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醫學教學網絡教學運用

時間:2022-07-13 03:52:43

導語:內分泌醫學教學網絡教學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分泌醫學教學網絡教學運用

網絡教學是利用已經普及的電腦和寬帶網絡等硬件環境,依托專業的網絡現場教學平臺,實現異地、同時、實時、互動教學和學習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靈活便捷、高度互動、利于交流等特點,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筆者結合內分泌醫學臨床網絡教學的現狀和特點,對網絡教學在內分泌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網絡教學在高校的應用現狀

如今,網絡教學在醫學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已經成為各大醫學院校的常見教學形式,有力地促進了醫學教育的發展,加快了醫學人才的培養步伐。我國現有各高校都已建有自己的網站,許多高校還有可供瀏覽的公開課、精品課的電子版,但整體而言,我國高校在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方面的表現仍然乏善可陳。因此,只有積極應對形勢變化帶來的壓力,及時轉變教學模式,才能在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二、內分泌醫學臨床教學的特點及應用網絡教學的必要性醫學臨床教學是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知識融會貫通的過程,是醫科學生由學生向合格醫生成功過渡的重要階段。實施有效的醫學臨床教學有助于提高醫學教學質量,提高未來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醫療水平,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教學內容。筆者在內分泌內科教學實踐中發現,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內分泌科因為理論知識抽象,更新速度較快,需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內分泌科醫療水平,就需要在傳統內科臨床教學的基礎上,大膽引入網絡教學。學習內分泌學,必須要掌握扎實的生理、生化等醫學基礎理論知識。但是由于基礎理論知識較為瑣碎、抽象,多數學生對其一知半解,為了應付考試不得不死記硬背。間隔3年左右,當他們由基礎學習階段進入臨床學習階段,基礎理論課所學的知識忘得所剩無幾。在這一無法回避的前提下,讓實習生根據病史、癥狀和體征,去定位病灶位于某一內分泌腺體,無疑是“難如登天”。再者,內分泌理論教學及學生臨床實習時間較短,短時間內要求學生掌握內分泌疾病的特點并作出正確的判斷,也不太現實。在傳統的內科臨床教學中,內分泌部分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帶教老師也很難給學生講明白。應用網絡教學后,可以較容易地把內分泌的基礎理論知識講解清楚,對于學生來說也很容易系統地對這些瑣碎的基礎醫學知識從臨床應用角度上進行一次全面復習,從而降低臨床教學的難度,提高教學效果,節約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

三、內分泌醫學臨床教學中網絡教學的應用

1.留言板功能的應用。內分泌臨床教學網站中設有留言板,帶教老師和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此項功能。學生可以在此匿名提問各種問題,真實、全面地反映其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帶教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不斷更新網絡教學內容,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同時,帶教老師作為本專業的臨床醫生,應將其了解的內分泌學最新動態等內容及時上傳,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本學科的興趣,又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網絡實習與網上病例討論。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不斷的臨床實踐是臨床醫學完善和發展的關鍵。脫離病人及病例分析的臨床教學不能稱之為臨床教學。內分泌臨床教學也需要理論聯系實踐,因此,其網絡教學的重點是網絡實習和網上病歷討論。通過網絡教學,一方面,學生可以參與網絡醫療咨詢,根據其掌握的臨床理論知識嘗試幫助患者解決臨床問題,了解內分泌的常見病及多發病,不僅有助于理論聯系實踐,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對醫學事業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老師可以選擇典型病例與學生在網絡上進行討論。實習生有新的想法時,可以隨時通過手機登錄網站發表見解。

在討論一段時間后,帶教老師提供有關病例的病史特點、陽性體征,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引導實習生深入思考,一段時間后再給出可能的診斷和鑒別診斷。這樣的病例討論不受學生和帶教老師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更加開放、民主,有利于培養、開拓學生對疾病的診斷思路。

綜上,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將成為21世紀主流的教學方式。提高內分泌科的臨床教學效果,要求帶教老師充分地利用網絡教學,把網絡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帶教老師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網絡教學的局限性。網絡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網絡不可能替代師生特別是醫患之間的直接溝通,醫德醫風的培養也是網絡教學做不到的。只有將傳統臨床教學與網絡教學有效結合起來,才能獲得高質量的臨床教學效果,才能為國家培養出高質量的醫學人才,從而提高醫療隊伍的整體水平。