停影片,向學生發問“印度尼西亞為什么是多地震國家?”此時,時間的選擇讓學生反感,問題的設問之處也有悖教學內容,此次的教學重點在于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所以,教師應當在學生思維發生斷裂或者感到迷惑時這樣的關鍵點進行提問,以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方式新穎準確切入

在問題設置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問題的構思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問題的揭露要活躍氣氛。要使得提問達到預期目的,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充足準備,全面、準確地把握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篩選,探究教學的重難點,設置問題,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提問的角度要力求新穎有趣,避免“舊瓶裝新酒”。在問題既定的情況下,提問的方式越是新穎便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后,才有可能使得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要做到提問的方式有新穎感、趣味感,最好是要找到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例如在學習“農業區位因素”時,可以選取常熟的葡萄產業作為問題的背景資料,針對常熟近幾年葡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評價葡萄產業發展的原因以及進一步發展的方向。再比如筆者在講授“大規模的海水運動”一課時,首先向學生介紹了“鴨子艦隊歷險記”,激起學生的興趣?!巴婢啉喪窃谔窖蟊辈亢S蚵淙牒V校鼈兪窃鯓拥竭_太平洋南部海域,甚至到達了大西洋的呢?”當教師把這個問題拋向學生時,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想探索新知識了。

三、結合實際激發趣味

只有將知識融入實際生活,使得知識學有所用,才能顯示知識的價值。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問題要因人而異,將課堂學習與生活經驗有效結合在一起。如講解環境污染問題時,可以從身邊某一條被污染的河流入手,從學生的生活為出發點設計問題,將純理論知識變為有依據、可觸摸的真實事件。同樣,在提問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只關注對列舉河流比較熟悉的學生產生關注,而忽視了其他學生,則會使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所以,教師也要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問題,讓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針對“河流被污染的真實原因”、“河流以前與現在的區別”、“治理污染一般的步驟”等問題進行分類,針對現實問題可以讓熟知河流情況的學生作答,針對一些治理類的純理論問題,可以讓其他學生回答,結合學習的實際情況,因人而問。讓全體學生都感到被關注,針對具體問題,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參與的一員。

四、梯度設問增加層次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難易適中,要層層深入,讓學生有種“跳一跳,夠得著”的感覺。如果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只要翻翻課本就可以解答,缺乏思考價值,便起不到訓練思維能力的作用,如果問題設置的起點過高,學生回答不出,長時間下去,學生的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便會受挫,因此,教師設計問題是一門藝術,要準確拿捏問題的難易程度。筆者認為,問題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隨著問題的難度層層深入,學生不僅會因為正確作答而產生成功的喜悅,更是會由于問題的層層引導,作答出困難的問題,從而激發思考和探究新知識的欲望。針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設問方式取得的效果往往大相徑庭。針對課堂提問,教師要做到從“問題設計”,到“何時何處設問”,再到“提問方式”,最后到“歸結提問”,每個步驟步步為營。做到結合實際、符合學生認知的規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