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體操課分層教學法原理研討
時間:2022-07-09 10:47:15
導語:藝術體操課分層教學法原理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高校體育的特點與“分層”教學的概念
學校體育的特點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發展服務.繼承終身體育的教育理念,大學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最高層次,肩負著學校體育向社會體育過度的責任.然而,面對著曾經只重視文化課學習、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的高考體制中的佼佼者,大學體育有著難以逾越的困難和不太理想的現狀;另一方面,面對思想成熟,文化較高的大學生,大學體育負載著濃重的教育屬性,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分層”教學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所謂“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包括生理、心理、體能、基礎等方面的不同特點,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有效和最合理的發展,從而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和提高.它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于自己的環境中得到最佳的發展,而不是針對少數學生的選擇.
2藝術體操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價值
藝術體操是一項徒手或手持輕器械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以自然性和韻律性動作為基礎的體育項目.藝術體操中,各類優美、高雅的動作能充分展現協調、韻律、優美、優雅等女性健康的氣質和藝術性特征.藝術體操課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都有較高的幫助和提升,深為大學女大生所喜愛.目前在高校體育課中普遍開展,成為體育課程重要的內容資源之一.
2.1藝術體操課教學現狀與分析
傳統意義上的藝術體操選項課教學模式,占據主導地位的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是學生”的教學模式,是單一套路式的內容教學,主要以事實為學習的起點,以教師統一授課為主的說教式教學,尤其強調學習的群體效果,對藝術體操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信號的感官比較一致,因而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發揮.許多同學認為:只要選過一次藝術體操選項課,若再選本專項的話,基本不用學什么了.造成此想法的主要原因是選項課針對本校一、二年級開展,每門選項課都是針對時段進行統籌選項,每個選項班學生都是由大一、大二學生組成,這就造成新、老生專項水平、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授課教師往往依據教學總體目標,按照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和內容.這種在個體差異的情況下進行統一教學,效果必然受到影響,甚至抑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修訂教學計劃和內容,保持每學期教學內容的新鮮度,則會違反教學循序漸進的原則,必然影響學生對藝術體操專項的理解.
2.2“分層”教學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求知欲因人的不同而異.也就是說,不同運動經歷、不同自身素質、不同學習目標的學生,對課程的理解與完成情況都有一定的區別.因此,為盡可能的解決這一問題,就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地、合理地區分教學,以便實現不同人群的學習需要“.分層”教學毫無疑問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最有效教學方法之一,因此,普通高校的藝術體操選項課程實行“分層”教學式在必行.此外,受本校藝術體操教學場地的限制,如果不能對學生進行分組、分批地采用“分散———集中———再分散”教學形式的話必然受空間的局限而影響教學的效果,甚至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學生愿意參加“分層”教學是目前藝術體操教學發展的必然.
2.3“分層”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本人曾帶隊參加市級或者區級藝術體操比賽、團體表演、聯合團委組織學生參加藝術體操社團等,但是多年教學中發現學生參與的興趣也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應試教育下的普通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學生,對藝術體操運動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間或達到鍛煉身體、提高個人魅力的目的,而很少是從自身興趣出發,積極主動的參加藝術體操課程的學習,更談不上發展校園藝術體操文化.通過教學觀摩與考核、調查與反饋的比較表明,在藝術體操選項課開設“分層”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并且有利于學生專項綜合能力的提高.
2.4“分層”教學是更好地適應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
近年來,隨著本?!澳K化”課程設置的實施和師生比例的變化,從教師的角度上來說,減輕了教學任務,降低了教學難度,同時為保證完成本校體育教學總體規劃,完成體育教學大綱的計劃安排,使得教學內容趨于簡單化、大眾化,極大程度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創新;同時由于簡單化、大眾化的教學內容和低標準的考核,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的壓力;在這樣的改革條件下,如果依舊按照原有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進行藝術體操教學的話,則必然會影響到藝術體操課程的開展與完善“.分層”教學,通過對學生不同層次、不同等級的劃分,遵循相近群體歸類的原則,依據課堂教學過程中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的細劃分,科學的分組、“分層”,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對應教學,能夠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間提高教學的效果,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藝術體操課程的興趣.
3藝術體操課試行“分層”教學的策略
“分層”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藝術體操課試行“分層”教學,需要各個方面的嚴格協調與配合,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如發現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及時改進,正確理解這些問題,對完善“分層”教學,對提高藝術體操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整個教學工作中的控制者,其自身的業務能力高低、工作情緒的好壞都直接影響“分層”教學的完成效果.實施“分層”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藝術體操“分層”教學也不例外,許多環節的存在無形地為教師增加了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難度,如:前期“分層”計劃的準備,“分層”標準的限定,“分層”教學內容的確定,學生“分層”評價,相近層次的歸類與劃分,“分層”教學過程中各層次的動態變化控制,教學后期的反饋總結等,無一不需要教師傾盡所能地完成.這就需要教師應該不斷地充實業務水平,提高業務能力,經常與有著豐富“分層”教學經驗的教師進行學習,外出進修有關藝術體操運動發展前沿的知識,學習相關學科知識,以交互發展的交叉學科來充分發展藝術體操教學.此外,“分層”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沒有集體智慧的升華是無法實現理想化教學效果的.組織分階段、分時期的集體備課,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優勢發展加以總結與歸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藝術體操師資構建上應實行“中、輕”結合的形式,即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業務水平強的年輕教師相結合.本校藝術體操專項教師人數少的問題已經成為抑制“分層”教學的主要原因,如果依舊保持此形式的師資配備,則必然影響“分層”教學的發展,甚至影響到本校體育課程的建設與發展.對本校多名體育教師的訪談得知,絕大多數教師自身想對本專項課程實施“分層”教學,認為“分層”教學是目前形式下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工作任務繁忙而使得“分層”教學一直不能實施.總之,教師作為教育實施的指揮棒,其自身的內因和外因都將影響到“分層”教學的實施與研究,教師是“分層”教學不斷發展前進的源動力.
3.2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其對“分層”教學的認知態度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自身接受、掌握技能知識的好壞,前南斯拉夫籍國家足球隊外籍教練米盧蒂諾維奇曾經說過“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是比賽勝負的先決條件”,態度在教學過程中,也是教學目的成功的關鍵.對于教師,端正的態度是順利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保證;對于學生而言,態度則是實施“分層”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動力.在“分層”時,學生的認知態度不端正,將直接影響到“分層”的客觀性、準確性;在實施“分層”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態度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常規化、理想化,甚至會影響到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咨詢“分層”教學反饋意見時,學生的認知態度也將直接影響到“分層”教學的后續工作與再研究.調查發現,體育選項課中絕大多數同學愿意參加“分層”教學,少數同學對“分層”教學沒有太大的興趣,通過了解和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在支持“分層”教學的同學中,一些同學愿意參加“分層”教學是由于自身想在適合自己的層次上學到自己想學的知識技能,也存在一部分同學為減輕學習壓力,甘愿學習簡單的知識技能,以便順利通過考試;在不支持“分層”教學的學生中,一些同學不太清楚什么是“分層”教學,認為“分層”教學只是優、差兩極的分化教學,也存在一部分同學認為自身能力將被分在基礎層次中會難為情.總之,使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分層”教學的定義,從認知上使學生主動地接受“分層”教學是“分層”教學得意順利進行的主動力.
4結論
根據教學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有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并提高技能水平,在減少學習壓力的情況下,提高學習興趣.”“分層”教學,使各層次學生的需要極大可能地得到滿足,也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以提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分層”教學中,各層次具有科學連續性,使得各層次形成動態發展,最終到達高層次,提高業務本領“.分層”組合定期升降,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互教、互學和互相競爭等形式激勵完善個體,促進了學生社會行為形成和自我意識的提高.高校藝術體操課使用“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充分體現,解決了課堂統一教學與學生素質、需求不齊的矛盾,能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生理的發展規律及運動技能形成規律,事半功倍,能更好地體現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思想,使教和學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使更多的學生愿意上藝術體操課,有利于藝術體操的推廣.藝術體操選項課實行“分層”教學是十分必要、可行的,不僅適應了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形式,更有效地利用原有的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的效果,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藝術體操的積極性.
- 上一篇:藝術概論課優質教學開發與利用
- 下一篇:衛生系統教育培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