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思政教育接受機制優化路徑

時間:2022-06-08 11:58:00

導語:高職思政教育接受機制優化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思政教育接受機制優化路徑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制

學術界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多,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制的概念也是多種多樣,但總結各個學者關于接受機制的內涵,可以概括如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內的一種接受活動,主要是接受的主體對于傳導者在思想政治和道德信息等方面所進行的利用各種媒介所進行的傳遞的反映、整合、理解、選擇和內化的過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完整的信息傳遞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精神客體受到思想洗禮的過程。信息接受的主體通過感知對教育形成一種反映,而接受主體的核心的思想觀念的形成都是通過反映而得知的,接受主體只有存在反映,才能為后續的思想教育其他的環節打下扎實基礎;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內容主要是對社會政治思想、觀念價值和道德規范等認識理念的接受,也就是說,接受的對象不是物質的內容,而是屬于精神層面的感知,一是以各種形態存在的精神產品,如社會文化傳統、社會思想觀念、社會價值導向等。二是以人的精神活動存在的各種精神現象,如人的科學活動、藝術活動、道德活動、宗教活動等;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過程是接受主體接受信息的過程,這是一個雙向構建和雙向發展的相互的過程,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媒介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接受”是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一,是主客體的交融,形成的是一種既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體的原初結構,也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體原初內容的“新質”。

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制的主要內容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機制和基本方法,筆者認為通過對高職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機制進行優化可以提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筆者認為應該處理好傳導者、接受主體、接受客體、接受媒介和接受環境的關系。以下筆者主要通過這五個方面進行論述。第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傳導者。在思想新政治教育接受機制中,傳導者主要擔當著傳輸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的任務,它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一個機構。一般來說,想要進行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應用不同的傳導者,例如在組織傳授的活動中,傳播者就可以是實行思想教育活動的教育者,也就是學校中的教師、企業中的管理者、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管理者,這些人主要承擔者其所在單位的人際交往活動的實施等。一般來說,傳導者作為信息的媒介,承擔者是連接組織接受主體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橋梁,個人作為的傳導者的作用一般比組織的傳導者的作用更加明顯,因為除了必要的傳輸信息外,個人還存在著領導者的魅力和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因素,而正是這種權威性的傳輸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的效果。第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具有覆蓋面積廣的特點,這種教育不僅適用于社會的各個部門和各個單位,同時還能夠覆蓋到社會中的各個領域。所以,我們應該按照不同的接受主體進行不同層次的思想教育。教育以年齡群體可以分為兒童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和老年時期等,對于兒童時期的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結合其年齡的特點,利用圖示和聲音的特點進行教育,這樣可以提高接受的效果;按照教育接受的職業可以分為農民、工人、學生和軍人等群體,根據不同的職業特點,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一定要結合其職業的特點,比如對農民的教育就應該結合農業知識來提高其接受的層次。第三、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客體??腕w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傳導的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目前我國的核心的思想政治道德主要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在新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三個主義”;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三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現階段的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崇高理想;艱苦奮斗等優良傳統等等。從性質上看,思想政治道德信息客體的這些內容凝結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體現了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真理性、先進性和價值性。從形式看,信息客體具有語言的、文字的、圖畫的等形式。第四、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的機制中,接受的主體和客體是機制的兩極,而連接這兩極的媒介就是接受媒介,接受媒介的作用主要是承載信息。目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媒介主要類型是:第一,管理媒介,管理是一種遍及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基本活動,有人類的社會性活動,就有管理存在。現代的管理活動,都承載一定思想政治道德內容,也是一種重要接受媒介;第二,文化知識媒介。這里的文化知識是指思想政治道德知識以外的科學文化知識。許多門科學文化知識都不同程度蘊含或滲透著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內容,學習和接受這些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也是接思想政治道德內容的過程;第三,活動媒介。這里指的活動主要是指各種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如理論教育、勞動教育、自我教育等,這是最基本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媒介。

三、高職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制的途徑

高職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機制的過程中,應該對相應的機制組成部分進行優化,因為接受主體需要思想政治的教育是機制運行的內在的發展動力,只有有需求,才能夠產生供給,如果需要滿足方式是小容量、緩慢、分散吸收式,那么迅速集中地投入大量接受材料就不適宜,接受者會對接受材料感到厭煩;其次,主體整個精神領域有著決定性作用的世界觀、價值觀等觀念的作用,對思想觀念進行優化是接受機制產生作用的內在導向;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過程是認識框架對思想政治道德信息反映、選擇、整合、內化的加工過程,如果靜態分析,認識的框架兩個結構層次對接受活動又具有不同的功能;最后,接受機制中的調解機制是非理性的思想和觀念,非理性因素對接受過程具有激活和驅動作用,同時,非理性因素在思想斗爭轉變的關節點上也發揮著重要的催化作用。所以,對接受機制中的因素進行優化,才能夠實現接受機制的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第一、優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客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機制運行的過程中,接受主體怎樣有效的接受信息是機制運行的關鍵問題。所以,這就要求接受客體,也就是思想政治道德信息必須是真實的、可接受的。對接受客體進行優化是至關重要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傳遞是以社會發展為客觀依據的,信息凝結著黨、國家和廣大群眾的根本的利益,是具有真理性和社會價值性的。因此,傳導者在選擇、加工和傳遞信息時,既要注意信息的價值,還要注意接受主體能否有效的接受信息。只有形成良性的循環,才能促進所傳遞的信息具有可接受性,實現接受機制的優化。首先,要對接受客體的內容進行優化,傳導者所傳遞的信息必須保證其真理性和具有社會價值,同時,也要注意信息內容的層次性、先進性和廣泛性,傳遞的信息要高于接受主體的思想道德水平,更要保持在“期待視野”范圍之內,才能使接受主體在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切入點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其次,優化接受客體的傳遞形式,活躍的接受形式不僅能夠促進思想道德的可接受性,還能夠擴大接受的范圍;再次,接受客體還應該把信息傳遞的結構和頻數進行合理的分配,要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必須注意選擇合適的傳遞結構和頻數。第二、優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媒體。接受媒介是接受主客體相互作用的中介,是主體接受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的信道和橋梁。沒有接受媒介的優化,就不可能有接受的優化。從客體方面來看,媒介是客體輸運的載體、工具和方式。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的內容、形式、傳遞結構和速度都制約和影響著傳導者對接受媒介的選擇和使用。但從主體方面來看,接受主體的需要、思想道德水平、以往的接受經驗以及情緒情感等非理性要素也都對媒介有著各自的要求。接受媒介只有在適應信息客體的同時又滿足接受主體的要求,才能使接受主體對客體的接受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中,從而實現自身的優化。首先,利用感覺和情緒來調節信息的傳播效果,積極的情緒體驗越深刻,認識和接受的積極性就更高,反之,煩躁的情緒對與信息的接受程度是極其有限的;其次,利用情緒和感知的感染能力去展開教育的活動,每一個人的思想都是受到人際交往中的情感的影響,所以,當一個人感知到某種情感體驗時,就會達到情感引領思想的境界,從而影響個人的行為;最后,利用情感來實施教育的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動中,情緒情感是主體需求和欲望的直接信號,反映著接受主體的接受和認知狀態。因此,教育者可以根據教育活動中受教育者的情緒情感表現來確定受教育者的接受態度,選擇教育時機,調整教育途徑和方法。第三、優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環境。接受環境作為接受活動的背景條件,極大地影響著接受過程。對于思想政治道德信息,接受主體除了運用已有的“視野”對其進行評析外,還往往把它放到環境中,與主體所熟知,關心的事物進行比照,然后確定取舍。一般說來,信息內容得到主體所及范圍內環境的支持,客體就會被自覺地加以接受,否則就會被部分接受,甚至不接受。接受環境主要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等,對各種不同的環境進行優化能夠促進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接受程度。首先,家庭環境的優化主要依靠的是父母的言行和舉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說明家長的思想覺悟和文化層次高的話,就會培養孩子養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學校是孩子的學習的主要場所,優化學校環境是優化整個思想政治道德接受環境的關鍵所在。學生在校園接受思想政治道德信息,不僅是課堂上的理解性接受,還受到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即還有校園中的熏陶性接受。因此,建設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環境優化的重要內容;最后,社會環境優化主要是針對家庭和學校之外的其他環境,也就是指社會風氣和社會的輿論,我們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和擴大網絡思想政治陣地,另一方面就要加強信息網絡的管理和監督,抵御信息污染,凈化接受網絡空間。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接受主體、接受客體、接受媒介、接受環境和傳導者等要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高職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接受系統的優化,這種優化既取決于各個要素優化,又取決于系統結構及其運行過程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